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习作.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习作.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习作.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习作.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习作.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写作指导, 叶圣陶说:“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述。”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要记叙好一件事情,就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记事,同时也是为了传达感情、感染别人。要写出真情实感,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深切的事情,说发自内心的话。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其中重点写了选择路线的经过。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同意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就背起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作者这样写,将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交代得完整具体清晰,并且突出了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的情感也在文笔中自然流露出来,比如“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一句表达了怕母亲熬不住,急切盼望春暖花开的心情,而文章结尾用深切的笔墨写出了自己内心的责任感,情味浓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旨在教给学生抓住要素、条理清楚地叙述,并且尝试在叙述中借助恰切的语词来表达情感。 教学建议 一、从梳理写作的思路做起。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在哪里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想清楚这些,下笔就有路可循。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动笔前梳理写作思路的习惯。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呢?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 1想清“我要写什么事情”。记事作文,首先就要确定“写哪件事”。可以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可用的素材,将可写的事情罗列一个清单,再自己筛选,或与同学、老师讨论,确定最恰当的选材。 2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采用口头表述,或列提纲、画表格的方法。还可以在其中写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安排详略,等等。3设置好“故事的波折”。想要把事情写得生动,就要在作文中设置一些波折。可以是事件本身跌宕起伏,还可以在创作手法上做一些创新,如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等,增强文章的起伏感。梳理清楚思路,写作的时候笔下也就有“路”了,会避免信马由缰地乱写。 二、从最熟悉和最有感触的事情写起。 离开了身边的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文章中写出真情实感,要选择最熟悉和最有感触的事情来写,这样文章才真切和生动。因此在习作中应该强调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写起,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写起。说真话,表真心,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目标。 写作实践“那一次,我真 ”,从命题上就强调了要突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快乐”“ 开心”“感动” “后悔”。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且有切实感受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空洞和虚假。 然而,学生常常忽略发生在身边最熟悉和最有感触的事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捕捉这些素材呢?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要让他们从司空见惯的人和事当中,观察出一些不平常的东西来,记住那些让自己心动的东西。比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熟悉的人物,可以先选定目标,再注意观察这个人的外貌和行为习惯有没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等等。再如,可以针对今天班上发生的某件小事,让学生谈谈或写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第二,及时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感触记录下来。这也就是下一点将要讲述的内容。 三、从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周记做起。 叶圣陶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除了要求孩子读书之外,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小径山峦,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放风筝、斗蟋蟀、听唱戏均可收于笔下。 老舍曾说:“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每天几十个字也好。”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写作的素材不限,但是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不仅要积累写作素材,还要积累写作经验。 积累素材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为了这一次的写作而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教师要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把工作做在前头,这样每逢写作练习时,学生才能有材可选,有话可说。 例文评析东京某晚的事丰子恺 我在东京某晚遇见一件很小的事,然而这件事我永远不能忘记,并且常常使我憧憬。 有一个夏夜,初黄昏时分,我们同住在一个“下宿”里的四五个中国人相约到神保町去散步。东京的夏夜很凉快。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出门,穿和服的几个人更是风袂飘飘,倘徉徘徊,态度十分安闲。 一面闲谈,一面踱步,踱到了十字路口的时候,忽然横路里转出一个伛偻的老太婆来。她两手搬着一块大东西,大概是铺在地上的席子,或者是纸窗的架子吧,鞠躬似地转出大路来。她和我们同走一条大路,因为走得慢,跟在我们后面。 我走在最先。忽然听得后面起了一种与我们的闲谈调子不同的日本语声音,意思却听不清楚。