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水上飞机4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质疑: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飞机是在哪里飞行的?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儿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二、听读课文。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三、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去拼音,读生字。(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理解“究竟”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讨论问题。(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同桌交流讨论。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3.用钢笔描红。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示: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能告诉我们吗?指名说,师归纳出示: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二、导学课文:导学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水上飞机的认识。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用“究竟”造两个句子,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6.指导朗读第1段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导学二至七自然段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出示“喂,船大哥,你好哇!”(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注:“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3、练习对话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那么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用波浪线画下来,引导学生读读,并拓展想象:除了书上介绍的,水上飞机还有哪些作用呢?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导学第8段1.指名读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A “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B 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C 指导朗读(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导学第7段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2.自由读3.引导理解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指名说(附板书)4.指导取名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5.师小结指导朗读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3.小组合作交流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5.师小结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堂评价手册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4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介绍自己了解的海底的一些知识。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行自学。五、检查自学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4.指名分析字形结构。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1.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奇异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意思相近。但“奇异”多用来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应用范围广。蕴藏与“储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潜藏而未显露或等待开发的地方。普通平常的、一般的。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本课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很生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用“窃窃私语”造句。物产丰富物产: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种类多或数量大。即: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八、作业。1.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3.指读有关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1)思问题。(2)画重点句。(3)找重点词语。(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4)海底有光吗?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课文介绍了海底的哪些声音,用横线画下来。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声音?2.学习第3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1)思。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3)出示句子:“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2)什么是“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他们更加可爱、动人。)(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7)教师读句子:“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黑中有亮、静中有声)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1)指名份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海底有哪几类物产?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5.学习第4自然段。(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本段共有五句话。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3)第1句与2至6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总述后分述)那么,这一节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方框圈出来,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波浪线画出来。(4)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5)出示填空练习。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每小时能,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利用水的反推力。自己不动,能做免费的长途旅行。(6)填空后指读句子,体会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海底还有哪些动物,各有什么特点?6.指读5、6自然段。(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最大的、最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还了解哪些海底植物及其特点。(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海底还有些什么呢?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1.出示挂图。2.谈话激趣。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