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View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BM-View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BM-View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BM-View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BM-View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BM View使用说明书版权声明BM View使用说明书的版权归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这份材料随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相应产品配套发放,任何未经许可的公司及个人不得复制、转载此产品手册。若有违反,我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前 言本手册共分五章,各章内容如下:第1章 产品简介第2章 软件安装与启动第3章 软件功能说明第4章 系统的使用第5章 附录在本手册当中对用户应高度注意重点部分使用警示标记,各标记作用说明如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建议用户不要在一台计算机上连接多台设备。目 录第1章 产品简介. .61.1系统介绍. .61.2应用领域. .61.3使用范围和条件. .7第2章 软件安装与启动.82.1软件安装. .82.2软件启动. .10第3章 软件功能说明.113.1数据采集. .113.1.1采集参数设置.123.1.2采集控制.233.1.3获取数据.243.1.4断开/连接设备.253.1.5查看设备信息.263.1.6查看波形参数.263.1.7分析数据.273.1.8查看分析参数.283.1.9查看设备工作状态和设置多次采集的次数.293.1.10用光标读波形数据的值.303.1.11波形操作. .313.1.12数据的输出和保存.353.2数据回放. .373.2.1数据的获取.383.2.2显示波形的选择和当前操作波形的选择.403.3爆破振动分析. .413.3.1数据源管理. .423.3.2实验组管理.453.3.3爆破参数计算.473.3.4波形操作.483.3.5 FFT幅度谱分析.503.3.6 V-分析.503.3.7振速预测分析.513.3.8安全距离预测分析. .513.3.9安全装药量预测分析.523.3.10分析报告.533.3.11数据库的备份和载入.54第4章 系统的使用.574.1使用流程. .574.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60第5章 附录.625.1公司简介. .625.2技术支持. .64产品简介1n 1.1系统介绍BM View通过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得到的爆破振动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进行爆破振动的专业分析、统计、管理。软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数据回放和爆破振动分析。数据采集部分主要完成采集参数设置、采集控制和采集数据存储与通用分析等功能;数据分析部分主要完成数据获取(从设备或文件)、数据后期管理、数据截取、数据通用分析和专用爆破振动分析、分析结论报告输出等功能。其中的专用爆破分析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国家标准,采用运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爆破分析和振速的预测。n 1.2 应用领域本产品主要用于爆破测量工程中,在爆破现场采集记录爆破振动数据,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V-分析、振速预测、安全距离预测和安全装药量预测)和管理。同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回放两部分功能也可用于其他信号测量:辐射、腐蚀等人员无法在场的危险测量环境;野外等远离供电电源的测量环境和需要携带方便的测试场合;需要多次自动分段测量的场合;现场测试点多而且分散的场合;水下、地下、运动物体等信号难以传出的场合;爆破、打靶、桥梁、矿山、公路、铁路、隧道、水电、机车、地震台站、建筑等工程现场的振动监测,打桩分析,结构分析等。n 1.3 使用范围和条件n IBM兼容PC机或工业计算机(Intel P III或以上CPU)n MS-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平台n MS-Office 2000以上版本n 最小64M内存(推荐128M或以上内存)/最小20M硬盘可用空间n VGA(或更高)显示适配器;Microsoft相兼容的鼠标、 键盘。