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校: 城北中心西关小学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姓名: 张慧俊 时间: 2012-12-6 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二、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一定能救出儿子的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他们之间的父子情深。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一是想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地感染;二是让学生体会本课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三、 学情分析本文是关于父爱的,离学生很近,更能让学生感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时,通过研读重点段落和语句,了解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之处。感受浓浓的父爱和他们之间的父子情深。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了解本文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以及父亲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的的习惯。3体会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4在品味领悟的过程中明白伟大的父爱。五、教学重点1 通过反复研读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这对父子的了不起。2 通过学习本文,感悟伟大的父爱以及他们之间的父子情深。六、教学难点 通过研读文中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感悟伟大的父爱 ,以及他们之间的父子情深。七、教学准备课件 音乐 诗歌八、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回顾内容,整体感知。3.根据提示,自主学习。4.深入研读,体会情感。5.教师总结,升华感情。6.布置作业,巩固练习。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父爱是一座山,挺拔而坚强,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回顾内容,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中的这对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了不起)小结:是啊,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让学生直面课文,找到文中的主线,为学习下文作铺垫。】(三)根据提示,自主学习。默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呢?用“_” 画出父亲了不起的语句,用“”画出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在旁边做简要批注。【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4) 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过渡:首先让我们走进这位父亲。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呢? 1.了不起的父亲汇报交流:(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伤心),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绝望)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引导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小结:这句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爱的承诺,让父亲产生了坚定的信念,让这位父亲走出了痛苦与绝望,变得了不起! 指导有感情朗读。(个别读,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读出父亲的痛苦和绝望,也要读出父亲的坚定。(2)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通过父亲和其他父母行为的对比更能衬托出父亲的了不起。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感受一下父亲的了不起。 (3 ) 出示:5-11自然段的对话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它便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儿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从这些语句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面对众人的劝阻,父亲是怎么回答的?(师生共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谁愿意帮助我?”。“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出示: 从父亲和好心人的对话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此时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出儿子!所以旁人再怎么劝,他也听不进去。正是父亲这简单又有些重复的三句话,让我们听出了父亲担心儿子的急切心情,感受到了父亲那即将崩溃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坚持。下面让我们把这些体会融入文中,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女生读好心人的话,男生读父亲的话) 此时此刻,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继续挖掘呢? 预设:A.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B.因为父亲对儿子有承诺。那就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过渡:原来如此。是因为父亲对儿子有一句承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是一句什么样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出示: 过渡:这仅仅是一句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吗?这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誓言啊!正是这句承诺支撑着父亲,引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管儿子是否活着,他都要继续挖下去。孩子们,父亲这样坚守承诺,这样的执着,不正说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 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再来读读这句爱的承诺吧!(4) 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齐读这句话 ,你从哪感受到了父亲了不起?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指导朗读 引读:是啊,其他的父母哭喊过后,都绝望的离开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继续,他挖了8小时,我们看到他 (生: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继续挖,不停地挖,有很多好心人来劝他离开,可这位父亲根本听不进去,他挖了12小时,24小时,只见他(生: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此时,这位父亲依然是:(生: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小结: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位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可依然坚持苦苦挖掘的伟大父亲形象。任时间慢慢地流逝,而父亲的信念却从未动摇。就这样不吃,不喝,不睡地整整挖了38小时,孩子们,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此时,是什么支撑了父亲这苦苦的挖掘过程呢?预设:A.父亲的承诺 B.父亲心中的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小结:这一切都是源自那句爱的承诺,是父亲对儿子如山的父爱啊!一组时间的数字,一个动作,加上父亲的外貌描写,(板书:动作,外貌)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废墟中为了救儿子而不顾一切,苦苦挖掘的父亲。也让我们不禁要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了不起的父亲,伟大的父亲,永不放弃的父亲)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让我们继续交流,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呢?2.了不起的儿子(1)出示: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段话中,从哪看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小结:是啊,阿曼达不仅自己临危不惧,还能把父亲给他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他的同学,他只是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啊!是什么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有如此的勇气呢?“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假设情境:老师就是被埋在废墟下的同学,此刻我非常害怕,不停地哭泣。假如你是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还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安慰同学什么呢? 小结:这句承诺,给了儿子坚定的信念。让他变得坚强和勇敢。因为他相信(再读这句话)。在他的心目中,爸爸一直就是一个坚守承诺的了不起的父亲,所以此时他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不仅自己临危不惧,还能鼓励同学和他一起坚持,他是多么的了不起啊!过渡:最终,在经过38小时后,父亲来了。一个安全的出口打开了,父亲让他出来,这时他却说:(2) 出示:“不,爸爸,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齐读,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是在废墟下被埋了38小时之后,是在没吃没喝,还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此时居然让同学先出去,他这样先人后己,爱自己的同学,他多么的了不起啊!让我们带着对这个了不起的儿子的敬意再读:“不,爸爸,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总结:“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一句饱含着爱的承诺啊!父亲坚守承诺,儿子坚信承诺(板书:坚守承诺,坚信承诺),这句爱的誓言成就了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过渡:让我们记住这对(齐读课题) 让我们记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劫后重逢,亲人团聚的喜悦吧!(3)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生读懂 用来表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像这样表达父爱的文章很多,拿出你手里的那篇文章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总结: 父亲用自己的爱坚守着对儿子的承诺,儿子则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对父亲的信任,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他们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生死不离的亲情赞歌。 2.学生朗诵诗歌生死不离 3.学完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谈感受 总结: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能创造奇迹。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爱。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也需要我们去传递。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把爱传递下去,让世界充满爱。 【设计意图:“父爱”不仅在文中,课堂上,更应在生活中让它不断的延伸下去,让“父爱”在学生心中不断回荡】(六)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2.课后请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把这份爱珍藏在你的日记中。3.推荐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十、 板书设计 了不起 父亲 儿子 爱 坚守承诺 坚信承诺 十一、教学特色(一)抓住重点,解读文本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的文眼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展开教学。抓住文中的情感主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规划全文。 通过学生找有关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体验;老师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并以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积极主动领悟,抓住能触动他们心灵的重点段落,引导他们动之以情地读,动之以情地想,晓之以理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航空器飞行数据记录器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耐磨球段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73丨人力资源HR信息化解决方案
- 《化学键的性质》课件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中学数学课件:正确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 找拼音小游戏课件
- 2019-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 生活垃圾合同终止协议
- 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训练一次函数中面积相关问题训练
- 医疗技术品牌的创新与传播策略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陪护公司管理制度规范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2024年天津卷高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生产车间6S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