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 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 . 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D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2. (2分)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5B . 家用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5AC .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D . 冰块在1时可能会熔化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此显示温度为11 B .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 . 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是汽化现象D . 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4. (2分)(2015泰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B .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5. (2分)(2012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6. (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B .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 . 严寒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冰花”是液化现象7. (2分)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 A . 通过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有无电流,运用了转换法B . 由增加内能的办法联想到减小内能办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C . 制作滑动变阻器时,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方式,运用了缺点利用法D . 学习电压知识时,类比水压,运用了类比法8. (2分)如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毒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物质沸点/酒精78水100煤油150A . 酒精B . 水C . 煤油D . 酒精或水9. (2分)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声波具有能量B .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 .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0. (2分)小松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寒假里小松去医院找妈妈,看到医务人员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用力甩体温计是利用惯性使水银回到液泡B . 用针管吸取药液时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C . 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D . 借助听诊器检查病情,是因为它能够提高声音的音调11. (2分)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如图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13. (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冰B .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 .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 .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14.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水、铜和海波都是晶体B . 铁、陶瓷、木头都善于导热C . 空气、矿泉水、粗盐都是混合物D . 羊毛、涤纶、棉花都是合成纤维15. (2分)如图所示是表示某一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AB段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物质的熔点不断升高B . 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C . BC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该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D . 物质熔化过程的时间为30min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1分)16. (1分)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产生的;鼓声通过_传到观众处。 17. (4分)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_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_高。 (4)“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 18. (1分)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_和_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车门车窗一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_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_途径减少噪声。 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 ms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有介质应用事例用于无线电通讯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19. (1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其读数是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0. (1分)练习“千里传音”,需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和_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回来,形成回声,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_s,若在某种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变为320 ms,为区分原声与回声,发声体距离障碍物应大于_米 21. (1分)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和_,所反映共性是_。 22. (1分)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 23. (1分)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_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三、 实验题 (共5题;共13分)24. (2分)小明看到很多同学桌上放着一瓶矿泉水,他和同学讨论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矿泉水瓶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通过分析可知,瓶子从斜面上滚下时,速度_(填“不变”、“增大”或“变小”); (2)小明和同学们制作“水瓶琴”乐器。将8瓶农夫山泉从左到右按水面逐渐升高顺序排列。如图乙,用嘴依次吹瓶口,由左到右音调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明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放入装有20水的水瓶中,冰块逐渐变小,此时水的温度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 (4)小明将一瓶放在冰箱冷藏室很长时间的矿泉水取出后放在桌子上,发现瓶子的外壁有很多的水,这主要是_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小明发现矿泉水瓶在阳光下有影子,他于是联想到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如图丙所示。如果天气晴朗,在这一天中,晷针在晷面的影子的转动方向为_(填“顺”或“逆”)时针。 25. (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并由此推理可知:_。 26. (3分)在“探究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环境中,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说明水上方的气压_标准大气压。 (3)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的水A的质量_B的质量。 (4)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美每隔1min观察1 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在第7min小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小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丁中_图(选填“C”或“D”)。27. (1分)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 _(选填“变大”成“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 28. (3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小明应选用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可以使试管中的冰_,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2)小明在下表中记录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的图象。(3)通过对数据和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冰的熔点是_,根据_现象,可以判断出冰是晶体;还发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的升温速度比冰的升温速度相对_。(选填“快一些”或“慢一些”或“一样快”)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9. (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这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请计算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_?(请简要写出答题的计算过程)。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