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悬饮)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1页
胸腔积液(悬饮)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2页
胸腔积液(悬饮)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3页
胸腔积液(悬饮)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4页
胸腔积液(悬饮)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 目的要求 1 了解痰饮的概念 2 了解悬饮的历史沿革 诊断 鉴别诊断 3 掌握悬饮的概念 4 熟悉悬饮的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5 掌握悬饮的辨证施护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3 概念 悬饮 是指水饮之邪渗流于两胁之下 停积不散 如物悬空 阻滞了阴阳气血的升降输布 而发生咳嗽 气急 胸胁作痛的病症 西医学范畴 相当于胸膜炎 胸腔积液为主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4 历史沿革 1 内经 虽无痰饮之名 但有 积饮 之说 2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篇 说 太阴所至 为积饮否隔 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 说 湿淫所盛 民病积饮 这些论述奠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5 3 金贵要略 首创 痰饮 病名 痰证 粘稠 饮证 清稀 痰 饮 水 湿同源异名 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 痰饮 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 悬饮 饮后水流于胁下 咳唾引痛 溢饮 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痛重 支饮 咳逆倚息 短期不得卧 其形如肿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6 病因病机 1 外感寒湿 寒邪袭肺 肺失宣发肃降 环境湿冷 邪入肌肉 由表入里 脾失运化 2 饮食不当 暴饮 冷饮 酒后 中阳暴压 脾失运化 3 劳欲所伤 劳倦纵欲久病 伤及脾肾 水液蒸腾失司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7 发病机理 肺失宣发 肃降 脾不能运化 肾失蒸腾 气化 三焦通调水道不利 津液悬结不散 聚集于胸胁而转为悬饮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8 病位 初期 肺 三焦 后期 涉及脾肾 病理性质 阳虚阴盛 本虚标实证 本虚 阳气不足 标实 水饮溜聚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9 诊断 1 主症 气急 胸胁刺痛或胀痛 咳唾 呼吸 转身尤甚 2 伴随症状 起病急 发热 乏力 纳呆 3 体征 患侧胸胁呼吸音减弱或胸廓饱满 4 X线或CT 5 实验室检查 胸水常规见致病菌可确诊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0 辨别诊断 悬饮与痰饮 溢饮 支饮鉴别 同属痰饮证 饮证 中之一类型 病症类型停聚部位主症悬饮胸胁胸胁刺痛 咳唾引痛 气急痰饮胃肠胃肠鸣响 漉漉有声 呕吐清水痰涎溢饮肢体四肢水肿 身体痛重 恶寒无汗支饮胸肺胸闷 咳喘 不得平卧 痰多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1 悬饮与水肿 相似点 同属津液不归停积而成 不同点 水肿 水液泛滥全身 悬饮 局限于胸胁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2 悬饮与风温 相似点 发热 胸痛 咳嗽 不同点 悬饮 潮热 刺痛 干咳 风温 高热 咳嗽 咯铁锈痰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3 辩证分型 1 邪犯胸肺主要症状 寒热往来 身热起伏 汗少或发热不恶寒 有汗身热不解 咳嗽少痰 气急 胸胁刺痛 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 心下痞硬 干呕口苦 咽干 舌苔薄白 或黄 脉弦数 治法 和解宣利 主方 柴枳半夏汤 处方举例 柴胡15克 黄芩10克 青蒿15克 枳壳10克 半夏6克 桔梗5克 全瓜蒌15克 赤芍10克 加减 咳逆气急 胁痛 加白芥子 桑白皮 心下痞硬口苦干呕 加黄连 高热汗出不解 咳嗽气粗 去柴胡 合入麻杏石甘汤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4 辩证分型 2 饮停胸胁 主要症状 咳嗽 胸胁胀闷 咳唾引痛 呼吸困难 甚则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 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 病侧肋间胀满 甚则偏侧胸廓隆起 舌苔薄白腻 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 