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doc_第1页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doc_第2页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doc_第3页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doc_第4页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高中生“汉式英语“形成的原因摘要:高中生的大脑发育业已接近成年人,汉语思维模式业已形成,在国内外语教学的课堂上,仅靠大量被动、反复的操练来克服“母语负面干扰”,从而实现英语思维的目标,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收效甚微。由于“母语负面干扰”,在学生的英语表达中仍然有大量的“汉式英语”现象。例如:在词汇方面,汉语是词根孤立语,导致学生在英语表达时常忽视词形的变化;对英语的汉语释义,误认为它们的语义是一一对应的。本文运用大量的例子从词汇这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讨论“汉式英语现象形成的直接原因。英汉对比研究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很多多从事语言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对于它的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70年代后期,英汉对比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从语法方面的对比研究发展到英汉语音、构词、句序、翻泽、文化、社会语言、修辞、语义等方面,更加注重它的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理论研究,没有其它目的。一种是供教学用的,只要抓住要点,加以阐述,系统也不十分严密。英汉对比研究用于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汉语知识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找出英议两种语言之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别两种语言在同一语义环境巾,词义、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异同,使学生明确理解到这些差异,用心地去领会那些异样的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再经过反复地练习与实践,逐渐掌握英语。在教学方面,英汉语对比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更好、更快地学会英语。对这一成果的衡量标准,是看它能不能科学地揭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能不能分清难点和非难点,能否提出一条效率高、易操的教学途径。要达到上述要求,语言对比不能只停留在言语结构的分析、对比上,而要体现语言习得的要求,也是说,要有的放矢。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加强即指概括化观察力、意义识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加强。对语言的学习也逐渐摆脱零散性和片面性,形成系统,完整的语言体系,使外语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故而,高中生不满足于简单的背诵或课堂语言游戏,他们开始急于知道的是,自己的英语表达是否正确,或为什么不正确,或某句话或某个意思怎么用英语说,继而想知道同一意思有多少种说法,再深下去,便想知道什么场合才能说那样的话,什么情形才能写那样的词语。这就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对比分析的心理条件。有研究表明,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大。相反,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母语水平的提高,高中阶段以汉语为第二信号系统刺激-反应机制已经完备,对接受外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拒力。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学习外语那么难的原因。年龄较大的人逻辑思维已经较完善,对比分析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都已经较为固定,学习语言时在可塑性方面已不如年幼的学习者。他们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或形成昕、读、说、写技能,以及用英语思维和交流方面,受母语干扰较显著。这时我们教师可发挥高中生逻辑推理、对比分析能力强的优势,利用母语思维,对比英汉语言的异同,使理解更加深刻、透彻,进而强化记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英语的“n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句子的其他部分”强调句型与汉语的“是”字强调结构,并进行的互译练习,来比较中英语言的异同。(1)昨天我是在公园里遇见我过去的老师。It was in the park that I met my old teacher(2)是昨天我在公园里遇见我过去的老师。It was yesterday that I met my old teacher in the park(3)昨天在公园里我遇见的是我过去的老师。It was my old teacher that I met in the park yesterday-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形式并表达一定的意义。从形式上看,汉语属象形文字,英语属拼音文字;汉语又为典型的分析语言,即无词形变化,而句法关系是由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英语又为综合语言,其句法关系是通过屈折变化和词缀与词根的紧密结合来表示的,即给单词添加词缀或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其它方式改变词形的过程,如:英语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有屈折变化:1 work,HeShc works;过去时也有屈折变化1 worked;大多数名词的复数有屈折变horse-horses,flower-flowers, man-men。从语义角度看,“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是最敏感的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折射出特定的社会所蕴涵的特定文化。换而言之,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大相径庭,故而英汉词义少有一一对等的同义词。1.词的形态上的“汉式英语”让我们先看“汉式英语”的例旬:(1)诗人常把情人比作玫瑰。Poet 0ften compares lover to rose(2)他给我建议。He gave me advices(3)王林英语说得很慢。Wang Lin speak English Very slowly(4)今天我起早床去飞机场接妈妈。1 get up earlier to meet my mother at the airport in the morning(5)作为童话之父,安徒生永远被世人所铭记。As father of fairy tales,Andersen wont be forget by the world forever.(6)我们匆忙离去以致忘了锁门。We left so hurry that we forgot to lock the door. (7)在友谊赛中我们能打赢二班。We can defeat Class Two in the friendship match例(1)这试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普遍的错误,因为汉语中没有冠词,故可改为:The poet Often compare compares lover to rose例(2)advice在英语中为不可数名词,应改为辄suggestions或去掉advice后的s,这类错误的根源在于汉语名词一般既无单数复数之分,在词形上自然无可数不可数之别,且代词的所有格,在能意会的前提下常省略, 故可改为He gave me his advice例(3)Wang Lin是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中,英语动词speak应加s。