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诗词阅读 考点一重点词句赏析考点二体会思想感情考点三分析表达技巧考点四感知诗歌画面和形象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考点一重点词句赏析 考点解读 诗歌的语言准确 凝练 生动 形象 富于表现力 运用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等修辞手法 富于感染力 讲究押韵 富于节奏感 考查诗歌语言最常见的题型是斟酌字词和赏析句子 湖南省近三年都考了该考点 本考点一般的考查方式是 赏析诗句中某个字的表达效果 某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请赏析诗歌的某句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例1 13岳阳 26题 请分析 绿柳才黄半未匀 中 才 半 妙在何处 2分 解析 此题考查古诗语言的鉴赏品析的能力 古诗词中字词的推敲是作品的最大亮点 绿柳才黄半未匀 中 半 才 都是副词 只有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分析 才 是刚刚之意 绿柳吐黄芽 初春之景 半 而不是全部 可见黄芽不多 清新宜人 突出的都是柳树的风姿 才 半 的使用突出季节 暗示 早春 新柳才黄 而且还黄得 半未匀 可见是早春 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 虽也是写 早春 但总觉得淡而无味 诗人抓住了 才黄 而且还 半未匀 这种境界 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芽 那么清新宜人 这不仅突出了 早 字 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 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例2 13湘潭 17题 首联中描写 城春草木深 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2分 解析 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能力 回答此题学生需要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 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背景 756年六月 安史叛军攻下长安 七月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 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 带到长安 春望 写于次年三月 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感情 感人至深 昔日长安曾一片繁华 可现在却 城春草木深 更见其荒凉残破之境 融情于景 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 乱草丛生的景象 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 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或答 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例3 12株洲 28题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移情于物 1分 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1分 解析 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解题时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联系作者的感情 针对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 特别是 欲别频啼四五声 更能体现作者复杂深沉的感情 相关知识归纳 1 炼字 斟酌字词 可以区分词性 确定作用 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 声 色 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 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 特别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 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 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副词常用来限制 修饰动词 形容词 以表示程度 范围 时间等意义 巧妙地使用副词 一般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 另外还有叠词 拟声词 表颜色的词等等 叠词起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的词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烘托情感 2 赏析句子 对于诗句来说 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写景 景重 情浓 意淡 抒情 情重 景散 意明 言理 意重 情浓 景淡 赏析诗歌里的句子 首先要分清句子的类型 是写景 抒情 还是言理 如果是写景 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 如果是抒情 则从抒情方式 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 如果是言理 则从理趣的融合 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 是景致优美 让人心怡 还是情真意浓 格调高亢 亦或蕴含哲理 启人心智 一句话 从景 情 理等方面的为人称道之处 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品评 方法指导 1 解答 炼字 题 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手法 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性 形象性等几方面来品味赏析用词的妙处 答题时首先解释字词在句中的字面义和引申义 其次分析在诗中你认为妙在何处 最后点出表达了什么感情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传达了什么思想 如李商隐 夜雨寄北 中 涨 字 一方面写出巴山之水把秋池灌注的自然之景 给人一种动态感 另一方面雨天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家思亲的情感波动 而且又是连绵的秋雨 难免会勾起诗人的愁思 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 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2 赏析名句 既要关注诗句的表面意义 又要关注诗句所蕴含的内容 表达的主旨 包含的情感 蕴涵的哲理 运用的修辞 如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设问 反问 反语 比兴等 使用的手法 比如借景抒情 运用典故 直抒胸臆等等 答题格式 手法 修辞 烘托 情景交融 对比 用典等 写出了什么 字面含义 表达了什么 深层含义 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 显得怎么样 效果 例如曹操 观沧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一句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 运用夸张的手法 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返回目录 考点二体会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 只有把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才算是对作品有了真正的了解 例1 13长沙 9题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两句中 你解读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3分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关怀思念 忧虑不平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 一个 愁心 直抒胸臆 借明月和西风写对友人的思念和当时悲凉的心境 情景交融 例2 13郴州 10题 请分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寄沧海 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2分 在沉郁中奋起 坚定 长风破浪 的信心 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抒发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 并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重点句的情感理解 诗人抒发了 行路难 行路难 的慨叹 前路多艰 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 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 矛盾 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 最后笔锋一转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出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 毅力 决心 解答时 要注意把作者当时的处境和诗句所写的内容相互结合 作出分析 相关知识归纳 1 诗歌表达中常见的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等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 夕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2 情感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 以景物类为例 月代表思乡 怀人 云代表游子漂泊不定 霜代表人生易老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的坎坷 挫折 露代表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深夜代表愁思 怀旧 春风代表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代表春天 美好 西风代表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古迹代表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海代表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浪代表人生的起伏 凶险 江水代表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以植物类为例 竹代表气节 积极向上 松代表孤直 傲岸 芳草代表离恨 红豆 又称 相思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黄叶代表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绿叶代表生命 希望 活力 梧桐代表凄凉悲伤 梅花是高洁人格的写照 兰 菊花是清高人格的写照 花开代表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代表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莲与 怜 音同 是怜爱的象征 古诗借以表达爱情 柳和 留 谐音 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 因此以 折柳 表示惜别 以动物类为例 猿猴 杜鹃代表凄怨哀伤 乡愁 乡思 秋蝉代表高洁 悲凉 鸿雁代表思乡 怀亲 羁旅之悲 乌鸦代表衰败 荒凉 鱼代表自由 惬意 鹰代表刚劲 自由 人生搏击 事业成功 狗 鸡代表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马代表奔腾 追求 瘦马则代表漂泊 以器物类为例 羌笛代表凄切之声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酒则代表欢愉 得意 或代表失意 愁苦 以人物类为例 英雄代表追慕 自叹自愧 小人则代表鄙夷 明志 自省 方法指导 一般可以通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首先 抓景物特点 探知诗人的感情 看画面形 色 动 静 由形象 画面的色调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读一首诗 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 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 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 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 反之 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 凄冷和低沉色调的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其次 析意境 