软件安装与启动22.1 软件安装在提供的便携机上运行配套光盘内Setup.exe文件,出现如下安装界面:选择好语言点“下一步”,开始安装过程,再点“下一步”进入驱动安装过程,如下图:选上“安装设备驱动”,将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并打开电源,等待片刻,当出现系统的安装驱动对话框时点“取消”关闭系统对话框。回到安装程序点“下一步”安装设备驱动。(安装驱动时也可以不连设备,但当设备第一次连机时,系统可能会提示安装设备驱动,这时用默认选项点“下一步”即可)。驱动安装后进入安装软件过程,如下图:n 2.2 软件启动点击WINDOWS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 BM View BM View” 运行程序,即启动了软件。软件功能说明3进入软件后主界面如下图,分为三大功能页面:数据采集、数据回放和爆破振动分析。前两部分功能是通用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可用于数据采集设备的控制、信号采集与通用分析处理。工具栏最右边的“连接设备”按钮用以连接和断开数据采集设备。当用户需要控制设备,或者需要从设备中获取数据时,都需要先连接设备。n 3.1 数据采集点击“数据采集”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的数据采集界面。要使用此界面的功能必须要先完成设备的连接。在这里用户可以完成查看设备信息、采集参数设置、采集控制、采集数据的存储、数据波形浏览、数据的通用分析、数据报告输出等功能。n 3.1.1 设置采集参数采集参数的设置分为常用参数设置和完整参数设置。1)常用参数设置鼠标点击界面左下角TAB页面中的“参数设置”面板即可进行常用参数设置,如下图。其中各参数的意义:采样频率采样率是AD芯片数据转换的频率,即每秒钟转化的样点数。采样率越高,单个周期内对待测信号的采样便越准确,但同时单位时间内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加大了。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拉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采样时间从开始采集到结束采集的时间,单位是秒。此参数是针对时基设置(一般一个设备一个时基),一个时基内的所有通道、段的采样长度都一样。结合采样频率可以得到将要采集的样点数=采样时间采样频率。量程量程指输入待测信号的幅值范围,输入信号的幅值不能超过设备的当前量程。每个通道可以使用不同的量程。注意此参数在浮点模式下无效。浮点采集浮点采集是该型号设备的新功能,它是相对于固定量程采集概念而提供的一种新采集模式,它对信号的每一次采样,都会根据信号的大小采用最适当的量程档来量化信号值,这样更能适应信号幅度变化交大的情况,提供比固定量程更高的采样精度。触发方式触发是指启动采集后,设备开始记录数据的时刻点,触发结合延时功能通常用来捕捉待测信号的特征值。本公司的数据采集设备有3种触发方式,手动触发又称软件触发,是指启动采集后立刻就开始记录数据;内触发是指启动采集后并不立即记录数据,当进入采集通道的信号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才开始记录数据;外触发是指由外部输入的TTL信号来控制开始记录数据。触发电平触发电平作为内触发的触发条件判断的电平阀值,在设置好触发条件后,在采集过程中,根据设置的触发方式和电平值判断是否开始记录数据。输入希望的电平值,按回车确认。如果是浮点模式,对电平的设置有些限制,详情参见完整参数设置。分段数采设备可以一次采集多段数据,段数由程序设置。当启动采集后先采集第一段数据,然后自动进入下一段的采集。设备内所有通道的分段数都一样,且分段数必须为2的N次冥,最少分段数为1,最大分段数为16。分段采集一般用于需要多次触发采集的情况,比如有多个爆点的爆破工程中。注意,多段采集不能与实时模式同时使用。2)完整参数设置鼠标点击“参数设置”面板下方的“高级设置”按钮即可进行完整参数设置,如下图。在上图中第一个TAB页面是采集参数设置面板。这里设置延时长度、采集长度,同时,可以分通道设置量程和耦合。采样率,采样时间和量程在前面已介绍过,这里只介绍延时时间和耦合的设置。延时长度延时长度指记录的起点与触发点的提前或延后的点数。一台设备内所有通道的延时长度都一样。此参数可以小于零(如-1024,表示开始采集之前的1024个点数据也有效)、等于零(表示开始采集数据即有效)和大于零(如-1024,表示从开始采集1024个点之后的数据才开始有效)。这个参数结合采样长度可以得到采集数据的终点=延时长度+采样长度。耦合信号的输入方式。每个通道可以使用不同的耦合方式。有三种耦合方式:直流耦合-信号直接输入采集,直流、交流信号都可以进入;交流-耦合信号通过隔直电容后进入采集,直流信号不能进入;接地-将信号输入端短路,所有信号都不能进入采集。第二页面是触发参数设置面板,如下图。在这里可以设置时基触发方式(前面叙述过)、触发方式、选择触发通道和触发电平。