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doc_第1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doc_第2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括号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sh) 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xn) 尝胆、励精图治;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儒、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b) 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yn)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静静地 ,孜孜地 ,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A、生活 思考 追求 B、思考 生活 追求C、生活 追求 思考 D、追求 思考 生活3、古诗文填空。(8分)沁园春雪一词中想象雪后天晴,红日高照景色的句子是 ,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人迹板桥霜。无间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请写出一句带“雨”字的古诗 。4、文学常识填空(5分)水浒传:朱贵水亭施号前, 雪夜上梁山。(填人名)三国演义:司马微再荐名士, 三顾茅庐。(填人名)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本书记载了 、 、 三国的历史。5、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发”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填空。(2分)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我看 ,感受到 。6、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好处。(2分)答: 。7、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观书有感朱煮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来活水来。(1)全诗以 作比,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感受。(2)结合自己读书经验,读读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35分)(一)一只苹果(17分)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县城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渐渐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又好为人师,脾气就慢慢变大、变坏了。尤其是面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稍有过失便横加指责,还习惯于请家长,对他们没有好脸色,不断地数落孩子,弄得他们十分难堪。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松是班里的“双差生”,隔三差五被请进办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通知了他的家长。那天午后,松的母亲找到了我家。这个瘦弱的乡下女人进了客厅,很拘谨,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有些不知所措,手总是握啊握的。我谈起了松的近况,她安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句:“唉,松这孩子”我感慨她不幸的家事,丈夫早逝,孩子无知。我们面对面坐着,隔着一张精致的茶几,上面摆着一篮好看的苹果。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违纪必须退学!无助的母亲默认了。谈话结束的刹那,我猛地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她毕竟是我的客人,随即(A)拿起一只苹果塞到她的手中,她努力地推辞着,末了,我总算说服了她,她才拿了那只苹果并说着多谢一类的客气话离去。下午,我正在办公,门被敲开了,抬头一望,竟是松的母亲,那个拘谨的乡下女人。她在门外欲步不前,欲言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终于鼓足了勇气,红着脸,径直走到我的桌旁,从肩上的挎包里(B)拿出一只苹果,说,说:“老师,没找着松,这个托你给他”我震惊了,那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明是霎时,我喉头发热,无言以对。送她走出房门时,我只有一个想法:相信松能善待母亲。当晚,我给学生们(C)讲了一只苹果的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点点的泪花,他们的心被揪得很紧。之后,我单独告诉松,这个故事是关于他和他母亲的,并把那只苹果给了他。松哭了,哭得很伤心。一段时间里,松和他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我,一个脾气又大又坏的且好为人师的人,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自己曾有过的教育者姿态,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爱。1、文章在第段末写到:“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我”改变了什么,学会了什么?(3分) 2、“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其中“小”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 4、仔细读文本,依据上下文,仿照示例对文中的B、C两处进行评点(不拘泥于示例的句式)(4分)示例:(A)拿起一只苹果:这是一只礼节性的苹果,也是用来弥补“我”的疏忽和粗暴,表达“我”一丝愧疚之情的苹果。(B)拿出一只苹果: (C)讲了一只苹果的故事: 5、松在校表现很差,已经受到老师的最后通牒,可他母亲并未努力去找儿子,将其狠狠地训斥一顿,还要送个苹果给他吃,你如何看待他母亲的这种做法?请谈谈你自己的认识。(4分) (二)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18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20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言中。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襄樊古城的千年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宁波商帮发祥地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也在减少朱门绿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们的城市失去记忆。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而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城市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桥,更是一股从远古吹向未来的心灵之风,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韩国首尔市现代化建设初期,决策者填平了蜿蜒于古城内的清溪川,建起了高速公路。然而,人们发现,尽管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城市却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03年,首尔市政府毅然决定炸掉高速公路,重现清溪川古河道,追溯城市的历史记忆,恢复城市的历史脉络。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城市史行进到21世纪,已经进入需要我们反思的阶段。1、题目“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中“记忆”一词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2、作者在第段列举了哪些具体材料证明城市“正在失去记忆”?请分条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强调“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4分)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以“校园”为陈述对象,对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4分)校园不仅仅是 ,不仅仅是 ,更是 ,是 。5、文章第段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联系下面链接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分)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在同一个蓝天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舒乙都市精灵)材料二:“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但愿城市化不会把地球上的乡村消灭掉,因为那将意味着消灭了上帝最宝贵的创造。(周国平人应当敬畏自然)材料三: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她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婪,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付出代价。(阿诺德汤因人类与大地母亲) 三、文言文阅读(27分)(一)陈涉世家(17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小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这段文字选自 体通史 ,作者 代史学家,文学家 。(4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苟富贵,无相忘( ) (2)度已失期( )(3)今亡亦死( )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下列各句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是( )(2分)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4、用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等死,死国可乎? 5、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 (二)画地学书(10分)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注母郑:母亲郑氏。 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荻:指荻杆。嶷(n)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天资刚劲:生性刚直。机阱:设置机驽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嶷然有声 (2)画地学书 (3)及冠 (4)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亲诲之学(他,指欧阳修) B、至以荻画地学书(用)C、四岁而孤(而且) D、见义勇为(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译文: 4、结合选文,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2分)答: 四、作文(60分)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希望。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请你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答卷纸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4分) 2、(3分) 3、 , , 。 。 。 , 。 。4、(5分) 、 、 5、(2分)我看 ,感受到 。6、(2分)答: 。7、(4分)(1) ,(1分) 。(1分) (2) (2分)二、现代文阅读(35分)(一)(17分)1、(3分) 2、(3分) 3、(3分) 4、(4分)B拿出一只苹果 (2分) C拿出一只苹果的故事 (2分)5、(4分) (二)(18分)1、(3分) 2、(3分) 3、(4分) 4、(4分)校园不仅仅是 ,不仅是 ,更是 ,是 。5、(4分) 三、文言文阅读(27分)(一)(17分)1、(4分)这段文字选自 体通史 ,作者 代史学家、文学家 。2、(4分)(1) (2) (3) (4) 3、(2分)( )4、(4分)(1) (2) 5、(3分) (二)(10分)1、(4分)(1) (2) (3) (4) 2、(2分) 3、(2分) 4、(2分) 四、作文(60分)语文月考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1、势 薪 博 蕴 2、A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虫声新透绿窗纱鸡声茅后月零落成泥碾作生,只有香如故。略4、林冲 刘备 三国志、陈寿、魏、蜀、吴5、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发,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意思对即可)6、一语双关,既切合消防队员职责的特点,又突出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7、(1)方塘 读书(2)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蜀(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8、从前,我是一个脾气又大又坏且好为人师的人,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自己曾有过的教育者姿态,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爱。9、“我”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