逐水祛饮 主方 十枣汤 控涎丹 或椒目瓜蒌汤 处方举例 椒目9克 瓜蒌15克 桑白皮10克 苏子5克 伏苓12克 生姜皮3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白蒺藜10克 冬瓜皮30克 加减 痰浊偏盛 胸部满闷 苔浊腻加薤白 杏仁 水饮久停 胸胁支满体弱食少 加桂枝 白术 茯苓 甘草等 络气不和者加香附 桃仁 陈皮 苏子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5 辩证分型 3 络气不和主要症状 胸胁疼痛 胸闷不舒 胸痛如灼 或感刺痛 呼吸不畅 或有闷咳 甚或迁延日久不已 天阴时更为明显 舌苔薄质黯 脉弦 治法 理气和络 主方 香附旋覆花汤 处方举例 香附10克 旋覆花6克 包 苏子10克 降香3克 郁金10克 柴胡5克 枳壳5克 半夏6克 陈皮6克 加减 痰气郁阻 胸闷苔腻加瓜蒌 枳壳 久痛不已 痛势如刺 加桃仁 红花 归须 赤芍 乳香 没药 水饮不净加通草 冬瓜皮 路路通等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6 辩证分型 4 阴虚内热主要症状 呛咳时作 咯吐少量粘痰 口干咽燥 或午后潮热 颧红 心烦 手足心热 盗汗或伴胸胁闷痛 病久不复 形体消瘦 舌质偏红 少苔 脉小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主方 沙参麦冬汤 泻白散 处方举例 沙参12克 玉竹15克 麦冬10克 桑白皮10克 地骨皮10克 花粉15克 白芍10克 橘络3克 川贝5克 银柴胡6克 加减 潮热加鳖甲 功劳叶 咳嗽加百部 川贝 胸胁闷痛加瓜蒌皮 枳壳 郁金 兼气虚 神疲 气短 易汗 面色黄白者加太子参 黄芪 五味子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7 附注 十枣汤 控涎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 前方力峻 体实证实 积饮量多者用之 后方力较缓 反应较轻 剂量均宜小量递增 连服3 5日 必要时停二 三日再服 如呕吐 腹痛 腹泻过剧 应减量或停服 同时服椒目瓜蒌汤以泻肺祛饮 降气化痰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8 护理评估 1 生活习惯 居住环境 2 发病史 感受寒邪或湿邪 3 既往史 有无患痨病 肿瘤 其他慢性病 4 评估胸胁痛的性质 程度 部位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19 突出症状 胸胁疼痛 1 疼痛性质 初起为刀割或撕裂样 呼吸动作大时加重 故病人不敢呼吸 进而发展为持续性胀痛 咳唾转侧更甚 饮邪消退时则多为闷痛 隐痛或胀闷不适 2 疼痛程度 初起疼痛剧烈 随病情加重疼痛加重 饮邪积聚甚多时则疼痛反不显著 而以喘促为主 当饮邪开始消退时 胸胁痛又起 3 疼痛的部位 如初多于一侧胸胁 如发生于两侧者 提示病情加重 应引起警惕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0 5 评估证候之标本虚实本病阳虚阴盛 本虚标实的特点 本虚 正气不足 阳虚 标实 水饮留聚 阴盛 标本虚实常相互联系 但有主次之分 无论病之新久 要根据症状辨别二者主次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1 一般护理常规 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胸水量多 胸满气急者 取半卧位休息 恢复期适当活动 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 年老体弱 长期卧床者 预防发生压疮 4 肺结核活动期 执行呼吸道隔离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2 一般护理常规 5 观察体温 呼吸 咳嗽 胸痛与胸水消长情况及疼痛的性质 程度 6 胸胁疼痛严重时 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 呼吸困难 张口抬肩 面色紫绀时 立即报告医师 配合处理 8 环境宜向阳 温暖 温度适宜 空气清新 流通 避免对流吹风 阳虚 温暖向阳 干燥 阴虚 室温凉爽 气滞 温度适宜 湿度略大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3 辩证施护 1 呼吸困难 与饮停胸胁 气机升降输布受阻有关 病情观察 观察胸痛 呼吸 体温等的变化 对胸腔穿刺抽液后的病人 应密切观察其呼吸 脉搏 血压 神色的变化 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渗液 有无虚脱表现 如果低热或午后潮热转高热 提示病重 生活起居护理 环境 居室宜向阳 温暖 温度适宜 空气清新 流通 避免对流风 阳虚 温暖向阳 干燥 阴虚 室温凉爽 气滞 温度适宜 湿度略大 休息 取患侧卧位 坐位 以促进肺气通调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4 辩证施护 1 呼吸困难 与饮停胸胁 气机升降输布受阻有关 饮食调护 宜食软饭或半流食 食物当易消化而富营养 食性宜偏温 助温化饮邪 脾阳虚 健脾利湿 饮停胸胁 泻水逐饮 络气不和 消饮活血祛瘀 阴虚 滋阴清热 可选用赤豆 薏米 冬瓜 芹菜 紫菜 红枣 桂圆 鸡蛋 鲤鱼 甲鱼等健脾 利气 行水的食物 适当限制饮水量 少进水果 果汁 汤汁饮料 忌食煎炸 油腻 粘滑之食品 以免助生水湿痰热 加重病情 