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7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7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7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7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7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各阶段发展的史实,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2.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不断深入。(2)民族工商界人士“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3)清政府放宽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限制,鼓励民间投资设厂。2概况(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从总体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3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奠定了中国革命的阶级和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易混易错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但其主观目的并非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扩大财政来源,支付战争赔款,但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短暂的“黄金时代”1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南京临时政府厉行保护工商业的方针政策,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政令,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3)一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2表现:新建厂矿增加,资本投资总额增加。3短暂性: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三、曲折的发展历程1原因(1)辛亥革命未能彻底铲除封建主义势力,国内市场极为狭小。(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的商品和资本输出。(3)1927年国民党执政后官僚资本逐步形成。2曲折历程(1)国民政府前期特征:继续发展,1936年达到高峰。原因:抗日战争以前,官僚资本尚未恶性膨胀;南京国民政府采取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抗日战争时期特征:遭受残酷打击,陷于困顿、濒临破产的境地。原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吞并;在国统区,国民党统治集团实施的战时经济统制,官僚资本恶性膨胀。(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几乎独占中国市场;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表现:民族资本企业陷入绝境。3经验教训:历史证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阻碍下,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误区警示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其特点如下:(1)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2)买办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解识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史料一1913年与1919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史料二1928年起,国民党政府先后和美国、德国、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丹麦、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捷克和日本等国,签订条约或协定,规定对“现行条约内所有限制中国任意订定关税税则权之各条款,一律取消,适用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是,由于谈不上真正的关税自主。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海关行政权和关税自主权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新华网史料三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轻工业、重工业都有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史料二划线部分表明中国废除了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的限制中国自主订定关税税则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关税自主。史料三法币购买力的变化表明国统区恶性的通货膨胀,这将对民族工业造成沉重的打击。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要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原因。史料中“谈不上真正的关税自主”的原因是什么?(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提示(1)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2)收回的原因:维护国家的主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或答“维护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不能自主的原因:当时中国海关行政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税率的改订,实际上仍然需要取得外国的同意(或答“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动荡;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四大家族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史论总结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1)发展的特点时间短暂。从1912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春天”。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合理。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2)影响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的潮流及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提供了阶级基础。主题二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积极因素史料一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史料二提倡国货御侮妙策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本所专售国货,敢不牺牲利益。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史料解读史料一划线部分“中国政府奖励工业”说明近代中国政府的支持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史料二中“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说明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占领国内市场。问题思考(1)史料一体现了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因素?(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1)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2)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不利因素史料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史料解读划线信息表明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问题思考史料中“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美国对华经济侵略,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政府征收苛捐杂税等。史论总结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不利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准备。后天畸形。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和政局的长期动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影响1地位(1)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2)始终未能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影响(1)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代表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及中国共产党建立创造了条件。(3)从思想领域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从发展趋势上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以独立发展。1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兴国B实业救国 C军事强国 D农业立国答案B解析从题干关键信息“救国为目前之急”及“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强调实业救国的重要性,故选B。2(2016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模拟)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是以洋务派为主导,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来自民间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承担民主革命重任,维护的是清王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派只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主,并未推动政治体制的变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进行的,故D项正确。3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答案D解析由题干时间“1932年”,可知当时中国处于局部抗战时期,又由图片中“挽回利权”“振我中华”“十九路军”等字样,可知当时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选择D项。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国货在此之前就有,不是新的营销方式,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故B、C项错误。41920年至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中,中国资本所占比例由44.8%上升到63.2%,外国资本则由55.2%下降到36.8%。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的推动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资本在19201936年有较大增长。由时间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可知此时期国民政府政策的推动是主要原因。5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显示,两次低谷时间1927年、1949年,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在三大改造后,故A项错误;这两年中国政府经济政策没有出现重大调整,故C项错误;中国官僚资本出现时间是1927年,结束时间是1949年,不存在经济垄断,故D项错误;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一直存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故B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年份(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 50016.7750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民族工业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解析第(1)问,首先确定“此时”是指18951900年,即甲午战争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审题要到位,注意要求回答的是“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产生的影响。第(3)问,首先要明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进性,再总结其发展特点即可。基础达标1(2016宿迁高一期末)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清朝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模仿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B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C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D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济急要图”可以看出其直接目的是挽救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2下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对联的意思。注意抓住关键字眼“保全时局”“异代略同”,说明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热情很高,由此可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另外,根据题干中的时间限制“20世纪初”,也可印证这一结论。3(2016湛江高一期末)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该措施意图是()A保护私有财产 B鼓励创办实业C恢复市场秩序 D巩固新生政权答案B解析保护私有财产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减免清政府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是鼓励创办实业的具体举措,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的恢复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巩固新生政权无关,故D项错误。4(2017嘉兴期末)抗战胜利后,美国等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而中国面粉业、制药业、火柴业等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这一状况的直接影响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民族轻工业得以迅速发展C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D中国外贸大量入超答案D解析材料中国“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使得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故D项正确。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数(人)1913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1 759500 620 000557 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期为一战时期,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选择D项。A、C项分别是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B项说法错误。6(2016湛江期末)如图所示材料主要用于研究()A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B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答案C解析晚清时期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民国初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四大家族为主的官僚资本产生并获得一定的发展,与材料所给信息吻合,故C项正确;材料所给时间为19271937年,不属于抗战时期,故D项错误。7(2016重庆高一检测)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答案B解析依据图片材料中时间1920年以及1936年说明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其他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8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个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国货年”的提出()A有利于外国资本扩张B为官僚资本膨胀提供土壤C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国货年”的提出反映了提倡国货思潮,所以D项正确。91945年8月,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的排挤 B官僚资本的重压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抗战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继续进行压榨,使民族资本主义走向全面萎缩。10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C官僚资本的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答案A解析由材料“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民族企业”,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又由材料“1948年”可知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经济濒临崩溃,为了维持经济,滥发纸币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了“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济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奇怪经营状况。能力提升11(2016广西桂林、崇左联考)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答案C解析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大部分内陆及农村地区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棉纱输出到中国属于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题干中日本对中国棉纱输出的增长显示出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说明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增多,但是并未提及原因,故D项错误。12(2015江苏单科)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 383.58104.9219152 097.3493.3019162 062.0741.4219171 559.4385.4719181 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折射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C项正确。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从1914年到1916年,火柴进口量递减,但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来看,并未呈现递增态势,故B项解读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发生在1915年,故排除D项。13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所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沿路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完全腐烂”。1925年,“某巨商要从山东运一批小麦到上海,车辆被军人扣用,无法输运,乃出运费11万元,该商始得以装车”。上述材料表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军阀混战阻碍了商品流通内战频繁加重了商人的负担中国国内市场被严重分裂国内货币与度量衡不统一A BC D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江浙战争”和“所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可以看出是正确的;而从某巨商从山东到上海运送小麦需要交11万元的运输费可以看出正确;反映的信息与材料无关。14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