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拨动“学习单”之弦奏响“略读课文教学”之音【内容摘要】略读课文教学重在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利用“学习单”这一载体,把略读课文的探究转化成一张张多样、活跃的学习单,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践行学生自读和合作交流的略读教学的主要方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从课前预习单、课中探究单、课后拓展单三个方面阐述略读课文教学中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旨在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体现略读教学“教略而学丰”的特点,更好地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关键词】略读课文阅读教学学习单人教版小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到六年级累计共有98篇。略读课文比例之重,可见一斑,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其主题与精读课文一脉相承,我们岂能轻视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课中习得的方法加以实践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能读书之目的教学活动。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教学的主要方式,略读教学的“略”应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它不是“精耕细作”,也不是“走马观花”,如何使我们的略读课文教学正确有效?笔者以为学习单就是一个不错的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的教学载体。学习单,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是教师把教材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以学习单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做好“导”的工作,给学生明确的学习路径,让学生自己去钻研文本。这一点与略读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放在首位”的教学目标恰恰是不谋而合的。以学习单为载体,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以十一册略读课文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谈谈略读课文教学中几种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一、朱弦未落黄金拨课前预习单实施略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课前有充足的时间去预习,“生欲善其学,必先预其课”。但如果没有具体的预习要求,学生标标序号、读读生字词、读读课文,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预习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向学生作一个“预习规划”,让学生预习时有章可依。预习单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法。如何设计略读课文的预习单?在人教版教材中,每篇略读课文前总有一段凝练的提示语,它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重要的是这段温馨的文字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我们可以凭借这一提示对预习单精雕细琢。以索溪峪的“野”一课为例,课文前有这么一段阅读提示语:“置身大自然,我们可以与大自然为友,跟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我们也可以伫立旁观,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根据这一“提示”,可以给课文设计这样一则预习单:索溪峪的“野”预习单一、先“读”为快(以五颗星为标识,读几遍标几星,超过五遍,再添一星)二、尽情展示1、扫除字词障碍:在文中划出生字新词、成语,不理解的打上“?”,并抄写几个。2、佳句摘录及理由:3、概括主要内容(尽量简洁)4、理解感悟:(1)“野”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本课是什么意思?(2)从哪些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索溪峪的“野”?摘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5、我的疑惑: 三、查阅资料(与作者、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等)学生在预习单的指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充分质疑,朗读、字词、理解、感悟、搜集资料,环环相扣,学生有了这样有力的“拐杖”,预习活动自然会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时,我们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重点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本文的教学目标自然就达成了。之后,我们再指导学生用学到的写法,写写自己家乡的熟悉的一处美景,本文的教学就更完美了。紧扣导读提示设计预习单,目标明确,“先学后教”,教学效果自是不错。当然略读课文的特点不同,单元训练目标不同,阅读提示不同,预习要求自是不同的。有的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简练,贴近生活,学生爱读、有感悟,那么预习重点放在朗读、感悟、表达上;有的课文内容深奥,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那么预习的重点放在质疑问难和查阅资料上为了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自信心,我们可以进行预习的分层要求,在预习单中标注“必学题”、“选学题”,使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二、妙手慧心细捻挑课中探究单有了课前预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由开展,对课文的探索有了扎实的基础,但略读教学不能停留在预习单的交流反馈上,否则就成了“简读”“泛读”,失去略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略读教学提倡“简”、“略”,我们仍需找准略读课文的“精”读点、“细”读点,引导学生细细感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抓住这些“点”,精心设计课堂探究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练结合,真正提高语文能力。那么略读课文中有哪些“精”读点、“细”读点呢?(一)单元训练点导读式我们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而成,精练的“单元导读”犹如一条红线统领着整个单元的教学,它明确提示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重点以及训练方法,犹如方向标,指引老师和学生把握整组课文的学习方向。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以单元训练点为略读教学的“精”读点、“细”读点,取舍文本内容,确定学习重点,设计导读式探究学习单,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中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目的明确的自主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第五组课文“单元导语”是这样的:“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根据这一要求,笔者把“领悟人物的描写方法”确定为一面一课的“精”读点,设计了课堂探究学习单:一面品析人物描写方法的学习单1、回顾: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有、等,本文主要运用了、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鲁迅的形象。2、聚焦:在文中划出三次集中描写鲁迅外貌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比较三处外貌描写的异同,并完成下表:外形衣着脸色头发胡须其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讨论:这三处外貌描写由远至近,突出了鲁迅的什么特点?人瘦、脸瘦,手也瘦,这样多角度地反复写鲁迅十分消瘦的特点,有什么作用?4、学学:一面给了我们关于人物外貌描写最好的范本,作者外貌描写的顺序以及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的写法,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物描写基本方法。