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课文教学】5翠鸟一、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 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二、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五、课堂作业:1、 写生字。2、 抄写生词。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第2-3课时一、 检查回家读书情况。1、 抽读。2、 小组读。3、 齐读。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 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2 、共同评议。3、师小结: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选作: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五、全课总结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六作业:练习册L56、燕子专列一、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三、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四、 教学时间:3课时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复习交流1、 背诵第一课燕子师: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2、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多媒体出示: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2、 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3、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4、 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5、 归类结合(1)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2) 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三、课堂作业(1) 写生字。(2) 抄生词。第2课时一、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1、 抽读、齐读、默读思考:(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2、 分组读文(1)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2) 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二、教师组织讨论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1) 自读自悟课文 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2)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A、 是谁拯救了它们?政府:读书第二自然段。人们:读书第三自然段一个小姑娘:读书第四自然段B、 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燕子的关爱之情)三、学生分组学习(1) 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2) 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第3课时一 交流 :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 作者的表达方式。(1) 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2) 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一是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3) 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4) 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出示: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二、 总结,升华体会1、 师述: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2、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三、 课堂训练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句话。(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的任何内容与贝蒂对话。四、作业:练习册L6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要求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山谷、森林、郁(y)郁葱葱、湛(zhn)蓝、甜润、盖房、裸(lu)露、扩(ku)大、一栋(d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造犁(l)、咆(po)哮(xio)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包咆 牛利犁 木东栋比一比:广扩 有郁 甚湛 果裸三、检查预习。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3.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写一遍。第2课时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2.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五、作业设计。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 斧头 什么都没有了?小村庄 清新甜润的空气8* 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第1-2课时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2、 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3、 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4、 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 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 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 有什么不懂吗?4、 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 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 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 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 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9、 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 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 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3、 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3.积累反义词。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教学重难点:目标1、4。教学课时:5教学过程第1课时口语交际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第2-3课时习作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第4-5课时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日积月累:读读认认: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读读背背: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展示台: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单元检测】第二单元检测(第1-3课时)课堂检测2课时课堂评卷1课时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II)4、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3、师选择板书。二、初读指导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3、检查(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a、重点理解: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剧痛:剧烈的疼痛。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三、小结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四、指导写字1、出示字,并齐读。2、指导,注意: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Xk b1 新 课 标第 一网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过渡: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投影出示: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1、齐读。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4、“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5、指导朗读。三、精读47自然段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自由轻声读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指名读最后一段。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3、讨论交流。(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指导朗读。(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2、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默读全文,完成填空。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 ) 的精神,( ) 承受( )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讨论交流。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1)指导朗读。(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4、生交流、反馈。三、作业1、造句。(1)康复(2)意外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1)桑兰 忍着剧痛配合医生, 轻轻哼着乐曲。(2)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失声痛哭, 桑兰没掉一滴眼泪。(3) 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板书:微笑着承受一切美好人生天大不幸 坚强微笑着承受5、雪儿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教具准备:投影,录音,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趣1、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3、过渡:“我”和雪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有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理解词语明媚:(春光)鲜明可爱。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快慰: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剩”“鸽”“捡”“盼”“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哀”字。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一读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3、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五、学习生字1、自由读一读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3、交流六、作业1、继续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3、比一比,组词。划hu ( ) 便bi n( )转zhu n( )传chu n( )hu ( ) pi n( ) zhu n( ) zhu n(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词语2、过度,导入二、精读第2、3段1、出示投影,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学生说。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交流2、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篇悠油的白云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讨论3、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4、我又是怎么想的呢?交流“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我为什么更盼望呢?指名读文中的句子。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5、指导朗读6、小结并过渡“于是”可换成什么词?渴望雪儿好起来干什么?作者见到雪儿展翅飞翔是,心情会怎样?三、精读第46段1、导读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2、讲读(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2)“啊”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还有哪个词也可以表现这种心情?是什么使“我”如此惊喜?“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 ),高兴的是什么?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3、指导朗读。四、总结全文1、指名看板书,口述全文。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3、教师小结。五、作业1、写近义词本领( ) 似乎( ) 快慰( )向往( ) 忠实( ) 于是( )2、背诵课文。板书:雪儿洗澡 盼望 敷药取名渴望 飞越万水千山传递信息快慰 欢呼 望着 喃喃说道 轻轻捧起 6、花瓣飘香【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谁会读这一句? 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齐读第11自然段。 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四、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 习作二我的好友武建设教学要求:通过习作将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示话题。激发兴趣开课,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同学肖像。(找个有鲜明特点的)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画的是谁?师:你们看,老师画的像吗?哪些地方画的最像?师及时小结:老师画的像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同学的主要特征。一、 范文引路,掌握要领1、 小朋友,你们看这副图,图上的小朋友可爱吗?2、 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长什么样?3、 赵建设小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很生动,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得很生动,小朋友来读一读。4、 1我们来看看,赵建设是抓住是什么来写的?外貌 兴趣 爱好5、 图文对照,你看看武建设的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呀?6、 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为别人画像,用习作介绍别人,要注意什么?7、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A、 介绍人物要写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B、 介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与别不同的特点C、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D、 图文尽量保持一致二、 各自画像,尝试表达1、 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2、 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及时提供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兴趣爱好的语句。3、 画出好友的样子,可以给他穿上各种衣服,手上拿着他最喜欢的东西。4、 小组交流,说说这个人的兴趣爱好。5、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四、评价交流、尝试写作。第二课时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民航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初效袋式过滤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LED嵌入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美容仪器行业2025年市场拓展与技术融合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智能书写笔云端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合规边界
- 2025年中国双面散打护具数据监测报告
- 数据孤岛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实时治理难题
- 水泵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 数字化劈砍动作数据库在道馆分级认证中的应用瓶颈
- 技术迭代与供应链韧性耦合机制研究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记录
-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月亮的味道》课件
- 昆明元朔建设有限公司高速收费岗位笔试题
- 2023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
- 住宅大门经典对联带横批100条-最佳大门风水对联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
- 安全技术说明书(煤气)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法规
- 服装加工企业公司级安全教育试题答案
-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