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面面观_第1页
《战国策》面面观_第2页
《战国策》面面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策面面观西汉时,宫廷的密室中藏有很多战国时的史料,但这些珍贵的史料却错乱残破不全,一些残简上的字只剩下一半,如趙字只剩下了肖,此类错误屡见不鲜。朝廷便将编校整理这些史料的任务交给了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宫廷密室所藏战国史料,分别名为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刘向以国别划分,把6种书的资料,分别编入12国中。因这些材料大多是记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所以,刘向将其定名为战国策。然而,战国策里并非尽是策士的说辞,还有诸如豫让刺襄子、荆轲刺秦王之类记载,所以,不能仅视为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游说之辞的汇编,它还是一部上接春秋左氏传,下接陆贾楚汉春秋的战国杂史。战国策,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因此书思想活跃,有许多纵横阴谋之术,不合于儒家的思想,故被儒家所排斥,未得在世广泛传播,后来便逐渐残缺不全。如刘向所编订的战国策有蒯通说韩信自立一篇,曾被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淮阴侯列传注所引,但后来战国策中此篇佚失。据崇文总目称,共散失11篇。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从士大夫的私人藏书中访求书籍,并加以校订,正其谬误,又重新凑足了33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巩所校订的战国策与刘向所编订的战国策在篇目上已有出入。所以,历史上就存有两种文本的战国策,刘向所编为古本,曾巩所校补的为新本。今本战国策的篇目如下:1西周策1篇,分为17章。2东周策1篇,分为22章。3秦策5篇,分为64章。4齐策6篇,分为57章。5楚策4篇,分为52章。6赵策4篇,分为66章。7魏策4篇,分为81章。8韩策3篇,分为69章。9燕策3篇,分为34章。10宋卫策1篇,分为14章。11中山策1篇,分为10章。以上共33篇,486章。这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由东阳人吴师道依据曾巩校补本而订定的。吴师道所著战国策校注通行至今,另有宋人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近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东汉高诱曾为旧本战国策作注,今残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内容相似,可补今本战国策之讹误与不足。战国策的作者是谁?对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是由多种书编订而成,显然不会是一人所作。人们对作者所处时代作了大量考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战国时人作。书中有许多人和事都是战国时代的,如长平之战、荆轲刺秦王等,故可断定其中大部分是战国时人著的;二是秦末楚汉之际人所著。如古本有蒯通说韩信自立,大概就是楚汉时人的著作;三是一部分出自西汉时人之手。西汉时有许多人如蒯通、边通、主父偃等都好长短纵横之术,蒯通还撰有隽永凡81首,通论战国时游说之士的权变和自己关于纵横之术的理论,故有些学者考证推论刘向所依据的短长、长书、修书,可能就是西汉人所学之长短纵横术,或者直接就是蒯通的隽永,而蒯通可能就是战国策一书的作者之一。但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还缺乏确实的根据,如果说战国策的一部分是出自西汉时人之手,还有一定的道理。战国策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尤其是刘向编校成书的古本,在中国古代史上曾占有很重要的史料地位。战国策是继春秋之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的历史记载。如果从楚汉起事之年算起,即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上推245年,正好是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其始。在左传、国语之后,楚汉春秋、秦楚之际之前,这中间245年的史料空白,主要靠战国策来填补。战国策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如西周君、东周君二国的情况,楚幽王为春申君之后,郭开谗李牧,吕不韦立子楚,嫪毐乱秦宫等,都是独家占有之史料,是司马迁修史记取材的唯一史料来源。战国策很多篇是战国时人或稍后时人所著,其底本又是各国史策,故其中史实比较可信,真实性亦高。故司马迁修史记,采用战国策的史料计有八九十处。在战国诸子所著书中,也屡被征引。例如楚策四客说春申君,见于韩非子奸劫弑臣篇;魏策一文侯与虞人期猎,见于韩非子说林篇;秦策一张仪说秦,见于韩非子初见秦篇;中山策主父欲伐中山,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见于吕氏春秋知士篇;齐策三孟尝君在薛,见于吕氏春秋报更篇;魏策一魏公叔痤病,见于吕氏春秋长见篇;魏策二魏惠王死,见于吕氏春秋开春篇。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战国时史料亦取自战国策。战国策中所收游说之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纵横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大舞台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感人,有声有色的活剧,战国策为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的宝贵材料。受战国纵横家们的智慧、谋略的影响,至西汉时还涌现了陆贾、边通、主父偃、徐乐、邹阳、严助、庄安等一批纵横家。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