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 绪论一 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芳诸病原候论我国第一部病机症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南宋陈言三因方。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学说。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吴塘著湿温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人体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症候,论治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不同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症,故可以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某些地方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原;源于水地说。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源于运气说。第二节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胡根互用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阴阳自和与平衡 第三节 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协调平衡,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母病及子: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母子两行皆异常。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者,甚或肝阳上亢之证。抑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者。培土生金法: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抑木补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肺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 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 濡养 化血 化气 化神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生殖之精 脏腑之精 第二节 气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中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相关脏腑的功能:肾为生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气的运动称气机。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气化实质上指由人体之气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 调控 温咰 防御 固摄 中介元气: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元气的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聚于胸中的气。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宗气的生理机能:1、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2、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3、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气注于脉中,化生血液。还可营养全身。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卫气的生理机能: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奏理(促进汗液有节制的排泄) 第三节 血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水谷之精和肾经是血液化生的基础。脾胃是血液化生之源 心肺奉心化赤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血液化生的基本物质之一。血行脉中,脉为血府。血液运行与相关脏腑的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2、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液通行条畅的一个重要环节;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第四节 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肌肤、肌肉和控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液:津液中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伤津进一步发展为脱液。津液的生成与脏腑关系:1、胃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2、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3、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形成粪便;4、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传输作用布散到全身。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1、脾气散精,一方面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徐宣发肃降,再得以将津液布散全身;另一方面,脾气也可以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个脏腑。2、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接受脾转输来的津液,一方面通过肺气的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一方面通过肺气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肾或膀胱输送(肺为水之上源)。3、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一是指肾气对人体整个水液输布排泄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肾脏本身也是参与津液输布的一个重要环节。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5、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三焦的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畅通于是津液才能升降出入,在人体内正常地流注布散。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尿和排汗完成的:1、肾为水脏,肾的蒸化作用,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的浊液分成清浊两个部:清者重吸收布散至全身,浊者则成尿液,所以尿液的生成依赖于肾气的蒸化作用,并在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外;尿液不会随时漏出,又依赖于肾气的固摄作用。2、肺气宣发,将津液外输体表皮毛,津液在气的蒸腾激发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3、肺在呼吸时也会随之带走一些水液。4、大肠排出粪便时,也随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液。津液的功能:(1)滋润濡养:1、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肉。2、渗入体内的能濡养脏腑。3、输注于孔窍的能滋润鼻、目、口、耳等官窍。4、渗注骨、脊、脑的能充养骨髓、脊髓、脑髓。5、注入关节的能滋润骨节屈伸 (2)充养血脉:1、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2、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3、津液的代谢对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促进废物的排泄。 第五节 神精气血津液是化身的基本被物质。心蔵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的功能: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2、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功能。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化作为动力。2、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3、气能摄血:血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离不开血液的濡养。2、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至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于全身。气于津的关系: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2、气能行津: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是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津液的无故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是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稳定。4、津能生气: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5、津能载气: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精血同源:精与血都是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和津液都是有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精气神之间的关系:1、气能生精摄精2、精能化气3、精气化神4、神驭精气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象:1、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指内在以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与优化方案
- 清理服务附加协议
- 电商直播运营策略与粉丝增长方案
- 深度伪造艺术与虚拟现实艺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虚拟现实的心脏病康复训练系统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家乡风俗主题作文教学方案
- 公司仓库合同(标准版)
- 食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管理方案
- 篮球比赛计时计分系统设计方案
- 厂房租赁协议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2025年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中航工业运营管理体系内容介绍课件
- 智能客服趋势发展白皮书:智能客服预见未来课件
- 2009-2022历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计算机类岗位)》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
-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标准化
- 项目造价咨询计划表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方程式双线桥单线桥专项练习
- 幼儿园玩教具操作与活动指导
- 敏捷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