触发方式:当时基触发方式为手动时,不需要设置触发方式;当时基触发方式为内触发时,可以在四种触发方式中选择;当时基触发方式为外触发时,只能在上升沿和下降沿两种方式中选择。上升沿-当触发信号电平值上升到大于设置的电平值1时,设备开始采集;下降沿-当触发信号电平值下降到小于设置的电平值1时,设备开始采集;两电平间-当触发信号电平值大于设置的电平值2并且小于电平值1时,设备开始采集;两电平外-当触发信号电平值小于设置的电平值2或者大于电平值1时,设备开始采集;触发通道选择:(这项设置仅在内触发有效)设置使用哪个采集通道作为触发信号。如果选中右边的“所有通道允许触发”复选框,那么设备所有的通道输入信号都作为触发信号,只要其中一个通道的信号达到设置的电平要求时,设置就开始采集。触发电平:设置触发采集的电平值。输入值后按回车键确认,软件会自动设置为最接近输入值的有效参数。当触发方式为上升沿或下降沿时,只能设置电平1的值;当触发方式为两电平间或两电平外时,必须设置电平1和电平2的值,而且电平1必须大于电平2。用户可以拖动右边图框中的红线来设置触发电平值,也可以通过点相应的上下箭头按钮来增减电平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浮点采集模式下,触发电平的设置有些特殊,在浮点模式下,量程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值都有效,如果触发电平的值无效,软件会自动选择一个接近它并且有效的值。右边是触发电平的示意图。第三页面是工程标定设置面板,如下图。(用户也可以直接点“参数设置”面板下方的“工程标定”按钮进入工程标定设置面板。)在这里可以设置单位采集的值代表多少实际的值。比如1V的采集值代表1A的电流值或1V的采集值代表1000V的实际值等等。通过设置不同通道的前放、K系数、偏置、单位,可以使各通道具有不同的实际物理意义。前放:对于有前置放大器的信号通道,可以将放大倍数填入相应的通道(单位dB)。软件内部通过公式(Q是前放倍数)得到实际信号值。K可系数:1V采集值代表多少实际值。此值不能为0。偏置:原始信号中的直流部分的值(如果耦合方式为交流,那么采集数据中将没有原始信号中的直流部分)。单位:原始信号的实际物理单位。默认情况下采集得到的数据单位是电压V。实际值与采集值的关系:。式中Q是前放倍数,K是K系数,Base是偏置。这里针对爆破测振进行了专用优化。用户可以通过传感器灵敏度来进行工程标定。在“爆破传感器标定”框中,先选择要标定的通道,然后选择传感器的灵敏度单位,这里提供四种单位:毫伏/厘米/秒/、伏/厘米/秒、毫伏/米/秒和伏/米/秒。然后在灵敏度输入框中输入传感器的灵敏度值,点“计算”按钮,系统即自动将K系数和工程单位(全部为:厘米/秒)写入界面上方表格中的对应通道。第4个页面是存储器模式设置,可以设置普通模式(使用设备内存)或实时模式(使用PC内存),但是在浮点模式下只能用普通模式,而且实时模式不能进行多段采集。如下图。注意:在设置好参数后参考下节使设置才生效。点“保存”按钮保存的才是新参数。在完整参数设置面板,用户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所有参数另外保存成磁盘文件,击“载入”按钮可以读入以前保存在磁盘文件的参数(注意:存储器模式参数不进行保存)。3)采集参数生效设置好采集参数后,点击下方的“设置”按钮,软件将使参数立即生效,下次采集就会以修改了的参数进行。注意:当工程标定参数修改后会立即生效,数据显示会刷新;其他的采集参数修改后会在下一次采集时生效。 4) 设备时间设置这里显示了设备内部的当前时间。点击“设置时间”按钮,即将设备的时间设置成为计算机的当前时间。注意: 如果设备内部时间不正确,设备将不能正确记录数据采集的触发时间。5) 定时采集点击“定时采集”按钮,会弹出定时采集对话框,如下图:顶部显示当前设备时间,可以修改下面的日期时间,点“设置”按钮设置当前时间。下面部分是定时采集设置。通过设置启动采集的时间,可以在指定时刻让设备采集数据。如果选中各段独立触发,可以为每段设置各自的启动时间,否则时间一到就连续采完所有段。编辑好时间后点“设置”设置硬件,但并不启用。“设置并启用”按钮使设置生效。第1段的启动时间要在设备的当前时间加1分钟之后,如果各段独立触发,则后1段的启动时间与前1段的启动时间差要大于采样时间。当时间到时,设备将开始采集(注意:起用过后可以关闭设备,但在时间到前设备必须在开机状态)。“不启用”取消以前的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定时采集一旦启用,你将不能再对设备进行设置或其它操作,除了取消定时。特别是当定时灯开始闪烁时,不要再进行任何设备操作,包括操作、打开或关闭定时采集窗口,请等它采集完成后再操作。6) 设备参数列表设备上预存了3套备用参数,可为脱机采集提供多套参数选择,在软件中可修改这些参数并存到设备上供以后使用。在左下方有个“配置列表”按钮,点击弹出如下页窗体。此窗体列出了一套当前参数配置和三套设备上保存的备用配置,在这里可以修改备用配置并把它们保存到设备上(参见硬件手册)供以后使用,还可以通过下面的下拉框选择一个备用配置替换当前配置。在配置管理中,可以选择一个目标配置,然后将配置保存到文件或从文件中导入配置。n 3.1.2 采集控制包括启动单次采集、停止采集、强制触发和启动多次采集,操作面板如上图。