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PPT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PPT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PPT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PPT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管理与传染病管理 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 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医院感染基本知识传染病基本知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消毒 隔离 灭菌 无菌技术以及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建无烟医院 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1998年4月至5月 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66例 切口感染率达56 85 原因 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 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安徽宿州 眼球事件 给予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行政记大过处分 分管副局长宋天祥行政处分 撤销宿州市市立医院院长郝朝春党内外一切职务 给予宿州市是立医院副院长邵正明党内严重警告 行政记大过处分 给予宿州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邦圣党内警告 行政警告处分 安徽省卫生厅取消宿州市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 责令该医院立即终止合作 停止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没收非法所得31万余元 并与罚款3万元 宿州市市立医院眼科3名医师被处停止执业活动9个月 手术室一名护士被处中止执业活动一年 对医院原眼科主任及2名医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对医务科科长等6名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事件处理 11天8名新生儿死亡惊动卫生部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 党组书记高强和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 省长袁纯清立即作出指示 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稳妥处理 保护儿童健康 卫生部和陕西省卫生厅成立联合调查小组 于23日晚进驻该院全面调查死亡原因 9月24日晚 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立即赶回西安 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要求对新生儿病房立即关闭 消毒 对全院进行彻底检查 以防新的病例发生 南丁格尔 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 什么是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 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 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 有明确潜伏期 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 什么是医院感染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 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如SARS HBV HCV HIV感染等 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医院感染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 间接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SSI 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 BSI 根据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即来自其他病人 医务人员 陪护家属及医院环境 诊疗器械 制剂的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暴发 外源性感染可通过加强清洁 消毒 灭菌 隔离等措施得以预防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类 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 储菌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 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内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散发 内源性感染可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和减少侵入性诊疗来降低 医院感染诊断 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医院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感染 脓毒血症迁延灶除外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基本职责 医务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手卫生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做到合理使用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查找感染源 感染途径 感染因素 有的放矢地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并如实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于24小时内报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当班通过院内网络报告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 暴发趋势 于2小时内报告 发现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立即报告 发现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的要求进行报告 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 应当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规定进行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经治医生负责制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 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造成医院感染暴发 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 撤职 开除的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的依照 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十九条规定 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传染病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 传染病 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2 重大传染病 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 涉及范围广泛 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 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基本概念 3 新发传染病 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4 传染病死灰复燃 燃烧后的余灰重新燃起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 是指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病又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 如结核病 基本知识 1 传染病监测 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 发展和流行 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流感样病例 发热病例 腹泻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和死亡病例 2 传染病预防 是在尚未出现传染病疫情之前 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 物品 动物 媒介等采取的措施或对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措施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 传染病疫情报告 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 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 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 程序 方式和时限报告 1 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 立即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履行法定报告义务 2 报告内容 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 乙类和丙类 共计37种 2008月5月13日及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将手足口纳入丙类传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 共计39种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共计2种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计26种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共计11种 性病专报系统要求报告的性病是指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3 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并电话报告传染病管理科 对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 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要求报告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患者分类收治 并按要求做好以下消毒工作 1 空气消毒 1 开窗通风换气 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以上 2 每日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2次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 2次 3 用1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 用量为20 30ml m3进行喷雾 熏蒸或擦拭环境表面后门窗关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 2 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 清洁卫生工具严格分开使用 有明显标识 每次使用后浸于高效消毒液中消毒1小时以上 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有独立卫生间的 每个病房固定一个拖把 2 地面 病房 走廊 检查室 治疗室 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使用有效氯1000 2000mg L喷洒 湿式拖扫 每日1 2次 3 物体擦拭 桌子 椅子 凳子 床头柜 门把手 病历夹等用1000mg 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每日1 2次 4 担架车 轮椅及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 应立即用有效氯1000mg 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作用30分钟 3 病人的排泄物 分泌物的处理 对病人的排泄物 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使用1500mg L 2500mg L有效含氯消毒液 随时消毒 作用时间30 60分钟 4 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病人使用的被服 口罩要定时消毒 可用1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有效处理 送医疗垃圾站或焚烧 避免污染的发生 便器 浴盆的消毒可用有效氯1500mg 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5 呼吸治疗装置 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 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 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6 医疗用品消毒 1 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 注射 抽血一人一针一巾一根止血带 2 血压计袖带隔离垫片采用一次性用品 袖带每天用有效氯1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晾干 血压计和听诊器每次使用后即用75 酒精擦拭消毒 3 监护仪用有效氯1000mg L含氯消毒液擦拭 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4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所有废弃物 分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焚烧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关键措施是什么 WHO提出的关键措施消毒 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 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监测以及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 灭菌是绝对的 是严格的消毒 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各种注射 穿刺 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 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消毒与灭菌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 护理技术过程 防止一切微生物浸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识别无菌包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灭菌标识是否合格包内物品是否整洁 无菌技术 识别无菌包 消毒 不是 清洁 的替代过程 感染控制政策手卫生制度 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洗手 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1急诊科的某医生 一边看病人一边接电话 乍一看 这真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如果与同行进行讨论或者认真反思 才感到有些复杂和难办 使用甩手处理 大部分都是 甩手掌柜 问及答曰 甩干 搓干 实例2干手的方式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甩手运动第二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忙 其实 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好得多 实例3不能做到接诊一位患者一洗手的原因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一感染办工作人员到手术室做现况调查 亲眼目睹了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 用一个字形容就是 快 实例4个别外科医生洗手速度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医生的手连续三次微生物检测均为 细菌无法计数 究其原因 他自己说 我每天只洗两次手 中午吃饭前一次 下午下班前一次 实例5看看这位医生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1 下班后都会洗手 2 采血时都会戴手套 但不会换3 打电话时 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4 喝水 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5 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6 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 却从不在乎自己在医院到处乱摸 保护病人 保护自己 保护亲人 你做到了吗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2003年SARS在我国暴发流行 我国SARS病例占全球的92 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染源 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结果 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发生大量的感染 最高的地区医务人员感染占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38 暴露的问题 医疗机构手卫生意识差 知识欠缺 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 其中8名死亡 处理 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职务 新生儿科主任 护士长职务 医务部 护理部 质控办 