我回头看时,原来是老太婆在向我们队里的最后的某君讲什么话。我只看见某君对那老太婆一看,立刻回转头来,露出一颗闪亮的金牙齿,一面摇头一面笑着说: “Iyada! Iyada!”(不高兴!不高兴!) 似乎趋避后面的什么东西,大家向前挤挨一阵,走在最先的我被他们一推,跨了几脚紧步。不久,似乎已经到了安全地带,大家稍稍回复原来的速度的时候,我方才探问刚才所发生的事情。 原来这老太婆对某君说话,是因为她搬那块大东西搬得很吃力,想我们中间哪一个帮她搬一会。她的话是: “你们哪一位替我搬一搬,好不好?” 某君大概是因为带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出来散步,实在不愿意替她搬运重物,所以回报她两个“不高兴”。然而说过之后,在她近旁徜徉,看她吃苦,心里大概又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趋避似地快跑几步,务使吃苦的人不在自己眼睛面前。我探问情由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那老太婆十来丈路,颜面已经看不清楚,声音也已听不到了。然而大家的脚步还是有些紧,不像初出门时那么从容安闲。虽然不说话,但各人一致的脚步,分明表示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 我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总觉得很有意味。我从来不曾从素不相识的路人受到这样唐突的要求。那老太婆的话,似乎应该用在家庭里或学校里,决不是在路上可以听到的。这是关系深切而亲爱的小团体中的人们之间所有的话,不适用于“社会”或“世界”的大团体中的所谓“陌路人”之间。这老太婆误把陌路当作家庭了。 这老太婆原是悖事的、唐突的。然而我却在想象,假如真能像这老太婆所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这老太婆就并不悖事,并不唐突了。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 (选自缘缘堂书丛子恺自传,海豚出版社2013年版) 【评折】 丰子恺先生的这篇东京某晚的事所记述的实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小到几乎难以说清有什么情节。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找到记叙文的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夏夜初黄昏的时分;地点:东京神保町;人物:四五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老妇人;事情的起因:四五个中国人散步时遇到一位日本老妇人;事情的经过:老妇人请求中国人帮她搬东西;事情的结果:中国人拒绝帮忙和同伴快步走远了。正由于有了这些要素的必要叙述,我们才能理解作者由这件事情而生的感想希望天下如一家,陌路如家庭。那一次,我真开心 暑假时,我随阿姨及她的同事来到了三爪仑,“打”了一场橹崖漂流之战。从此,那场战斗便经常在我心中回放。 “船到了!”一声吆喝声传遍四周,我急忙挤向前,这才瞧见阿姨已占领了一只船。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去,俩人一同将船拖入水中。接着,我眼疾手快地抓起“装备”桨以及从小弟那里“死缠烂打”得来的水枪,一屁股坐上船,拉开了一场漂流之战的序幕。 “冲啊!冲啊!”我在心中喊着谁也听不到的口号,兴奋地划着桨,想一马当先冲出去。可这船哪,偏偏与我作对,一个劲儿地在原地兜圈圈,真是急死人!这时,我急中生智,开始向船转圈的反方向划桨终于调整好了方向。“啪!”不知是谁朝本小姐脸上喷来一注水。我火冒三丈,立即拿起我的“武器”水枪,从江中抽起满满一注水,狠狠她射向了“敌人”。“敌人”被我喷了个满脸水后,立即向我的船中泼水。我可不能就此罢休,马上反击了“敌人”又一注水。“敌人”见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了。我见他如此仓皇,也就放了他一马。 船慢慢地向前漂,一眨眼工夫,就驶向了水流湍急的区域。船开始在波浪中摇摇晃晃,忽然,一个浪头劈头盖脸地朝我们打来,大滴大滴的水花溅起,“亲吻”着我的脸颊,我先是一惊,立即感受到一阵凉爽,真是舒服极了!水波渐渐平息,人在船中怡然自得,放眼欣赏两岸风景,别有一番惬意滋味。我将水枪灌满水,向天空射去。水流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真是美极了!糟糕!我不小心把水溅到了临近的一艘船上,战火一触即燃,他们立即对我进行了反攻,我又陷入了新的战争 几场水仗过后,我全身湿漉漉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味道,不是硝烟,不是战火,却带着夏阳的热烈,江风的凉爽,江水的清新,还掺着泥土的气息。这应该是大自然的味道吧!哦,对了!这场水战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呢?当然是属于参与这场“战斗”的每一个人。 快乐的时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带着满身的水,满心的愉快,满脸的笑容,再看了一眼“战场”,便结束了这次难忘的三瓜仑橹崖漂流之旅。我盼望着再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评析】 这篇习作要素完整,尤其是对事件的记叙显得有条不紊,从开始漂流到激烈的水战和片刻的小憩,再到最后结束漂流告别三爪仑,按照时间顺序一路写来,将整个游玩过程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详略的安排恰当合理,活泼的语调充满情趣,写出了在游玩中感受到的欣喜,展现了当代少年的阳光风采。又梦老父送书来崔以琳 父亲慢慢地从弄堂那端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拎包,包口敞开着,里面露出用报纸裹着的一包东西。我欣喜地大叫:书来了! 梦醒了夜半,窗外春雨淅沥。这样的梦,自父亲去世一年来,我已经做了好多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期盼。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刚进小学不久,便遭遇“文革”,学校停课,我和长我四岁的姐姐闲散在家无事可做。那时,我们每日的念想就是等父亲下班。父亲知道我们终日无事,怕我们出去闯祸,每天都会从单位图书室借几本连环画回来,西游记三国演义我就是在那时看完连环画版的。 父亲四点半下班,面到家大约五点多钟。我和姐姐早早就会趴在四楼的窗台上张望,只要父亲的身影出现在弄堂口,我们就会睁大小眼睛,使劲盯住他的包看。如果看见有报纸裹着的东西,我们就会发出一阵欢呼,飞奔下楼拦截他。因为报纸裹着的就是我们等待许久的连环画。那天吃过晚饭后的几个小时,家里会静悄悄的。我和姐姐一人一本,捧着小书在各自的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翻阅。这个时候,我是幸福而满足的。 那是三本或者四本连环画订在一起的小册子,如果是西游记那一定是连集的。我总是看得很快,姐姐总是看得很慢。于是我就眼巴巴地瞅着她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恨不得她快点看完就可以交换了。 父亲单位的图书室不是每天开放的,借来的连环画一般都要看两三天。有时我们一个晚上就看完了,第二天就会“逼”着父亲去换新书。他有时能换到,有时换不到。父亲每次看到我和姐姐翻包后失望的眼神,总会很歉疚地说:“明天我再去换噢。”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父亲单位的图书室早就关闭清理了。因为他和图书管理员私交好,管理员才偷偷拿了几本连环画出来。这样的情景大约持续了半年。直到后来连续几天,父亲回家报纸包的还是我们曾经看过的那几本小人书,我们才知道单位图书室彻底关门了,那个管理员也调走了。 从此,我们童年的乐趣就少了一样。但是,趴在窗口等父亲带书回家的那个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不,四十多年过去了,父亲也离开我们一年了,可我梦见的依然是父亲带书回家的情景 【评析】 本文由描述梦中多次出现的老父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