启动单次采集:以当前的采集参数启动设备进行一次数据采集。通过点击上图中的“单次采集”按钮来完成。点击此按钮后,设备并不一定立即进入采集状态(在界面左下角可以看见当前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只有时基出发方式设置成手动才会立即进入采集状态;如果触发方式设置的是内、外触发而且触发信号电平未达到设置的触发条件,那么设备会进入等待触发状态。采集完成后,软件自动从设备读入当前段所有通道的数据并显示出来(当前段的选择通过界面右上角的来是实现)。停止采集:强行停止设备当前的工作,使设备进入空闲状态。通过点击上图中的“停止采集”按钮来完成。注意:在采集过程中如果点此按钮停止采集,则本次采集所有段的数据无效,所以在多段采集时想保留前面几段的数据而放弃后面几段的数据,请使用强制触发将所有段采完。强制触发:当设备处于等待触发状态时,用户可以点击上图中的“强制触发”按钮来使设备进入采集状态。启动多次采集:点击上图中的“多次采集”按钮可以使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次数来进行多次数据采集(关于次数设置请见3.1.9节)。注意:后一次的采集数据将覆盖前次的数据。n 3.1.3 显示数据刚进入采集窗体或采集结束后,软件或自动读取第一屏数据显示,如下图,在左边的通道列表中选择要显示波形的通道,还可以在此点鼠标右键显示功能菜单,可以修改通道名,波形颜色,显示所有通道数据或只显示选择通道的数据。波形窗上方显示了触发时间。 显示的纵轴范围在非浮点模式下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浮点模式下,它会随着当前显示波形大小自动调节到对应量程档,最小1V,最大10V。如果在浮点模式下想使坐标固定,可选择波形上方的固定坐标选项,这时坐标固定在10V量程,这时如果波形太小,可以点“固定坐标”左面的上下按钮,使纵轴范围在100%到10%之间变化。n 3.1.4 连接/断开采集设备用户可以使用工具栏最右边的“连接设备”按钮随时连接和断开设备(设备只有在断开的情况下才能被别的应用程序使用),如下图。 n 3.1.5 查看设备信息鼠标点击界面左下角TAB页面中的“系统信息”面板即可查看设备的性能参数,如下图。板卡型号:子系统设备型号(一个子系统可以有多个同型号的设备)。分辨率:AD转化精度。卡数:设备数目;通道数:所有设备的通道数之和;采样频率范围:设备支持的采样频率档位。量程范围:设备支持的量程档位;最大采样长度:能够进行一次完整采集的数据点的最大数量(采样长度不能超过最大采样长度)。n 3.1.6 查看波形参数鼠标点击界面左下角TAB页面中的“波形参数”面板即可查看当前所选择的采集波形的各种相关参数值,以供用户参考。如下图。n 3.1.7 分析数据点击上图中的“增加分析窗口”按钮,在波形显示区的会下方出现如下图的分析窗口。用户可以在下图所示的位置选择分析类型。不同的类型需要用户设置的分析参数也不同,用户可逐个查看。分析完成后,点分析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以关闭分析窗口。n 3.1.8 查看分析参数鼠标点击界面左下角TAB页面中的“分析信息”面板即可查看当前所选择的分析类型的各个相关参数值,以供用户参考。如下图。n 3.1.9 查看设备工作状态和设置多次采集的次数在界面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当前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设置连续采集的次数,如下图。左边的指示灯显示设备状态:黄色-空闲;红色-等待触发;绿色-正在采集。点右边的按钮弹出采集次数设置界面,设置的采集次数只有在启动“多次采集”情况下才有效,当采集次数达到设置的值时,系统会自动停止采集。n 3.1.10 用光标读波形的数据值点击上图中的“光标”按钮,在波形显示区的会出现两条或四条(数量由用户设置光标类型决定)光标线。用户可以用鼠标拖动光标线。此时用鼠标点击界面左下角TAB页面中的“光标读数”面板即可查看当前光标位置处的波形数据值,以供用户参考。如下图。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光标设置”可以设置光标类型。 n 3.1.11 波形操作1)显示波形的选择和当前操作波形的选择在界面左上方的区域可以选择波形,如下图。表中列出当前设备中获得的数据结构图,树结构是:来源(设备)通道段。在段前面的方型检查框的状态决定是否在波形显示区显示该条数据波形(可显示多条数据波形),带勾的要显示,不带勾的不显示。用鼠标左键点击列表中的某个段(不是点前面的方型检查框)即可选择该条数据作为当前操作波形(有蓝色背景的那条)。2)波形压缩在界面左上方的区域可以进行波形的压缩显示,如下图。在前面的组合下拉框中可以选择压缩方式,软件提供四种压缩方式:抽点压缩-取几个数据点中的第一个点的值来代表这几个点的值;平均压缩-取几个数据点值的的平均值来代表这几个点的值;峰值压缩-取几个数据点中的绝对值最大的点的值来代表这几个点的值;包络压缩-一条波形画两条曲线(取几个数据点中的值最大的点的值来代表第一条曲线的这几个点的值,取几个数据点中的值最小的点的值来代表第二条曲线的这几个点的值)。