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 人民版选修4 .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 人民版选修4 .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 人民版选修4 .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 人民版选修4 .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 人民版选修4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 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解读1 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 2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课时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知识点一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主张 1 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陬邑 今曲阜 人 青年好学 30岁时精通六艺 35岁时收徒授课 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68岁回到鲁国 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其言论被辑录在 中 鲁国 论语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 背景 春秋时代 社会动荡 风气开始发展 春秋晚期 孔子兴办 创立学派 2 思想主张 礼 的思想 礼即周礼 其主要内容首先是 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 礼崩乐坏 的不满 提出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 孔子还提出 思想 使社会等级化 秩序化 私人讲学 私学 儒学 尊尊 正名 仁 的思想 仁 首先是 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 应有差别 其次是行 之道 强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爱人 忠恕 3 礼 与 仁 的关系 中庸 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 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和上下尊卑的界限 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 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等级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 历经发展创新 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知识点二孔子的影响 1 对中国 1 教育文化方面 创办 打破以往办学的传统 扩大了教育对象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起了重要作用 私学 官方垄断 有教无类 学在民间 建构与传承 2 社会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要求施行仁政 而施行仁政的关键在于 提出了选择贤人的标准是 内圣外王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标准 也是一个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举贤人 内圣外王 开明君主 人治社会 3 意识形态方面 在汉武帝 后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在中国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2 对世界儒家思想外传后 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官方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信仰 情感态度 观念意识和风俗习惯 拓展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1 材料中孔子所说的 仁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孔子强调 仁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孔子 仁 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 1 恭 宽 信 敏 惠 2 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3 在当今社会 儒家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道德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影响 拓展2读下边图文资料 该资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学理念 答案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式教学 拓展3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第2章 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中庸思想 角度1 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有哪些 提示重视礼 强调仁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以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 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 角度2 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 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恢复周礼的权威 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 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但政治实践又使孔子认识到 形式上的礼乐必须以仁 德为根基 礼和仁必须结合起来 并以中庸之道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达到完美与和谐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子路 请回答 1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或思想 2 孔子提出上述主张或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 正名思想 强调用 周礼 规范社会秩序 2 目的 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 使社会等级化 秩序化 从而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 重建奴隶社会的秩序 角度1 孔子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示孔子思想中的 礼 仁 中庸延续至今 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1 孔子的 礼 中 主张长幼有序 有助于中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 2 孔子 仁 的思想 主张 仁者 爱人 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3 孔子中庸思想中 主张 和而不同 主张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积极意义 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角度2 对孔子思想的综合评价提示 1 积极 仁 德政 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 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 以 仁 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有很大价值 今天我们倡导的 以德治国 公民道德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都与儒学思想有关 2 消极 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 作为封建统治思想 对人民的思想 科学的发展等 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 限于其信徒 举中国人 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 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 只能适用于一时代 一社会 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 俟百世而不惑也 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 不过一国 不过百年 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 可以善当时之中国 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 世界伟人 请回答 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其评价依据是什么 答案评价与依据 儒学创始人 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 教育家 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政治家 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 特别提醒今天我们倡导的 以德治国 公民道德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都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学习思考 1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答案提示政治改革碰壁 失意去鲁 周游列国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2 孔子 正名 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 道德沦丧 天下无道 礼坏乐崩 陪臣执国命 臣弑君 子弑父 兄弟相残之事时有发生 为了维护君主制和宗法制原则 做到尊尊 亲亲 孔子在 礼 的基础上提出了 正名 自我测评 1 简要说明孔子提出的 仁 与 礼 的目的 答案提示孔子以 礼 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 礼 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企图通过恢复周礼的权威 使社会君臣有别 长幼有序 孔子还主张仁 通过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等主张 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 以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 改变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2 如何理解儒家 内圣外王 的理想人才标准 答案提示 内圣 指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 外王 指施行仁政 建功立业者 儒家把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视为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人才 材料阅读与思考 1 阅读下列材料 谈谈你的理解 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 答案提示孔子说 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而损害仁 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 孟子曰 鱼 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答案提示孟子说 鱼 是我想要的 熊掌 也是我想要的 要是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