感染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 陕西省卫生厅已将该事件通报全省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不卫生的手可能是 罪恶 之手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 害人害己 试问 我们能不保持 纯净 的双手吗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 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基本要求 十个指征 与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 进行诊疗 护理操作前后 使用厕所后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接触干净或无菌物品前 十个指征 在同一病人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穿隔离衣前 在病区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 接触不同病人前后 戴口罩及取下口罩前 七字口诀 内 掌心 外 掌背 夹 交叉 弓 掌弓 大 大拇指 指 指尖 丸 腕 内外夹弓大指丸 干手措施 手消毒 22 降到3 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Lister 利斯特 的研究中 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务人员的手 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 7 降到15 早在1847年 英国Semmelweis 舍蒙尔威斯 的研究发现 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 采用石碳酸洗手后 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 降到3 由此可见 洗手可以显著的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 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几率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洗手 感染控制政策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药物性废物 过期 淘汰 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 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医疗废物的分类 使用分色垃圾袋 密闭转运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红色收集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 医疗废物的收集 锐器盒 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利器盒内收集 以防污染利器损伤 装载量不能过满 应不超过容器3 4 如 各类注射缝合穿刺针尖 载玻片 刀片 受污染的碎玻片 碎玻璃试管吸管等 医疗废物袋的使用 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丢弃至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的3 4时 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包装袋可采用 鹅颈结 确保封口紧实 严密 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如何处置 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 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 并及时密封 感染控制政策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 5 1小时使用抗生素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 指导原则 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 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 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 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 在手术前30 60分钟 静脉给予一个剂量的抗菌药物 若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 或手术中失血多于1500ml 可以根据所使用药物的半减期 及手术时间的长短 再给予1 2个剂量的抗菌药物 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目的 预防手术过程中切口感染 感染控制政策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是指系统地收集一定人群中的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 以便采取和改进防控措施 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价 分为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重点环节 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1 手术部位感染2 医院内肺炎感染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 灭菌效果监测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ICU 新生儿科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防控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清洁 清洁 污染 污染 感染切口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器官 腔隙感染 一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红 肿胀 发热 疼痛和触痛 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 针眼处脓点 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 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 感染的烧伤创面 及溶痂的 度烧伤创面 重点环节 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 二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 如筋膜和肌层 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 腔隙部分 2 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 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热 肿胀及疼痛 3 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探查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 腔隙感染 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 器官 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 如器官或者腔隙 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 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 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1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 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 毛发不影响手术视野时不需备皮 如果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 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 剪毛 化学性脱毛剂 使用常规备皮方法时必须采用一次性刀片 并在在手术当日进行 4 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 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 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1 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 建议使用含0 2 的氯己定 洗必泰 漱口或口腔冲洗 每2 6h一次 2 如无禁忌证 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 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 2次 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 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 每天更换 3 每日停用镇静剂 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 减少插管天数 医院内肺炎监测与防控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并伴有发热 38 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 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预防要点 1 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 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2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 应考虑拔除导管 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 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要点 1 悬垂集尿袋 不应高于膀胱水平 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 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3 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 不得冲洗 4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 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 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 普通集尿袋2次 周 精密集尿袋1次 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与防控 空气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之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空气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 150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 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即中心一点 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 室内面积 30 设东 西 南 北 中5点 其中东 西 南 北点距墙1m 空气采样方法用9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医护人员手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 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医护人员手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 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30c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 剪去手接触部位 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医疗用品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 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使用中消毒剂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 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 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匀 送检即可 1 多重耐药菌定义 卫生部 指南 多重耐药菌 Multidrug ResistantOrganism 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MDR 多重耐药 XDR 广耐药 超耐药 PDR 泛耐药2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易感染人群 各种植入物和置入物 复杂的诊疗器械 各种侵入操作 复杂的感染源 空气 物表等 抗菌药物的使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 3 多重耐药菌的控制 一 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 感染控制政策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眼罩与面罩帽子长统胶靴 鞋套 手套的使用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 不论洗手或手消毒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 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手套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 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 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如何正确的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 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 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将口罩戴上 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N95口罩佩戴方法 按面型选择普通 细码型号 拉松头带 金属软条向上 将手穿过头带 戴上口罩 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後及颈後 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 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 应穿隔离衣 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 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 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 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隔离衣 不要接触到 穿 脱 护目镜 防护眼睛面罩 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护目镜 面罩 感染控制政策隔离制度 接触传播 如肠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皮肤感染等 飞沫传播 如百日咳 白喉 流感 病毒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空气传播 如麻疹 水痘 肺结核 SARS等 隔离预防 预防原则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 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隔离 若条件受限制时 同种感染患者可集中安置 患者应隔离治疗 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 必须进行洗手和 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 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 接触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 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加强通风 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 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 1m内 接触 应戴帽子 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 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飞沫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 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 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 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空气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感染控制政策锐器伤防护和处置制度 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 4毫微升 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 HBV 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 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 每毫升感染爱滋病病毒 HIV 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的HIV病毒微粒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 发生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 6 0 30 HCV的几率 3 0 10 HIV的几率 0 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