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3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重点、难点: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教学过程: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1 学习“网”字。l 出示象形字: 网 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l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 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2 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l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l 出示:网兜 球网 蜘蛛网3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出示:互联网 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5揭示课题l 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板书:网上呼救6理解“呼救”的意思l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 板书:求救“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二、 默读思考,整体感知:1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板书:救援 得救2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指名回答1:板书 苏珊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l 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l 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l 指名读 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 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 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3引读第3节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 ,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此时,将近六点,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黑体字:l 出示:我不能动,呼吸困难,请帮助我,苏珊。四、研读课文,感受互联网快捷的特点。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师:麦克无意中收到了苏珊在网上的呼救,l 出示:一天下午,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学生读句)l 他是如何进行救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将近六点 六点十分 十分钟后 六点三十分2、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互联网的什么特点?l 学生交流出示媒体:芬兰是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而美国是位于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国之间如果使用飞机组织救援,至少要九个小时,而现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可见网络缩短了救援时间,使救援行动变得快而及时。板书:快 及时l 再次配合读,感受网络的快捷。五、重点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1、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人们是怎样组织救援工作的?l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填空说一说(同座互说):一天下午,( )男孩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将近六点,麦克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来自( )的女孩苏珊的呼救。六点十分,麦克拨通了( )的电话。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边和( )联系,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十分钟后,( )和( )取得了联系。六点三十分,( )的苏珊得救了。2、集体交流。l 从填写的内容中又读懂些什么?板书:麦克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师随机点拨:芬兰的有关方面应该哪方面?板书:芬兰紧急救援中心)指导读好美国紧急救援中心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两个长词语。3、听录音,补充麦克与美国救援中心联系的对话录音。l 我们来听听麦克是怎样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联系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4、借助“一边一边”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感受救援人员的爱心。l 我们来看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是如何工作的?指名读第五节引读:美国紧急救援中心一边一边。你从一边一边中看出些什么?(为什么两件事情可以同时做呢?为什么要两件事情同时做呢?)(老师问,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这句后的感受)再读句。板书:热心 l 麦克为救援苏珊做了些什么?默读课文的5-8节出示:挺住!我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读句体会麦克给予苏珊的鼓励。试着用一边一边完成练习并列句式“一边一边”是本课中知识技能学习的要点,但学习离不开文本,作者用这样的句式是为了帮助他表达时间的紧迫,人们抓紧一分一秒去挽救苏珊的生命。所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l 你从中看出麦克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心l 迁移练习,感受芬兰有关方面的爱心救援。l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又是如何与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呢?以录音为例,同桌用对话的形式演一演。l 引读:因为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有关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刻组织了救援。在这么多人热心人的帮助下,苏珊得救了!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引读全文,感受人间的真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的神奇魅力。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的美国男孩麦克收到了来自芬兰女孩苏珊的呼救,苏珊选择网上呼救是因为当时,接到呼救信号后,麦克立即行动,你们听,六点十分,麦克在网上询问苏珊的时候,苏珊已经快支持不住了,麦克鼓励苏珊,是众人的关心,热情相助给了苏珊力量,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打出了地址。十分钟后,六点三十分。苏珊最终得救不仅借助于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更重要的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给予她的爱心,关切、鼓励让她的生命有了希望,让网络使我们的心相近,情相连,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2课后作业,练习正确运用引号、冒号。l 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今天的作业是请你为这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l 出示: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接通了芬兰有关方面的电话 是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吗是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回答道你们这里有一名叫苏珊的女孩呼吸困难 生命垂危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着急地说 希望你们尽快组织救援芬兰紧急救援中心继续系询问道 你们知道苏珊的详细地址吗芬兰西贝柳斯学院图书馆好 马上到请尽快 谢谢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罗马速写 1教案 鄂教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能力目标: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及朗读了解罗马城的特点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2.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播放罗马的风光片。教师简介: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故被称为“七丘城”和“水恒之城”。2学生谈观看风光片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罗马。3板书课题:罗马速写4解题,理解“速写”。教师:作者会写罗马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1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2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4交流发言:课文写了罗马的什么?课文中有直接概括的句子吗?5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课文开头写罗马的三个特别之处是“遗址多、雕塑多、喷泉多”,结尾总结,首尾呼应,中间的部分进行分述,可以看出,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总-分-总”式的写法。那么罗马闻名世界的遗址、雕塑、喷泉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课文又是怎样围绕这三个特点展开具体叙述的呢?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6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归纳出有价值的重要问题。7教师小结: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深入精读课文。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2出示字让学生读和组词罗 速 废 兽 祖 宗 壳 仍 恐 具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写遗址、雕塑、喷泉的段落,找出给你印象感受最深的语句标出来,边读边体会。2小组内相互交流。3发言交流,学生结合文中重点句子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感悟词句,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一部分:遗址罗马的遗址给你什么印象?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体会遗址“多”“令人惊叹”,感受罗马的古老教师小结:罗马的遗址多,斗兽场尤其令人惊叹。罗马除了遗址多,还有什么特色呢?第二部分:雕塑罗马的雕塑给你什么映像?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理解感受罗马是“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感情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体会如何围绕一句话展开叙述。第三部分:喷泉罗马的喷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感受哦吗的喷泉多,“千姿百态”。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叙述的?4教师小结:罗马的喷泉如此多,形态如此多样,罗马城有这样的点缀,的确是别具一格,没有能如之媲美的城市了!5感情朗读整段。二、回归整体,感悟写法,拓展延伸。1指名分别配乐朗读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段落。思考:为什么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