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麻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人物的心情。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教学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课时划分: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懂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1、重点:疏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本课生字。 (2)理解词语。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 19 ):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同时又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1、创设情境: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 2、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3、出示挂图,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异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气超过爱自己。 (四)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好好的语句。 1、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昊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2、 朗读,展开想象。 3、 谈感受,朗读。 (1)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2) 让我们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 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最后段,总结全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从麻雀的成长中汲取经验,全面地认识母子俩。2、拓展延伸,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认识母子俩。2、难点: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小麻雀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2、提问引入,小麻雀在妈妈的救助中有什么新的认识。二、新授。1、学习第19自然段。(1)齐读。(2)出示小黑板。 说一说: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 2、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话?(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1)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总结,抓住学生好的语言进行评说。 (3)用“既又”来说一句话。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汲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 2、谈谈普季克的成长经验与教训。3、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续写这个童话故事。附: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教导、救 普季克 妈妈 感激、悔 伤 吓 害 唬 大花猫【教学反思】:2、金奖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抓住名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好,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2、难点: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课时划分: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知课文,学生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分段。2、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本课生字。 (2)理解词语。 三、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读分段朗读课文:(114,1525)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 3、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进行朗读。 4、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的,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第二段(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敬。 四、自主学习课文。 1、同桌互相朗读。自主学习课文。 2、同桌互相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主要的问题。 五、小结。 1、课文写一件什么事情? 2、初读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鸟儿们争金奖章的部分。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胡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听写生字新词。 二、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1、过渡: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 2、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的理解。(教师出示小黑板) (1)群鸟: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 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指名读。 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黄莺、百灵以自己的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力气争,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 小结: (2)乌鸦: 齐读第1自然段:天已经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然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喜鹊一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一声不吭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对比: 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体会到什么? (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 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吗?三、课堂小结。1、课文里有许多好句子,我们要好好地读一读,并能说说理由。2、组织朗读,力求把鸟儿们的表现真实地反映出来。四、作业布置:1、预习11至25自然段。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习15至25自然段教学目标:1、理解使者来到鸟国后,鸟儿们的表现。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使者来到鸟国后,鸟儿们的表现。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说说乌鸦和群鸟有什么不同点?二、继续学习课文1、指名分读15至25自然段。2、品悟重点词句。 (1)出示挂图,学习点拨并总结。 使者来到鸟国后,鸟儿们的表现先后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乌鸦是怎么表现的?你是怎样看待乌鸦的?说说自己的看法。3、学习新知,明情悟理。 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4、分角色地朗读此段。(采取“读评读”的方法) 5、你还知道乌鸦队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 6、学习“阅读链接灭害功臣乌鸦”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有什么感受? 2、如果还有一个枚奖章,你还打算给谁?说明理由。 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告诉人们,只有默默地为人们作贡献的人,才是最值得奖励和最受人尊敬的。 四、作业布置。 1、将课文改成课本剧。 2、写一写,你想对乌鸦说的话。附: 板书设计: 2、金奖章 喜鹊 -话语动听 黄莺 -歌声动听 百灵 群鸟-吵闹争章 净化环境 乌鸦 - 地球清道夫 防止疾病 保护环境 爱护自然【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认识“咒、暂”两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教学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童话吗?为什么? (故事吸引人。我们不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受到教育,知道为人处事的道理。)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出示生字卡片指读)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三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出示挂图,细读课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初读了课文之后,谁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 起因: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作了演员。) 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个内容?(111) 经过: 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1220) 结果:最后结果呢?(“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吗?(引导同学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刚才同学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同学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探究明理 提出探究专题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它就藏在文章中呢,看谁长着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它?浏览课文,画出来。(文章最后一段:“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 “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谈谈你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 分段汇报 A、第一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谁从第一段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来“没头脑”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想不周全,经常丢三落四;“不高兴”脾气古怪,做事与别人反着干,经常不高兴而吃尽苦头,体会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B、第二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没头脑”和“不高兴”认为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没什么,长大照样能干大事。是不是长大就能改好呢?我们快看看第二段,谁从第二段中,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从“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是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而且忘记设计电梯和指示牌,观众要想找到剧场,就得像行军露营那样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带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不高兴”演武松打虎因为不高兴死,就不顾剧情要求,以致于一连演了好几天,这些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坏毛病惹的祸。) 角色换位,明道理。此时,你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明理:知道从小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害。有问题应该马上就改。) 你喜欢这个童话吗?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与“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吗? 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一下,如果“没头脑”当了演员,“不高兴”当上了建筑师,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附:板书设计: 做事不周全 没头脑 没有记性 要养成好习惯 脾气古怪 不高兴 耍性子【教学反思】:4、大拇指汤姆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善良”等词语。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2.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分,并分段,说说段落大意。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2、难点:学会分段并概括段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 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告诉大家。 重点:剖(p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 (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 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 重点:褴、褛、揣、鞠、躬、款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因为与衣服有关,所以两个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你知道“鞠”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记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学们就不会写错了。 