点击后面的上下箭头按钮可以改变波形显示的压缩率。3)显示模式设置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显示模式设置”可以设置多条波形同时显示时的显示方式,如下图。 平铺显示:从上到下逐条显示,各个波形不重合。叠加显示:所有波形都显示在同一位置,波形可以重合。4)波形水平移动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波形左移”或“波形右移”可以使选择当前的操作波形向左或向右滚动显示,如下图。5)波形垂直移动在波形显示区右上角的上下箭头按钮,可以使选择当前的操作波形向上或向下改变显示位置。6)曲线高度设置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曲线高度”可以设置画曲线占用屏幕的高度(平铺显示时多条曲线占多个相同的高度之和,叠加显示时所有曲线只占一个曲线高度),如下图。 7)软件零补偿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动调零”可以用软件来消除设备硬件的零点漂移,如下图。8)波形放大点击界面左上角的“局部放大”按钮,然后在波形显示区中选择好要放大的曲线范围,然后从菜单中选择“局部放大”就可以在第二个子窗口中看到放大的波形(注意:在放大前请先关闭第二个子窗口)。n 3.1.12 数据的输出和保存1)数据保存为文件点击界面左上角的“保存数据”按钮或在波形显示区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保存数据”都可以弹出保存界面,如下图。选择和输入好参数后按“确定”按钮弹出下图界面。选择好文件路径和输入文件名后按“保存”按钮即完成了采集数据的保存工作。存盘参数说明:时基选择选择设备号(可能不只一个设备)通道选择选择要保存的通道,未选中的通道不会被存入文件。数据起点要保存数据在原波形数据中位置。点后面的“mS”按钮可以切换计算单位“样点”。mS=样点/采样频率。数据起点不要超过原波形数据的终点。数据长度数据起点于数据长度之和不能超过原波形数据的终点。波形图象的输出和数据的WORD、EXCEL输出可以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拷贝窗口图形”、“发送窗口数据到WORD”、“发送窗口数据到EXCEL”来实现。n 3.2 数据回放点击“数据回放”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的数据回放界面。此界面除了不具备采集参数设置功能和获取数据与选择数据的方法不同外,其他其他功能于数据采集界面功能一样,操作方法也同于数据采集界面的相应功能。这里仅介绍获取数据和选择功能的操作方法,其他功能的使用请见3.1节。注意,这里纵轴范围默认是按浮点方式显示,可以按3.1.3说明的方法将纵轴范围固定显示。n 3.2.1 数据的获取这里支持从设备获取数据和从文件获取数据。1)设备采集数据的获取点击界面左上角的“从设备读取”按钮。系统自动从设备读取采集的所有段的所有通道的数据并在数据源列表中显示出来。用户可以从列表中选择某项进行操作。2)文件数据的获取点击界面左上角的“从文件读取”按钮。选择好文件路径和文件名后按“打开”按钮,系统自动从选择的文件中读取所有通道的数据并添加到数据源列表中。用户可以从列表中选择某项进行操作。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个操作菜单,如图“改变曲线颜色”可以修改波形颜色,“全选”显示所有通道,“单通道选定”显示一个通道,“删除”只删除选择文件下的1个通道,“全部删除”清空列表。n 3.2.2 显示波形的选择和当前操作波形的选择在界面左上方的区域可以选择波形,如下图。表中列出当前设备中获得的数据结构图,树结构是:来源(设备或文件)通道段。在树结构的最底层的段前面的方型检查框的状态决定是否在波形显示区显示该条数据波形(可显示多条数据波形),带勾的要显示,不带勾的不显示。用鼠标左键点击列表中的某个段(不是点前面的方型检查框)即可选择该条数据作为当前操作波形(有蓝色背景的那条)。n 3.3 爆破振动分析点击“爆破振动分析”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的爆破振动分析界面。在这里用户可以完成数据源(采集数据和外部文件数据)管理、实验组(建议将一次实验作为一个组)管理、爆破参数(K,和相关系数)计算、V-分析、FFT幅度谱分析、振速预测分析、安全距离预测分析、安全装药量预测分析、爆破分析报告生成、波形操作、备份数据库和载入数据库等功能。当用户进入此界面的时候,如果用户没有载入数据库那么系统将自动在当前应用程序所在的目录建立新的库,载入或建好库后系统会自动新建一个实验组,用户在使用新建组进行实验分析时必须修改组名称(注意:组名称不要与数据库中的其他实验组名称相同,检测的办法是点“存储组”按钮,系统会自动检测是否重名)。n 3.3.1 数据源管理数据源管理包括获取数据源、编辑数据源、导出数据源和删除数据源四个功能。1)获取数据源 此功能从设备或外部文件中读入以前采集的或存储的数据。点击组合框中的“添加数据源”按钮,弹出如下图的获取数据源界面。