例(4)应用过去时,get改为got。例(5)此句是被动语态,应将forget改为它的过去分词forgot或forgotten。英语的谓语动词部分由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组合起来,运用其形态变化,表示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而汉语没有这类变化,其含义多隐藏在旬中或上下文里。例(6)、(7)体现出英语的词缀的灵活多变的构词功能,依据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而变形。例(6)hurry在旬中起状语的作用,故要求副词的形式hurriedly;例(7)match前要形容词作定语,故应为friendly。这类干扰是由于汉语是词根孤立语,不像英语那样带有较强的粘着语言的特点。由此可见,现代英语的词形变化主要是动词的变化和名词,代词,形容词及副词的变化,以及上述的词缀变化。这些变化有,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时(1ense),体(aspect,语态(voice),语气(mood),比较级(degree of comparison),人称(person)和词性(parts of speech)。有了这些变化,一个词(或词组)常常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从词的形态可以判断它的词类,在旬中的作用,与其它词的关系等,然而,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数量助词(如“们”表示复数),动态助词(如“着”,“了”,“过”表示动词的体)与结构助词(如“的”,“地”,“得”表示定语,状语与补语),虽类似英语的形态变化,但这些成分的使用在汉语里常常缺乏普遍性:有的场合一定要用,有的场合可用可不用,有的场合甚至不用。英语形态变化的使用却有严格的规则,往往带有强制性。例如:汉语可以说“学生们”,但在“两个学生”,“他们是学生”中,却不需要加“们”,而英语的“student”却都要加“一s”。又如:“我们(的)学校”(our school),“你看见(了)没有?(Have you seen it?)中的“的”和“了”可用可不用,而英语相应的词却有形态变化。再如:“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但“He is dying”却不能译为“他正在死着”,而应译作“他快要死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可以应用这种对比方法,让学生尽量意识到英汉词形的差异,以避免受汉语干扰而产生的词形上的“汉式英语”。2.词的含义上的“汉式英语”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常常死记硬背课后的附有中文翻译的词汇表,误认为英汉词义是一一对应的,忽略了词语内涵,忽视词汇出现的上下文,在使用英语交流的时候,逐字汉语把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成对应的英语。(8)我认为Adam是个诚实的孩子,因为他从不说谎。I think Adam is an honest child,because he never says lies(9)老师要我们别睡太晚了。The teacher asks us not to sleep late(10)我必须马上走以便在八点赶到单位。I must leave now so that I can reach my unit at eight(11)目前中国的电脑价钱便宜。At present the price 0f the computer is cheap in China(12)武汉位于长江之滨。Wuhan is beside Yangtze River(13)你认为无极这部电影怎么样?How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Limitless?(14)武汉有七百万人。The population of Wuhan City is 7,000,000 people (15)欢迎你来武汉旅游!Welcome you to travel Wuhan!(16)我还没有来得及接电话,电话就挂了。Someone hung up before I received the phone(17)我喜欢买绿色食品。I prefer to buy green food(18)他体壮如牛。He is as strong as a cow.从上面的英语译文可见,高中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出现的词不达意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受了汉语的干扰。他们说英语之前,首先确定句型,然后直接按汉语思维中挑选英语对应的词。殊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文化差异较大,导致英汉词语中几乎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近几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逐步提高,这归功于新的外语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高中阶段针对高考进行的英语教学导致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支离破碎,书面英语错误百出,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较差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尝试将英汉对比分析方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期解决这个问题。对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国内语言学家的对比研究成果显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其表现形式为“汉式英语”。作者也收集了大量学生英语表达中出现的这类现象,并用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英汉词汇产生的原因英汉对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体现出了它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在理论上,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可以找出两种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它们的语言结构特点。在实践上,英汉对比研究不仅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及翻译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而且在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上起到了重大的引导作用。我们相信,随着语言学特别是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英汉对比必将取得更为巨大、更为迅速的进步,也将为英语和汉语的研究、学习和运用提供更多的便利,英汉对比研究必将不断深入且出现新的局面。参考文献陈坚林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括【M】北京:三联书店,1980樊晓丽对比分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及成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7,第4期湖北教育考试院高考湖北卷试题评价与分析(2006年版)【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二版)【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刘道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一至二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吕叔湘中国入学英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牛保义英汉语句型对比【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