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鸟 梁实秋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鸟 梁实秋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鸟 梁实秋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鸟 教学案与答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之情,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 要求:划出生字词。结合课文注释学习掌握。羽翮(h)指鸟羽。翮,鸟羽的茎状部分。瞵(ln)视瞪眼注视。瞵,瞪着眼睛看。昂藏((cng)形容仪表雄伟。饮啄(zhu)饮水啄食。抟(tun)扶摇而直上意为凭借旋风直上高空。抟:盘旋而上;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丰腴(y)(身体)丰满。秾纤(nngxin)合度胖瘦合适。秾:丰满,肥胖;纤:细小,瘦弱;合度,适宜。倏(sh)地迅速地。啭(zhun)鸟鸣声。喙(hu)鸟兽的嘴。鸢(yun)鹰老鹰。跼蹐(jj)索索因寒冷而四肢不能伸展的样子。跼蹐:局促、拘束;索索:畏缩的样子。感喟(ku)感叹。喟,叹气。褴褛(lnl)形容衣服破烂。窗棂(lng)窗户格子。鸱枭(chxio)鸟名,俗称“猫头鹰”。2.作家作品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写作背景: 梁实秋在30年代因鼓吹抽象人性论,反对文学的功利性等原因受到过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尖锐批评,但梁实秋不是一个没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人,早在1935年他就撰文批评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参加慰问团亲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写过像记张自忠将军那样宣传爱国抗日的文章。但到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他是国民党的参议员,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投敌不仅使他愤慨,也使他感到受了愚弄;到重庆后,又目睹达官显要在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在官场比比皆是。于是一种由失望引起的幻灭感使这个本来就对老庄比较亲近的士大夫文人产生了思想危机,于是他转向独善其身,追求心境的平和。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他采取“一切只要随缘”的态度来对等生活,寄情于巴山蜀水之间,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处世,以超然的目光来审视尘世万象,雅舍小品中的散文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1938年12月,他在中央日报的平明副刊上发表了“编者的话”,他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有的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曾引起过文艺界的“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作过多的辩解和回复。雅舍小品可以说是他上述主张的艺术实践,或者借用台湾文学史家周锦先生的话说,雅舍小品正是上述主张遭到批判之后他的一种“无言的抵抗”。3.结合课后问题读课文三遍。二、听写字词 (见课本“读读写写”)三、整体把握:1.找出各段的中心句。2.理清文章结构四、思考探究1.文章依照不同的鸟给与自己的不同感受,把鸟分为四类,哪四类?2.第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 3.第三、四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鸟的美?4.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5.文章2、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五、写法思考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怀, 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练习1.熟读课文。抄写并掌握生字词。2摘录精彩的语句,体会文章句式多变所形成的舒缓自如的韵味。3.整理写鸟的诗句,多多益善。(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答案:四、思考探究1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 令人喜悦的鸟 令人憎恶的鸟 令人悲苦的鸟2引用:“抟扶摇而直上”说明鸟儿的自由翱翔与笼子里的鸟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反问:“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类比:“粘在胶纸上的苍蝇” 与“笼子里的鸟”类比,形象直白。反语:“优待”4明确: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作者表明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因为鸟会带给人联想,比如杜鹃让人想到杜宇、望帝,想到啼血、客愁,所以往往忽略这种鸟的本性,作者虽爱鸟,但却是一种冷静的爱,单纯的爱,并不赋予过多的牵强的感情色彩。5内容:运用反衬手法,用笼中鸟、寒鸦、鸱枭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中那些鸟的可爱,同时突出的表达了作者不满于囚禁似的笼中养鸟养鸟的做法结构:首尾呼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发人深思,回味悠长,深化了主题。6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