如果连接有采集设备,则数据来源中的“设备读取”按钮是可选的,否则不可选而只能选择“外部文件”按钮。设备读取是从采集设备中获得数据来作为数据源,而“外部文件”则是从以前保存的文件中读取数据来作为数据源。选择好数据来源后点“读取”按钮。读取的数据会在数据源树状图列表中显示出来,树结构是:来源(设备或文件)通道段。用户可以用鼠标选择数据源树状图列表中的某个通道的某段,此时在下方的波形显示区中将会把选择的数据压缩到一屏显示出来,同时带有波形截取选择光标,用户可以用鼠标拖动两根光标来确定要使用的数据范围,选择好后按“数据截取”按钮,系统自动把选择范围内的波形数据重新压缩到一屏显示同时计算新的数据源参数,用户还可以继续截取,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截取好并输入正确的参数后用户可以按“添加到组”按钮将该数据源加入到实验组(注意:如果用户未添加到组而在列表中又进行了选择数据源操作,那么以前的裁减将会失去)。右边是数据源参数信息显示区,用户可以在此修改数据源各个参数(注意:如果是从设备读入的数据,那么用户在选择数据源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主振频率、最大振速、导数和持续时间;而从外部文件读入的数据源不会自动计算,如果要重新计算参数可以使用数据截取),位于上方的是必要参数区,这里的距离和装药量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可以按公斤或吨、米或公里输入,系统自动转换为公斤和米),而辅助参数区中用户也可以修改某些参数,也可以不修改。所有工作完成后用户可以按“添加到组”按钮将该数据源加入到实验组,添加完后可继续选择其他数据源添加。直至完成所有的数据源添加,按“完成”按钮到爆破振动分析界面。数据源参数说明:装药量Q:显示炸药量,单位:公斤或吨。距离R:显示测试组到爆炸点的距离,单位:米或公里。振速(cm/s):显示测得的最大振速。主振频率(Hz):显示速度数据计算得的主振频率。触发时间:设备开始采集的时间。如果是从设备读取的数据源,请用户手动修改,其格式为:年-月-日/时:分:秒,千万注意不能将格式弄错。如果是从文件读取的数据源,那么这里显示以前保存的时间,用户也可以修改。2)导出数据源选中组合框中所列出的数据源的一项(不是选中前面的复选框,只需将兰色光标放到该行即可),然后按“导出数据源”按钮。选择好目录路径输入文件名称按“保存”即可。3)编辑数据源选中组合框中所列出的数据源的一项(不是选中前面的复选框,只需将兰色光标放到该行即可),然后按“编辑数据源”按钮,弹出下图界面。其中也支持数据截取和参数修改,使用方法与获取数据差不多。编辑完成后按“确定”按钮到爆破振动分析界面可以看到数据源列表中的变化。4)删除数据源选中组合框中所列出的数据源的一项(不是选中前面的复选框,只需将兰色光标放到该行即可),然后按“删除数据源”按钮,系统会提示是否确认删除,点“是”后即从组中删除该数据源。n 3.3.2 实验组管理实验组管理包括新建组、选择组、删除组和存储组。1)新建组用新实验组来完成分爆破振动分析,点击“新建组”按钮即可,用户修改组名称,且不能与库中的其他组名相同。新建的组是没有数据源的,用户可以使用数据源功能加入数据源。(注意:在切换到其他组之前,如需保存数据,必须按“存储组”按钮)。2)选择组选择一个以前保存的实验组进行分析或修改其参数信息(包括数据源)。点击“选择组”按钮弹出如下界面。用户可以根据组名称来查询选择所需要的组,其中组名称支持模糊查询。选择好实验组后,点击“确定”按钮或双击选择的项即完成组的选择返回爆破振动分析界面,此时在参数显示区中可一看见所选择的实验组各个参数和数据源参数,用户可以进行修改。如果用户想保存修改后的信息必须按“组保存”按钮。3)删除组用于删除当前所显示的组(以组名称来确定)。如果是库中不存在的组,那么不会执行任何操作;如果库中存在该组,会提示用户是否确认删除,点“是”后即完成删除,同时也将该组包含的数据源也一并删除。4)存储组用于保存当前所显示的组。如果当前组是新建的组且库中不存在的组,那么将该组作为新记录添加到库;库中存在该组,会提示用户存储失败,可以改名后在保存。如果当前组是选择以前的组,那么将会用当前参数信息(包括数据源)替换库中原来的记录信息。n 3.3.3 爆破参数计算在当前实验组的数据源发生改变时(添加、编辑、删除数据源),如果当前组的数据源数目达到2个以上,系统将自动计算出K、和相关系数,并显示到对应区域。用户也可以修改爆破系数来进行其他分析。计算是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变形如下,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最少需要2个测量数据源)。计算公式:logV =*log+logK; ;V:振速;Q:装药量,单位公斤;R:爆破点到测量点的距离,单位米;n 3.3.4 波形操作在界面下方是数据源波形显示区。用户可以完成一些波形操作如显示波形序列的选择、当前显示波形选择、波形类型选择、查看波形参数、启用光标读数、波形垂直移动、波形压缩等功能。1)显示波形序列的选择 支持最多8个数据源波形的同时显示。数据源列表中的数据源条目前面的复选框就是用来选择要显示的数据源序列的,选中则显示。