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 往往使邪恋难去 应少食或不食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5 辩证施护 1 呼吸困难 与饮停胸胁 气机升降输布受阻有关 对症处理 胸腔穿刺术护理 术前准备用物 术中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观察病情 若属于结核性胸膜炎抽液时 要做好抽液用具和抽出液的消毒隔离工作 以防交叉感染 病人喘促 气急 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 如有痰液 鼓励病人积极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痛严重 取患侧卧位 减轻疼痛 患者胸痛剧烈时可用热水袋热敷患侧胸部 或针灸阳陵泉 外关或背俞穴 以理气活血止痛 隔姜灸至于以上穴位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6 辩证施护 2 胸闷胸痛 与饮邪停积胸胁 脉络受阻 气机不利有关 病情观察 观察胸痛的部位 性质 程度 时间以及咳嗽 咯痰 呼吸等情况 症状护理 嘱病人取患侧卧位 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 以减少胸部活动幅度 减轻疼痛 饮停胸胁胀满者 避免频繁的转侧 翻身 热熨疗法 如用热水袋或双柏散水蜜调后热敷患侧胸部 或用法半夏 陈皮 厚朴各6g 苍术 白术各10g 干姜 甘遂 大戟 白芥子各3g 炒热布包熨背部 可温化寒饮 减轻疼痛 遵医嘱针刺支沟 阳陵泉 外关 期门或背俞穴 以理气活络止痛 隔姜灸至于以上穴位 艾炷灸5 7壮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7 辩证施护 2 胸闷胸痛 与饮邪停积胸胁 脉络受阻 气机不利有关 遵医嘱酌情给服玄胡止痛片 退热止痛药 饮食调护 饮邪久郁者 可用红花泡酒 桃红煮粥 常饮 常食 以活血通络祛瘀止痛 情志护理 本证多暴起 病痛较重 特别是呼吸困难 剧烈胸痛 很易使病人心情紧张 顾虑重重 要关心病人的痛苦 耐心解释病情 讲明道理 使其能增强信心 保持心情舒畅 从而肝气得舒 气机调达 提高痛阈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8 辩证施护 3 潜在并发症 虚脱 与使用峻下逐水剂有关 心理护理 服药前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药物的作用 服法 服后可能产生的及注意事项等 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治疗 服药前准备 协助透视 叩诊等检查 明确水饮积蓄的部位 程度和液量 以便进行对比 判断疗效 根据医嘱准时 准量 正确地给患者服用逐水药 逐水药若为散剂 可装胶囊或用桂圆肉包裹 用大枣汤送服 宜在清晨空腹时服 若服药量大 可分次服下 但必须在1小时内服完 服药后嘱病人静卧休息 2 3小时后方可进食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29 辩证施护 3 潜在并发症 虚脱 与使用峻下逐水剂有关 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 呼吸 咳嗽与胸水消长情况及疼痛的性质 程度 服药前服药后观察腹泻时间 次数 排便的性质 颜色 量及伴随症状 一般在药后半小时即开始腹泻 每次约600 800ml 4 5次后渐止 若便次频频 超过10次 排出液量1000ml 出现虚脱的现象 虚脱症状 剧烈腹痛 腹泻 面色苍白 汗出肢冷 头昏心慌 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胸胁疼痛严重时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呼吸困难 张口抬肩 面色紫绀时 立即汇报医生 配合处理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30 辩证施护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服用峻下逐水剂致大便次数增多有关 5 有跌倒的危险 与服用峻下逐水剂致邪祛正伤 6 体温过高 与外邪袭肺 气机不利有关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31 健康教育 1 避免诱发本证的因素 如感受时邪寒湿 饮食不节 劳欲过度等 2 注意个人卫生及居室环境的干燥 清洁 保持通风 3 谨防劳累 根据病情及体能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如散步 做体操 打太极拳等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4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保持愉快 乐观 开朗的心情 胸腔积液 悬饮 中医辩证施护 32 健康教育 5 加强营养 宜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热量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 忌食生冷和辛辣 肥甘厚味 6 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 以免伤及脏腑 以生本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