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复习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复习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复习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复习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 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2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所以叫做声波 3 声波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大 在气体里传播速度最小 4 声音在空气里 150C 速度为340m s温度越高速度越大 5 我们除了利用空气听到声音外还可以用骨传导方式听到声音三 声音的特性1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音的频率确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 声音的大小 由振幅和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 音色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与物质的种类 结构和发声方式有关 四 声音的分类 1 乐音 从环境上看 好听的悦耳的声音 从物理上看 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2 噪音 从环境上看 难听的刺耳的声音 从物理上看 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五 声音的利用1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如 讲课 B超等 2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如 碎石 清洗仪器等 六 超声波与次声波1 人耳听到声音的上限频率是20000HZ 下限频率是20HZ 2 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主要应用 清洗精密仪器 测距定位 声呐 医疗 B超检测 等3 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 主要应用 地震 火山爆发 海啸等灾害预报 七 噪声的危害与防止1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高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高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高于90dB会破坏我们的听力 2 防止噪声的途径 从声源处考虑人传播途径上考虑从人的耳朵上考虑 八 回声的应用1 声音遇到障碍物返回的现象叫做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S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0 1S 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 2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 但应先知道声速V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 再应用S Vt 2计算 如 声呐 雷达等 第二章光现象 一 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2 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小孔成像 皮影戏 太阳或灯光下的影子 日食 月食等3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约为3 108m s 在其它介质里的速度都要小些 4 光年是长度 距离 的单位 是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 二 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现象 水中的倒影 平面镜成像 潜望镜 凸面镜 凹面镜 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等 2 反射定律 入射线 法线 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 平行光经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漫反射 平行光反射后不再平行 三 平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1 平面镜 平面镜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 主要应用有 穿衣镜 潜望镜等 成像特点 等大 正立 左右交换关于平面镜对称的虚像 水中倒影也遵循平面镜成像规律2 凹面镜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主要应用有 太阳灶 手电筒 探照灯等3 凸面镜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主要应用有 汽车观后镜等 四 光的折射1 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主要现象有 水深变浅 水中筷子弯折 透镜成像 透过眼镜看物体等2 折射定律 入射线 法线 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当光从真空 或空气 射向介质时入射角大 当光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 五 光的色散1 白光由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颜色光复合而成 将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做光的色散 如彩虹的形成等2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光的颜色确定 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就通过什么颜色的光 白色透明物体通过所有颜色的光3 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光的颜色确定 不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反射什么颜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光 4 色光的三原色为红 绿 蓝 三原色混合为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 青 黄 混合后为黑色 六 看不见的光1 在红光的外部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主要应用 加热 遥感 遥控 夜视仪等2 在紫光外部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主要应用 杀菌消毒 照相 验钞机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的概念1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对光线作用 有会聚作用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 这点叫做焦点 应用有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老花眼镜 眼睛等 2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作用 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会发散 其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一点 这点叫做虚焦点 应用有 近视眼镜等 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 f V 2f 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V 2f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不成像 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不讨论 三 成像规律记忆方法1 口诀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 实倒异侧 虚正同侧 2 U f时U越小V越大 像也越大 U越大V越小 像也越小 即越靠近焦点像越大3 U f时U越大V越大 像也越大 U越小V越小 像也越小 即越靠近焦点像越大4 成实像时物像上下交换 左右交换 成虚像时物像上下一致 左右一致 四 眼睛和眼镜1 眼睛由角膜 瞳孔 睫状体 晶状体 虹膜 玻璃体 视网膜组成 整体相当于一架可变焦的照相机 其中角膜 晶状体 玻璃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胶片2 正常人眼睛的调节 正常人看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变薄 焦距变大 正常人看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变厚 焦距变小 3 近视眼晶状本太厚 焦距太短 或眼球太长 成像在视网膜前 应佩戴凹透镜 4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 焦距太长 或眼球太短 成像在视网膜后 应佩戴凸透镜 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同点 都由两个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是目镜 靠近物体的是物镜 不同点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小 而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大 第四章物态变化 1 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一 温度计 3 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温度 它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物体冷热程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 冰水混合物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4 370C和 350C分别读作37摄氏度和零下35摄氏度 5 实验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测温前要观察 认清 测温时温度计的 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视线要与玻璃管会垂直 并且跟液柱的 6 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不同 它有一个缩口 测量范围为350C 420C 可以离开物体读数 但测量前要用力甩几下 量程 分度值 玻璃泡 上表面相平 二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1 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 1 熔化和凝固 概念 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1 温度达到熔点2 继续吸热 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1 熔化和凝固 凝固 概念 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1 温度达到凝固点2 继续放热 不断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 记住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凝固曲线 非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时间 温度 温度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点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吸热 吸热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凝固点 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放热 放热 2 汽化和液化 汽化 概念 方式 蒸发 沸腾 物质由液态变成汽态的现象 概念 特点 影响蒸发的因素 1 液体的温度 2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 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发吸热 具有致冷作用 液体温度越高 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蒸发越快 沸腾 概念 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吸热 液体沸腾的温度 1 温度达到沸点2 继续吸热 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 液体表面和内部 液体表面 缓慢 剧烈 汽化 液 气 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