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4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4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4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4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强化练4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选择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据此完成第12题。时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平方千米)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水域养殖池1987年38.895.2302000年34.676.102.372005年33.505.753.811.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提供农副产品B.提供水源C.旅游功能D.维持生物多样性2.关于七里海古潟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C.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答案:1.D2.C解析:第1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主要生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第2题,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符合七里海古潟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所以C项正确。(2018浙江台州高三期末评估)下图为河套平原示意图,2017年12月初M地迎来一批批白天鹅等南迁候鸟,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据此完成第34题。3.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表明M地能够()A.调节气候、调蓄洪水B.净化水中的污染物C.维持生物的多样性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4.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交通D.政策答案:3.C4.A解析:第3题,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表明M地能够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项对。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提供丰富农副产品的功能,不是鸟类种类增加原因,A、B、D三项错。第4题,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黄灌区是引黄河水灌溉,区域地势高,不能引黄河水灌溉,只有抽取地下水,井灌,A项错。区域内气候相同,B项错。交通、政策不影响灌溉类型,C、D两项错。点睛湿地功能很多,鸟类的种植增加,体现的是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是调节功能。净化水中的污染物是降解功能,提供丰富农副产品是生产功能。黄灌区是引黄河水灌溉,顺着地势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井灌是抽取地下水。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完成第56题。5.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气候冷湿地势低平,不利排水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河流较多,降水较多植被稀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A.B.C.D.6.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荒垦殖B.气候变化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答案:5.C6.A解析:第5题,沼泽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水、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水下渗等方面分析,故与关系不大。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小。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完成第78题。7.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B.C.D.8.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7.A8.D解析:第7题,扎龙湿地所处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温低,蒸发量减少,气温低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加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湿地,A项正确。第8题,湿地具有选项中所列的四项功能。扎龙湿地是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其重点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D项正确。(2018浙江温州选考)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与地形B.地形与水文C.植被与水文D.气候与植被10.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A.水质盐碱度高B.引水工程量大C.保护湿地资源D.保障下游用水答案:9.B10.A解析:第9题,白城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区,气候与形成“水乡”无关;该地有河流经过,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形与水文是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B项正确;植被与“水乡”形成无关。第10题,旱灾时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水质盐碱度高,A项正确;白城是“水乡”,引水工程量小;旱灾时,居民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保护湿地资源和保障下游用水。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市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B.C.D.12.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B.C.D.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少,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12题,保护红碱淖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千米2,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千米2。“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案:(1)变化: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洞庭湖调蓄功能降低。生态问题:洪涝灾害严重。(2)自然原因:长江洪水倒灌、泥沙淤积。人为原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使入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底缩小,蓄洪能力大大降低。(3)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平垸行洪、疏浚河道等。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和材料二反映洞庭湖的面积不断减少,故湿地的生态功能大大减弱。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从湿地的环境功能分析,调节河流径流量的能力下降等。第(2)题,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自然原因从泥沙淤积分析,人为原因从围湖造田和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坏分析。第(3)题,措施针对原因,从加强上游的植被保护、退田还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对下游河道的整治等方面分析。1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河流是流向区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