外貌描写的角度,可以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也可以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作技法,可工笔描写,可简笔勾勒,可漫画笔法;可静态描写,可动态描写;可借助比喻、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平时我们进行外貌描写,一要用心观察,二要仔细感悟什么样的外貌最能表现描写对象的特征。课余你不妨练一练。在这份学习单的探究中,学生细读人物外貌描写片断,领悟了作者运用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作特色,又体会了作者对鲁迅的崇敬之情,对课文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紧扣单元训练点设计学习单,处理教材精略有致,重点突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实践阅读能力,真正体现略读课文“教略”而“学不略”的特点。(二)课文重难点解疑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略读课文着重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更为集中、更为突出。我们把这些重难点作为设计探究学习单的落脚点,搭建阶梯,架设支架,这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种有效策略。鹿和狼的故事这一课中,“理解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一张解疑式的学习单:鹿和狼的故事探究学习单细读课文思考:、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划出,结果怎么?用“”划出。、找出鹿群数量变化的数字,分别说说在不同数量时段鹿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完成下表:鹿的数量生存环境、用“”划出本文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读读,写写自己的体会。根据你的理解,和同桌探讨。、你知道有关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食物链)的知识吗?试着用举例子、画示意图方法介绍给组内成员听。举例子说明画示意图、课外作业:以鹿或狼的身份给罗斯福写一封信,阐明课文中的道理。这份学习单,合理地取舍文本内容,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把课文的重难点转化成“表格”、“例子”、“示意图”、“体会”,为学生理解课文铺垫一个个台阶。学生通过学习单的提示要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交流探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化解课文的重难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三)语言精妙处仿练式语文姓“语”,它与其它学科所不同的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语文学习中,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理解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品词析句,反复推敲,然后借机仿练,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山雨一课,开头一段写“山雨来得很突然”,作者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为了品味这特色,我们不妨设计一则仿练探究单:山雨仿练探究单“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多么有特色的句式啊,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句式表达上的特点了吗?、你还能学着写写这样的句式吗?你可以写大自然的现象,可以写生活中的见闻。学生通过“读”句子、“思”特色,悟出此处语言表达的特点,在恍然大悟中明白句式的运用方法,自然也就学会了表达。有学生这样写道:“来得忽然带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带着一身淡谈的香水味,表姐,出现在我眼前。”“来得猛烈跟着轰隆隆的雷声,跟着直刺苍穹的闪电,暴风雨,迅速地来了。”学生的思维作品,多么有意思啊,略读课文中像这样有特色的语言训练点,我们怎能放过仿练的好机会呢?学生在咀嚼、模仿中提高赏词品句的能力,最终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四)文中留白处补白式许多文章都留有空白,“言尽而意未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对于略读课文中的留白,我们引导学生去大胆想像,去感悟探讨,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拓展文本潜在的内涵,缩短与文本的距离,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与主旨。课文何处不留白?只需我们留心巧补白!可以抓住关键词补白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抓住一个标点符号补写一个故事,可以抓住结尾意味深长处补充一个道理补白,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在理解和运用之间搭起一座智慧的桥梁,成就略读教学的精彩之笔。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知道“我背着马草寻找买主”时,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让我把马草卖给他”,这儿的言行与神态描写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我们使用一张补白学习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别饿坏了那匹马补白学习单残疾青年知道“我”不去书摊是因为马草并不好卖,他愣住了:;似乎只是一秒钟时间,他眼睛一亮,心想:;于是他招呼“我”过去把马草卖给他。这儿抓住了二个神态词“一愣”与“眼睛一亮”进行补白训练,不仅让学生领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获得语言的滋养,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青年“灵机一动的善意谎言”背后的那颗美好心灵,情感受到熏陶,对文本内涵的解读立刻丰满起来。选择略读课文的单元训练点、课文重难点、语言精妙处、文中留白处作为“精”读点、“细”读点,设计探究式学习单,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有重点、有详略地自主学习课文,培养阅读能力,在语言感悟、情感熏陶、用词造句等方面取得理想的效果。三、曲终收拨当心画课后拓展单如果说精读课文是“举一”性课文,那么略读课文则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教材提供的略读课文毕竟是有限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超越文本与课堂,所以一篇略读课文结束后,我们必须“以一带三”,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可以拓展主题一致的文章,可以拓展写作风格类似的作品,也可以拓展同题、同作者的书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学完了金色的脚印,学生不仅被狐狸一家的浓浓亲情感动,更被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感动,此时,不仅是“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学生对动物世界的探究欲望也闪着金色的光芒,我顺水推舟出示一张拓展学习单:金色的脚印课后拓展学习单1、阅读“选学课文”中的军犬黑子,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写写阅读批注。(学校完成)2、阅读金色的脚印的原文,推荐网址 /baike/yuanwenfanyi/100049.html(家庭作业)(1)比较:原文与课文有哪些不同之处?(比如故事情节、语言描写方面有什么变化?) (2)写写读后感。3、阅读椋鸠十的孤岛野犬、沈石溪的再被狐狸骗一次,从中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资料,编制一期以“动物的情感”为主题的手抄报。(学期的读书活动之一) 这份课后拓展单将学生的兴致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1”是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2”是课文内容的拓展比较阅读,“3”则是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1”与“2”是短期阅读目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阅读面,巩固运用本组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3”是中长期的阅读目标,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一个方向,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实践能力。这三项阅读任务在班级中可以分层落实,优秀生要求全部完成,中等生可选择二项完成,后进生完成第一项任务或者自选一项完成。通过这样的一个个的拓展阅读,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迁移课堂中习得的方法自我实践,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