2)当前显示波形选择在数据源列表中的在已被选中显示的数据源条目上点击鼠标,当兰色标签出现在该数据源时,就选择了当前显示的数据源波形;在“当前波形”组合下拉框里也可以选择当前显示波形。当前显示波形是显示在最外层的,而且FFT分析、波形的垂直移动、查看波形参数、光标读数功能都是依据当前显示波形来决定的。3)波形类型选择点击“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可以选择要显示的波形类型,包括数据源波形、FFT分析波形、V-曲线、振速预测曲线、安全距离预测曲线和安全装药量预测曲线。4)查看波形参数点击左下角的波形参数按钮,即可看到当前显示波形的最大、最小值、最大值导数和六个主要频率点的幅度值(按幅度的从大到小排列)。(注意:不同的波形类型显示的波形参数也不同,上面列出的是数据源波形的波形参数)。5)起用光标读数点击左下角的光标读数按钮,即可在波形显示区中看到当前光标的位置,用户可以用鼠标拖动两根光标移动,在下方表格中则显示了当前光标处的波形数据值。6)波形垂直移动点击“当前波形”组合下拉框右边的上下箭头按钮,即可上下移动当前显示波形的Y轴位置。7)波形压缩包括普通压缩方式和一屏显示压缩,仅数据源波形和FFT分析波形支持波形压缩。普通压缩通过点击“一屏显示”按钮前面的上下箭头按钮可以改变压缩率,其变化规则是1:1、1:2、1:4、1:8等等。一屏显示压缩是将当前波形的所有数据压缩到一屏,不用拖动滚动条即可看到全部的波形变化趋势。当波形数据长度超过一屏时,用户可以通过拖动下方的滚动条来查看波形的未显示部分。n 3.3.5 FFT幅度谱分析在“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里选择FFT分析波形。此时在右边可以看到出现了FFT分析长度选择框和FFT窗函数选择框。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要进行分析的数据长度和加窗函数类型。分析长度越长得到的波形频率分布越细致,而窗函数则影响FFT幅度谱分析的主瓣和旁瓣的宽窄。n 3.3.6 V-分析在“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里选择V-曲线。如果当前实验组中的数据源数目在2个以上的话此时在波形显示区可以振速V随变化的曲线图。计算公式:; V:振速;Q:装药量,单位公斤;R:爆破点到测量点的距离,单位米;、K:爆破系数;:变量;n 3.3.7 振速预测分析在“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里选择振速预测。如果当前实验组中的数据源数目在2个以上的话此时在波形显示区可以振速V随变化的曲线图。同时在波形显示区上方还出现了振速预测计算功能,在输入框中输入要计算的值,然后点“计算振速”按钮即可在右边得到该处的振速。预测公式采用上节的V-计算公式。n 3.3.8 安全距离预测分析在“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里选择安全距离预测。如果当前实验组中的数据源数目在2个以上的话此时在波形显示区可以看到距离随装药量变化的曲线图。同时在波形显示区上方还出现了安全距离预测计算功能,在“安全振速”输入框和“装药量”输入框中输入要计算的值,然后点“计算安全距离”按钮即可在右边得到在该装药量下的振速下降到安全振速的距离。计算公式: Vs:安全振速,单位厘米/秒;Q:装药量变量,单位公斤;R:爆破点到振速下降到安全振速点的距离即安全距离,单位米;、K:爆破系数;n 3.3.9 安全装药量预测分析在“波形类型”组合下拉框里选择安全装药量预测。如果当前实验组中的数据源数目在2个以上的话此时在波形显示区可以看到距离随装药量变化的曲线图。同时在波形显示区上方还出现了安全装药量预测计算功能,在“安全振速”输入框和“距离”输入框中输入要计算的值,然后点“计算安全装药量”按钮即可在右边得到要在该距离处的振速下降到安全振速的安全装药量。计算公式: Vs:安全振速,单位厘米/秒;Q: 要使在距离爆破点R处的振速为Vs而需要的装药量即安全装药量,单位公斤;R: 计算点至爆破点的距离,单位米;、K:爆破系数;n 3.3.10 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用来显示当前实验组的实验结论,并输出形成WORD文档。点击“输出报告”按钮弹出如下图的报告格式和选项设置界面。在第一页面中可以设置报告输出的WORD页面样式以及相关的实验信息。在第二页面中可以设置报告输出的项目。如果选中输出原始数据(数据源数据),那么将按照选中数据源输出选项以表格的形式输出数据源参数数据(不输出数据源的波形数据);如果选中输出原始数据波形,那么会将数据源的波形数据以曲线的方式输出;如果选中分析数据中的一项或多项,同时如果当前实验组中的数据源数目在2个以上,那么将输出正确的分析预测曲线,否则输出的曲线是错误的。设置完成后,点“确定”按钮,系统将自动开启新的WORD文档并将数据和曲线输出。(注意:要使用此功能,WORD的版本最好是2000及更高。)。n 3.3.11 数据库的备份和载入在进入爆破振动分析界面前必须先载入要使用的数据库,如果用户不需要改变以前使用的数据库,那么就不需要手动载入,而由系统自动载入上次使用过的数据库。