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 (3)词语意思: 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 鞠躬、 受宠、 款待 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三、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2、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2、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相应出示挂图,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A、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B、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C、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 D、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E、你能读出这“险”吗? 指名读。 (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朗读。 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朋友听。附: 板书设计:大拇指汤姆掉面汤卷牛嘴父母 乞丐汤姆 乌鸦叼 得到款待 得到幸福大鱼吞国王宠 善良【教学反思】:5*、坚定的锡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生字卡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学生整理预习内容。 3、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读生字词) 三、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一)整体把屋,提出问题。1、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2、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3、“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 4、出示挂图,结合理解。5、小结: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二)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1、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豆腐皮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1)默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 (2)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 2、你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定?6、9、10、12 (1)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 (2)角色换位: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 (3)把6、9、10、12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3、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习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么? 总结:通过你的话,我感受到你是一个多么善良、坚定执著、有责任心的人呀!五、布置作业。1、将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2、请你续写这个故事。附: 板书设计: 坚定的锡兵 坚定 保护 坚定 锡兵 勇敢 纸姑娘 可爱 关心 弱不禁风 顽强【教学反思】: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语言与标点、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2、积少成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3、口语交际童话故事会。4、习作训练自己编童话。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的标点的正确使用。2、难点: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教学准备:小黑板。课时划分:4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的标点的正确使用。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标点符号的应用方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难点:掌握阅读方法,积累语言。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二、语言与标点。 1、出示小黑板,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2、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 3、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读第一题。 5、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 6、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中、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7、实践: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三、拓展与交流。 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 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 2、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 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 A.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 B.在阅读童话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 四、阅读平台。 1、同学们总结了方法,快进到童话林中,观赏林中的阅读平台。 2、自己按照刚才介绍的好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你读懂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小蚂蚁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 五、积少成多。 1、了解歇后语。同学们,从童话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景区“积少成多”。快看年过个景区有什么特点。 2、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谁认识它们是什么? 3、引导学生说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说清楚。这是歇后语。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书上的歇后语。 2、收集一些课外的歇后语。【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转述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达到别人交流的目的。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童话有更广泛的接触与了解。 2、难点:讲故事,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明确任务。1、怎样才能当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动建议、活动评价要求,带领学生研读。 2、通过指导一个组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的时候,要交化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2)想想怎样把其中精彩的片段、讲得生动些,怎样合理地使用动作和表情,还要考虑讲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3)听的同学要注意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道理,听后可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也可对讲故事者的发言者进行评议。(4)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故事中的角色、角色的身份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否清楚。 三、交流。 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三个人听,听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做评委。 四、总结评议。 1、你们的评委工作做得怎样? 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讲故事的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 五、作业布置。 讲个故事给父母听,记录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作文教学目标: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教学重难点:1、重点:选择三个主人公,编写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2、难点:指导学生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2、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小天使,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呀,大家飞上蓝天,飞过群山。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童话王国。二、创编故事。1、出示画面,大家看这次习作的要求,选三个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2、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快去认识他们。3、他们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你选哪三位?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3、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4、把最精彩的画面画下来,可画成连环画形式,画好之后说说童话故事。师生听后评一评。三、自拟题目同学们,请你给自己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评议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四、编写故事,小组交流五、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习作。2、课外多读些童话故事。【教学反思】:第4课时教学内容:完成习作教学目的:1、学生把故事编完整。2、老师指导修改,提高写作水平。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情节编完故事。2、难点:注重里面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例文。学生听后说说故事及写作特点。二、在上节课的准备下,完成镇静的习作。1、写作文时要交代清楚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2、作文中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是否能反映人物的特点?3、要把故事情节写清楚,写完整,写具体,写生动。4、教师巡堂检查并指导。三、修改习作。 1、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圈出错别字,改正标点符号。 修改有毛病的句子。 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童话故事)2、同桌互相修改。3、教师巡查,择优秀作文来一起评析,择次等文进行一起讲评。4、学生宣读自己的作文。四、把写好的作文写到大作文里,要求字体清晰。五、作业布置: 拓展思维,多写些童话故事。【教学反思】:6、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句。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课时划分: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望天门山和山行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2、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3、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两首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望天门山。 1、学习诗的前两句: 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2、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3、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4、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5、学习后两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 (青山、孤帆、太阳) 6、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7、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三、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 四、学习山行 1、质疑问难: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2、订正字音:石径斜(xia)生(sheng)处 3、理解难词含义: 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出示挂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 4、品读诗句 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 5、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引导学生入境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 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江西分公司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内瘘术后个案护理
- 《桃花心木》教学课件
- 虚拟现实购物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甘肃陕煤集团韩城煤矿招聘250人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矿山智能通风网络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体缺陷检测机器视觉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it信息化培训课件
- 产品差异培训课件怎么写
- 安全培训概念课件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 2025四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