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余 庆执教年级五年级群文篇目12月2日 老外北京街头扶起大妈遭讹,直接急哭12月3日 目击者:“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与事实不符12月4日 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初步了解应该怎样读新闻。2、培养学生整合各种信息的能力。3、能初步掌握正确读新闻的态度和方法。教学重难点概括出正确读新闻的态度和方法。课前准备课件、每人3个信封、每组一个表格、一个新闻。见学生、分发信封,(见学生熟悉话筒、提前考幻灯、熟悉展台、板书调试。) 课前热身:师:孩子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的余老师。今天有机会能和我们市一小的孩子们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高兴。你们高兴吗?孩子们洪亮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师:上课前,我们一起玩玩游戏怎么样? CAI这是一个猜图游戏,老师出示图画的一部分,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老师带来的是什么图。小结:这个游戏其实告诉了我们(出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教学过程一、引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是一副对联,上联是: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2、下联是: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3、这幅对联告诉我们在读书的同时,还要关注身边事、天下事,也就是要经常板书:读新闻 平时爱看新闻吗?你都关注过哪些新闻? 预设1、生答不出来师:没关系,孩子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读新闻,相信你会感兴趣的。预设2、生踊跃发言。孩子们真棒!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关注了这么多新闻!4、确实,新闻内容太多太多,有关于财经的、关于娱乐的、关于体育的、关于军事、科技、教育的等等,而今天我们则来关注一下反映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二、初读新闻1、出示第一则新闻:看,孩子们,这是一则新闻,你知道看哪儿能最快知晓它的主要内容吗?对,看标题,这是我们现在看新闻的一种最快捷的方法。(出示标题,读一读)网络时代,每天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看标题的方法,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来读。(板书:看标题)而对于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事情的关键细节等等,我们则要用快速浏览的方法去看。(板书:速浏览)2、请孩子们打开1号信封,拿出新闻,用“看标题 速浏览”的方法,读读这则新闻,谈谈自己的感受。3、你能来说说看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吗? 4、学生自由谈感受。预设1:你真具有一双慧眼!预设2:他说的哪个词让你们耳目一新?或让你有同感?或让你感同身受?预设3:对于精彩的发言,我们既要用热烈的掌声来表示赞赏,也要用热烈的掌声来告诉听课的老师,我们倾听者有很好的鉴赏能力哦!5、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看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出示评论)1、3、4、6、7条评论抽生扮网友读。网上这样的评论,你们知道有多少条吗?出示:11692条!看着你们惊讶的表情,听着你们义愤填膺的评论,我想用一个标点符号来形容你们此时的心情,哪个最合适呢?(!)三、再读新闻过渡:不知这位中国大妈在这成千上万的骂声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她又是否该承受这些批评呢?1、老师想请孩子们再看一则新闻。请拆开二号信封,同样用“看标题 速浏览”的方法快速阅读。同桌交流感受。2、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预设1、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错怪中国大妈了?预设2、他疑惑了,不知该相信哪则新闻。你们呢?你会相信哪则或者都不相信?(出示:目击者)3、来,我们看看网友的评论。预设1、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预设2、和你们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啊!4、为什么我们看完这两则新闻之后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呢?5、如果老师再让你看第一则新闻,你还会用“!”来表达你的心情吗?那你会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达你的心情? (?)出示:老外北京街头扶起大妈遭讹,直接急哭 !老外北京街头扶起大妈遭讹,直接急哭 ?(读一读)6、这似乎在告诉我们读新闻首先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去读?四、进一步读新闻过渡:大部分人已经认为错怪中国大妈了,还有少部分人存在疑惑,究竟哪份新闻才是真实的呢?或者说哪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呢?1、关于这件事情,还有第三则新闻。请大家拆开三号信封,快速阅读。看看这则新闻的可信度怎么样?为什么?2、生发言。3、师小结:报道者从目击者、警方、当事人、视频等多种调查途径进行了调查,使新闻更接近事实真相。因此可信度也就更高。(出示课件)五、整合信息,填表请孩子们综合三则新闻的材料,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填写。新 闻报道时间批评对象调查途径可信度第一则12月2日 中国大妈第二则12月3日 外国小伙第三则12月4日外国小伙1、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报道时间越迟,可信度越高。为什么?预设2、调查途径越多,可信度越高。为什么? 2、小结:新闻本来的特点是及时、真实。但今天,有些新闻一味追求新、快的特点,在没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发布;而读者一味相信新闻、跟风、热议,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一则新闻的出现,便给本来是受害者的中国大妈带来了一片骂声,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直到第三则新闻的出现,舆论才出现逆转。六、了解最近几年新闻界出现的类似情况1、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以及核危机,在核泄漏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股吃盐防辐射的谣言在我国盛行,引发中国抢盐风波。中国抢盐风波的壮观景象,请看下图,并且有市民在抢盐途中引发车祸导致脾脏切除,据了解,肇事者与伤者都是出来买碘盐的,此为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及海啸以后,第一个日本本土以外的伤亡案例。2、2013年,香港女婴疑被内地人拐走事件,引得香港人恐慌并排斥内地人。 事实真相是她的女儿早已死亡,并被她丢弃在垃圾桶,为掩盖事实真相,她撒了弥天大谎。七、探究主题: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网络时代,类似这样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总是急不可耐地对事件下结论,却完全不顾这种仓促下结论可能带来的后果,对当事人可能带来的影响。孩子们,其实当我们刚开始看到第一则新闻的时候,我们也是那样义愤填膺,也想痛骂那位中国大妈,我们一不小心,也成了伤害中国大妈的一份子。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啊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读新闻呢?1、生交流汇报,生板书。 今天,我们如何读新闻 ? ! 2、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进行小结。 八、应用过渡: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是否会读新闻了?1、出示几则最近发生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自己的判断。(1)抽一个孩子到前面看老师给他的一则新闻,看完做选择。师:孩子们,想知道是什么新闻让他做出这个选择吗?(想)出示新闻。同意他的选择吗?为什么?(2)接下来,我来考考所有孩子。(出示第二则新闻)看完后,用你的手势告诉我答案。准备好了吗?请选择2、师小结。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