1)数据库的载入在窗口菜单中点击“系统”菜单,然后选择“装载数据库”子菜单。然后在弹出的数据库路径选择界面中选择库目录,点“打开”按钮即可。2)数据库的备份备份数据库之前必须已经载入了数据库(不论手动载入的还是自动载入的都可以),否则不能备份数据库。在窗口菜单中点击“系统”菜单,然后选择“备份数据库”子菜单。然后在弹出的数据库路径选择界面中选择库目录,点“保存”按钮即可。系统的使用4本系统是用于爆破工程中振动测量与分析,要完成一次爆破测量与分析,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操作(采集设备以UBOX为例,且用户是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注意:无线模块是选配件。n 4.1 使用流程1)使用USB连接线将设备连到计算机。2)打开设备电源开关,等设备蓝绿指示灯熄灭后,Windows操作系统应该提示找到新设备并要求安装设备驱动程序。3)将配套光盘防入光驱,并安装driver目录下设备驱动。4)运行光盘中的Setup.exe安装BM View软件。5)启动软件,先通过USB连接设备设置工程标定,并将标定参数保存到设备上,因为通过无线模块连接设备是不能将工程标定参数保存到设备上的。如果没有无线模块,应将所有的采集参数和触发参数设置完毕。6)载入要使用的数据库(如果不手动载入,系统将自动载入上次使用过的库)。数据库的载入方法是在窗口菜单中点击“系统”菜单,然后选择“装载数据库”子菜单。然后在弹出的数据库路径选择界面中选择库目录,点“打开”按钮即可。进入数据采集界面连接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设备的采集参数。7)断开软件与设备的连接,设置好无线模块的序号,将设备和无线传输模块带到现场,连接好采集设备的相关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将设备放到现场测量点;8)如果没有无线模块,启动设备采集,等爆破完成后,取回设备,用软件连接到设备;如果有无线模块,可以打开软件,连接到某个远程设备(见3.1.4连接/断开采集设备),设置参数并启动采集。采集结束后回自动读入数据。9)进入爆破振动分析界面,新建一个实验组并修改好组名称;10)点击“添加数据源”按钮进入数据源添加界面;11)选中“设备读取”按钮,按下“读取”按钮;12)在数据源列表中选择需要的数据源,截取好波形并输入参数后,点击“添加到组”按钮将该条数据源加入到实验组;13)重复上一步,直到添加完所有需要的数据源;14)退出数据源添加界面,进入爆破振动分析界面,如果添加的数据源数目在2条以上的话,此时软件已经自动计算出了爆破系数K、和相关系数;15)点“存储组”按钮保存数据,如果保存失败请更改组名称后在保存,直至保存成功;16)计算出爆破系数后,用户就可以进行V-分析、振速预测分析、安全距离预测分析和安全装药量预测分析了。17)完成分析后,用户如果需要输出本次测量的结论报告,请点“输出报告”按钮,进入报告设置界面,设置好报告选项参数后点“确定”按钮即完成报告的生成。n 4.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连接远程设备失败:原因可能及解决方法如下:I. 无线传输模块距离太远,超过传输最大距离。请不要超过最大传输距离。II. 设备不是在串口模式下,通过USB和串口使用设备是两种不同的模式,通过改变设备上的某些开关状态在这两种模式下转换,请确保当前设备处于串口模式。III. 从模块(与设备连接的传输模块)序号与在软件中选择的设备对应,如果不对应请重新设置从模块序号并重新启动从模块。IV. 主/从模块电池电量不足,请更换电池。V. 如果设备状态都正常,可以重试,多连接几次就会成功2) 连接本机USB总线失败原因可能及解决方法如下:I. 未正确安装驱动,请按本说明书前面讲的方法安装驱动,并确保系统中的设备管理器能显示正确的设备名。II. 设备未初始化完成,设备连上USB线缆并打开电源后,有一段初始化时间,计算机也需要时间来识别设备,设备连上计算机后等兰色指示灯熄灭后再多等几秒再连接设备。III. 设备不是在USB模式下,请将串口模式切换到USB模式再重新打开设备电源。3) 设置硬件采集参数或启动采集后出现“SetRange”、“SetCpl”或“SetFilter”错误。如果使用的远程设备,先检查无线传输模块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无线传输模块工作正常或者是使用USB总线连接的设备,那么可以将采集设备关闭电源后重新打开电源再重新连接设备即可解决。4) 如果出现了其它的软件或硬件故障或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后仍无法正常使用,请与公司联系。附录5n 5.1 公司简介拓普测控,数据采集专家,打造中国测控领域优势品牌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四川拓普数字设备有限公司对其数据采集、测控技术业务整合后成立的全资公司,专业致力于自动化测控设备的制造和技术服务。自1999年成立,四川拓普始终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