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知识系统整合 名师课堂在线 知识系统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 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 康有为 托古改制 1 把传统的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 2 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 三世说 为变法辩护 3 坚持渐进变革 主张实行 2 梁启超 从兴民权到新民 1 强调是变法的根本 是强国的保证 2 重视国民素质 提出 新民 思想 3 赞同君主立宪 反对操之过急 儒家思想 君主立宪 兴民权 3 孙中山 新旧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 1 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 民生主义是解决以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平均地权 2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是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 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3 五权分立 行政 立法 司法 与权分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土地 考试 监察 规律总结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思想的不同 重点识记二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 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1 内容 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 即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革命 要不要建立等问题 2 评价 改良派的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逐渐占据优势 通过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2 钦定宪法大纲 的出台 1 背景 20世纪初 改良派广泛宣传立宪思想 立宪运动应运而生 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民主共和国 民主共和 2 内容 1908年 清政府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与行政权分离 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 在保障 君上大权 的前提下 臣民有一定的自由 3 评价 进步性 使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 局限性 将立法 行政 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 国民的权利有限 3 帝制终结和共和制度的确立 1 辛亥革命爆发 背景 的出现 激起了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司法权 君主 皇族内阁 武昌 2 共和制度雏形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 共和制度已见雏形 3 共和制度的确立 南北议和 达成协议 清帝退位 建立共和政府 推举为大总统 帝制终结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共和制度在相互妥协中确立 4 历史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宣告了中国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 从此 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袁世凯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颁布 1912年3月11日 由孙中山颁布 2 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保卫革命胜利果实 3 内容 明确体现了 主权在民 的原则 中华民国实行制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4 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宪法 5 意义 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 其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5 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各派政治力量反对 蔡锷在云南率先发动军事反袁运动 各省相继响应 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 责任内阁 资产阶级民主 归纳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政治纲领 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群众基础 没有发动并依靠下层劳动人民 政党基础 同盟会后期力量涣散 军事基础 武装力量不强 政权基础 对外 列强 妥协 对内 立宪派 旧官僚 妥协 2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力量强大 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段 重点识记三 抗战胜利前后争取民主的斗争1 解放区的民主政治 1 三三制 民主政策 团结了广大群众 巩固和发展了战线 2 普选制度 内容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 参加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 作用 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抗日民族统一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 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 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决定实施 和平建国纲领 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运动 形成第二条战线 2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5月 发表 五四指示 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947年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行的土地制度 双十协定 耕者有其田 3 斗争的胜利 1 1948年4月 中共中央发出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 邀请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 社会贤达召开会议 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 政治协商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的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 抗战期间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群众同美蒋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 因此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政策 名师课堂在线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意义1 沉重打击并推翻了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 为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扫清了道路 2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了在中国革命和政治民主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3 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极投身于反对专制独裁 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 使民主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 4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 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例题 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 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3月 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 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指示规定 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并指出 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 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 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 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 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 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 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 占总数三分之二 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 中国近代通史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 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的认识 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 评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第 1 问据材料时间信息 1940年3月 结合当时抗日根据地面临的形势来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 据材料信息 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 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等归纳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第 2 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堂会计招聘考试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评价50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考试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 2025年爆破员安全员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宠物推拿AI师笔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无人机植保初级考试易错题解析
- 课件aoe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宠物健康档案管理考试题
- 2025年导游笔试bi备冲刺题
- 2025年房长助理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详解
- 新粒子生成与生长机制-洞察及研究
- 六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抽屉原理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炊事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
- 医院重症护理技能竞赛理论考试(CRRT)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点知识点早背晚默
- 2025年标准货物出口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2025年新钢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电子购销合同模板
- 护理中医小讲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