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制与价值评估_第1页
建筑形制与价值评估_第2页
建筑形制与价值评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形制与价值评估2.1 建筑形制松山新城因松山而得名,当地人亦称牧羊城,松山新城位于天祝县松山乡松山村西北侧,距离天祝县城36km。松山新城坐北朝南,分为内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城垣现今保存较为完整5。外垣南北长320m,东西长350m,面积112000m2,墙高约10m。四角筑有角墩,墩长9m,宽8m,残高6.5m。四周开挖有护城河,宽8m,如今河道从地表不易观察,但开挖后有卵石。南北垣正中置有马面,马面长17 m。东、南两侧开门,东门内侧设有马道。内垣南北长140m,东西长170m,亦置有角墩,向南侧开门。西面南北端城墙破坏较严重。城墙系黄土板筑、夯土层厚度为1520cm不等,墙内壁有梯形木椽印迹,椽径12cm。图2-1 松山新城外城马面图2-2 松山新城内城南墙图2-3 松山新城内瓮城南墙图2-4 松山新城外城北墙图2-5 松山新城外城南墙松山新城自汉武时就已开始驻牧开垦,建成后成为通往河西的一条便道, 即经永登、过松中堡的石灰峡、越松山至景泰或古浪西进,这条路在史书上被称为“松山古道”6。2.2 价值评估2.2.1 科学价值松山古城的建造集合了我国明代的建筑工艺、技术和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松山古城,也就能在明代军事、政治、经济及民族特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文化交流上窥见一斑,因此松山古城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松山古城在军事学、建筑学、历史学、民族学上都给予了现代人充分的启发,给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历史资料。松山新城用黄土夯筑而成,而在黄土土质选择及泥浆搅拌过程中,都体现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建筑科学技艺水平。城墙的修建首先是选用粘性较强的土料,然后搅拌成泥浆状才用夹板砌筑而成,而这在当时建筑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的夯筑技术,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尤其墙体的抗压能力和抗震能力,则在经过上百年的风蚀之后,依然有较高的抗压和抗震能力,由此足以说明松山古城夯筑技术的科学价值7。它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军事重镇、关城、隘口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古城构筑中的设计施工,从位置走向的确定到后勤补给等系统的配置,以至墙体形制结构、选材用料,都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其构思的精巧合理、施工的艰苦卓绝,都令人叹为观止8。2.2.2 艺术价值松山古城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珍珠,遗存着极其珍贵多彩的历史文物,并孕育了一座瑰丽的艺术宝库;就像一位草原上的雄壮稳重的汉子一般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安宁祥和,也给他们带来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在这片苍茫的草原大地上再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后人的我们在瞻仰遗迹之时不得不心怀诚挚,喟叹祖先的智慧与壮怀9。2.2.3 历史价值松山古城是建造于明代的规模巨大的古城,其建筑形制十分具有代表性,为“回”字型结构,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物讲究对称美的特点。分为内城、外城,外城四周有护城河,南北设置有马面等,是军事防御的典型布置。松山古城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据点,对研究我国及周边国家的文明发展史不可或缺亦弥足珍贵,它是我们现今遗留不多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物之一。2.2.4 社会价值松山古城是天祝县境内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拥有的文化价值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足可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松山古城遗址在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