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事物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 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 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 它既体现了诗 言在此 意在彼 的基本特点 又具有 言尽而意无穷 的艺术效果 因而意境也就成了诗歌鉴赏的核心问题 在意境的创设上 画面或雄浑壮丽 如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或幽清明净 如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或沉郁孤愁 如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或和谐静谧 如 野旷天底树 江清月近人 或开阔苍凉 如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或高远辽阔 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再次 透过表面意义 挖掘深层含义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 含蓄不露 富有哲理 在表面意义之下 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 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李白的 早发白帝城 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 水流急 船行快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返回目录 考点三分析表达技巧 考点解读 这一考点出题角度较多 考查方式 一是指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 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二是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如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动静结合 衬托对比 虚实结合 托物言志等 提问方式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1 13怀化 14题 这首诗的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国家岌岌可危的局势 从国事岌岌可危 联想到自身飘荡流离 对仗工整 节奏鲜明 解析 此题考查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解答时 要明确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 对偶 设问 反问 借代 引用 反语等 这里的两句用的是比喻 对偶 联系句子所写的内容和当时的背景以及比喻 对偶修辞的特点 回答其表达作用 例2 13岳阳 27题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2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中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虚实结合 的写景手法 在初中阶段的不少文章中均有涉及 如杜甫的 春夜喜雨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等 均是这个表现手法使用的经典例子 考生只要将知识迁移 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就不会有什么困难 上联写早春时节 百花尚未绽开 唯柳枝新叶 冲寒而出 最富有生机 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 写新柳 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这是眼前的实景 下联用 若待 两字一转 改从对面着笔 用芳春的秾丽景色 来反衬早春的 清景 而这些秾丽春景只有以后的季节才会出现 也就是目前只是作者的想象 是虚写 虚景与上联实景 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1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常见的有 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对偶 设问 反问 互文 反复等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范围非常宽泛 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的运用 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运用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 暗喻和借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加以解说 帮助人深入理解 相关知识归纳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 具体代抽象 部分代整体 使表达形象 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 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揭示事物本质 烘托气氛 加强渲染力 引起联想效果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故意先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 提醒人们思考 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无疑无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发读者思考 有突出作用 对偶字数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 高度概括 易于记忆 有音乐的美感 互文也叫互辞 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 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 某种感情 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 突出强调 2 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 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 指不借助任何事物 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 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例如文天祥 过零丁洋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抒情方法上分析 便是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指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 例如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诗人借 原上草 的顽强抗争 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指将感情融入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之中 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 例如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托物言志 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 感情 而是采用象征 兴寄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例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 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2 描写方式 间接描写 即侧面描写 其作用是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来对描写的主要对象进行渲染烘托 使之更加鲜明 细节描写 是对细小情节的描写 它可以更加具体 生动 鲜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 强化作品的主题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白描 即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 如实地勾勒出人物 事件 景物的情态面貌 将白描手法用于叙事 使线条明晰 言简意真 用白描手法写景 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 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诗人连用十个名词 十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 淡淡的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3 表现手法 1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思绪和愿望等等 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刘禹锡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用 闻笛赋 烂柯人 两个典故来写世事变化之大 抒写作者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 2 烘托 以人烘托人 如 秦罗敷 借 行者 少年 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漂亮 以物烘托物 如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以声衬托静 以物烘托人 如李清照的 声声慢 中写到 满地黄花堆积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些残秋的景物描写都充分体现出作者愁绪绝望 忧郁苦楚的心境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 弃文从武 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 边境之敌 折腰 屈身事人 杜康 酒 黍离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 雁书 雁足 鱼雁 书信 音讯 尺素 书信 青鸟 传递书信的人 鸿鹄 人有远大志向 孤雁 落帆 断鸿 孤独游子 落花 伤春 飞蓬 孤蓬 归蓬 孤寂的游子 3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虚实结合 的写景手法 在初中阶段的不少文章中均有涉及 如杜甫的 春夜喜雨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等 均是这个表现手法使用的经典例子 4 对比 对比 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 相互比较 诗人们借助对比 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 揭示本质 给人深刻启示 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映衬 相得益彰 给人深刻印象 如刘禹锡 秋词 中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中将 自古 与 我 对比 悲寂寥 与 胜春朝 的对比 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方法指导 首先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这些方法后 还要注意 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 要能细心辨析 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 解答此类题的技巧是 先表明观点 即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接着 根据此种表现手法的特点 分析它在表现诗歌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妙处 答题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分析该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效果作用是什么 返回目录 考点四感知诗歌画面和形象 考点解读 描绘诗句的内容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 所咏何人 所写何景等 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诗句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 分析 探究 本考点一般的考查方式是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描绘诗句画面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中某一物的形象 例1 13长沙 8题 诗人在 杨花落尽子规啼 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 杨花和子规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