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 痹证 中医内科学 新世纪第四版 第十一章肢体经络病证第一节痹证 中医内科学 痹证 教学大纲 1 了解痹证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2 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转归 3 掌握痹证的诊断要点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 4 掌握痹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 痹证 概述 定义 痹证是由于肢体筋骨 关节 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酸楚 重着 麻木 或关节屈伸不利 僵硬 肿大 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因其发病多与风 寒 湿 热之邪相关 故病情呈反复性 病程有粘滞性 渐进性等特点 中医内科学 痹证 历史源流 1 痹证病名首见于 素问 痹论 分行痹 痛痹 着痹 五体痹 五脏痹 2 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篇 创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分别治疗感受寒湿与风湿的痹病 3 唐代王焘 外台秘要 述其症状为痛如虎咬 昼轻夜重 称为 白虎病 4 孙思邈 千金要方 更创独活寄生汤治疗本病 5 金元时期 李杲 朱丹溪又将此病名为 痛风 6 明代王肯堂对膝关节肿大者 称为 鹤膝风 手指关节肿大者 称为 鼓槌风 7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 邪入于络 主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 中医内科学 痹证 风湿热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性疾病肩周炎 坐骨神经痛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 皆属 痹证 范畴 范围 西医相关病证 1 2 3 4 中医内科学 痹证 1 外因 1 感受风寒湿邪 病因病机 病因 贪凉露宿涉水冒雨长期水中作业常汗后淋浴等 滞留于关节筋骨 气血运行受阻 风气胜者行痹寒气胜者痛痹湿气胜者着痹 中医内科学 痹证 2 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 感受风湿热邪或素体阳气盛 复感风寒湿邪化热风寒湿痹日久不愈 郁而化热 痹阻气血经脉 滞留于关节筋骨 热痹 中医内科学 痹证 2 内因 1 劳逸不当 2 体虚久病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中医内科学 痹证 1 基本病机 风 寒 湿 热 痰 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 关节 肌肉 经脉闭阻 不通则痛2 病位 主要在关节 肌肉 经络3 病理性质 病机 初期 正虚邪入中期 邪从热化后期 邪实正虚 中医内科学 痹证 诊断与鉴别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 酸楚 麻木 重着 或关节僵硬 行动障碍 甚则变形等 2 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 潮湿 劳累及天气变化诱因有关 某些痹证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 测血沉 ESR 增快 类风湿因子 RF 阳性等 中医内科学 痹证 与痿证鉴别 1 疼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 痿证无疼痛 以肢体软弱无力为主 2 活动障碍痹证是痛而影响活动 痿证是无力运动 3 肌肉萎缩痹证由于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 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 中医内科学 痹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病因行痹 关节游走性疼痛 痛痹 剧痛 遇寒则甚 着痹 痛处固定 酸痛重着 热痹 关节红肿热痛 2 辨虚实痹证初起 风寒湿邪入侵 多以邪实为主 若渐进发展或反复发作 多为正虚邪实之证 新病多实 久病多虚 但临床往往虚实夹杂 以邪实为主者多见 中医内科学 痹证 治疗原则 重视养血活血 即所谓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 即所谓 阳气并则阴凝散 久痹正虚者 应重视扶正 补肝肾 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 即所谓 脾旺能胜湿 气足无顽麻 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学 痹证 分证论治 风寒湿痹 1 行痹证候 肢体关节疼痛酸楚 游走不定 屈伸不利 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 或伴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或腻 脉浮或浮缓 治法 祛风通络 散寒除湿 方药 防风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2 痛痹证候 肢体关节疼痛剧烈 痛有定处 得热痛减 遇寒增剧 日轻夜重 关节屈伸不利 局部有冷感 舌淡 苔白 脉弦紧 证机概要 寒邪兼夹风湿 留滞经脉 闭阻气血 治法 散寒通络 祛风除湿 治法 散寒通络 祛风除湿 方药 乌头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3 着痹证候 多见于下肢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 或肿胀 痛有定处 肌肤麻木不仁 活动不便 得热得按可略缓 苔白腻 脉濡缓 治法 除湿健脾 祛风散寒 方药 薏苡仁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2 风湿热痹证候 关节痛剧 局部灼热红肿 得冷则舒 痛不可触 筋脉拘急 不可屈伸 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 常伴有发热 恶风 口渴 纳少 烦躁不安等 舌质红 苔黄或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3 痰瘀痹阻证证候 痹证日久 关节肌肉痛剧 痛处固定不移 或骨节僵硬变形 或关节附近皮色紫黯 或有皮下结节或环形红斑 或麻木肿胀 或难以屈伸 或筋脉拘紧 或肌肉萎缩 苔白腻 舌偏紫暗 或有瘀斑 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 蠲痹通络 方药 益肾蠲痹丸或双合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4 肝肾两虚证证侯 痹证日久不愈 关节屈伸不利 肌肉瘦削 腰膝酸软 或畏寒肢冷 阳痿 遗精 或骨蒸劳热 心烦口干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或少津 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 舒筋活络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痹证 肝肾母子相生 精血同源肾藏精 肝藏血 肾为肝之母 肝肾同源 肝和肾均内藏相火 相火源于命门 中医内科学 痹证 肝 肾 木 水 肝主筋 肝藏血 肾主骨 肾藏精 相互滋养 相互制约 中医内科学 痹证 案例分析 描述 苏某 女 31岁 3月间顺产一孩 6月14日初诊 四日前上街遇大雨 当夜无感觉 次日即不能起床 腰部以下如瘫痪状 两腿疼痛不能移动 只能仰卧 不能翻身 经查 腰骶关节处外部不红不肿 亦无压痛 脉象两关弦虚 两寸尺均无力 问题 1 中医诊断 分型2 治则3 方药 中医内科学 痹证 证机概要 产后体虚 肝肾不足 肢体筋脉失养 加之气血不足 腠理空疏 外邪乘虚而入 治法 补益肝肾 舒筋活络 独活寄生汤加减 选方 中医内科学 痹证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 患者素体强弱 治疗调摄是否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痹证初起 正气尚未大虚 病邪较浅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多可痊愈 若反复发作 或失治 误治等 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以及痰浊相结 气虚血亏证 甚至损及脏腑 病情缠绵难愈 多预后较差 中医内科学 痹证 小结 痹证的定义 外感风 寒 湿 热等邪侵袭人体 导致肢体经络闭阻 出现肢体筋脉 关节 肌肉等处疼痛 麻木 重着 或关节肿胀 变形等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机 为风 寒 湿 热 痰 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 关节 肌肉 经脉闭阻 不通则痛 分类 分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久痹三大类 治疗 祛邪通络止痛是痹证的基本治则 痹症的治疗还应重视养血活血 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 治湿宜健脾益气 中医内科学 痹证 复习题 1 痹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第三方健康机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安阳危运从业资格试题
- 2025年传统银饰项目建议书
- 房地产销售及回购合同条款约定书
- 信息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合同文本
- 2025年新疆危货驾驶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旅行社与游客协议旅游合同
- 2025年软件开发、评测平台合作协议书
- 农户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合同
- 医药医疗健康领域从业证明(8篇)
- MOOC 统计学-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肛肠科的中医特色护理【医院中医护理及保健知识】
-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
- 商场纠纷和解书
- 电机与拖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幼儿园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应用
-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课时1)【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