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doc_第1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doc_第2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doc_第3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doc_第4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聂耳作者简介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十八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第二段又将原曲中的“工”更换成“凡”,转入上四度宫调系统,情绪趋于明朗热烈,故也称它为凡忘工或绝工板。第三段则采用“螺蛳结顶”旋法,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聂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强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上少年聂耳word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3.能照样子用“每当总”造句;能听写句子。能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2.知道聂耳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跟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思考: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吗?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谁?(板书:聂耳)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资料。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得快的同学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可以竖起手指头表示遍数。读得慢的同学要坚持到底,争取完整地读好一遍。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分段读课文。(巧妙划分自然段)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1)四人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如重点句: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重点句: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像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重点句: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重点句: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重点句: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重要意义。3.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 ?摇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提出研读问题,合作、探究学习。聂耳为什么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呢?这跟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找找答案:二、反馈(1):划出描写少年聂耳对笛声迷恋的句子,划出句中最能表现聂耳迷上了笛子的词语(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侧耳倾听。划出“常常”、坐等动词。(2)有一次,恳求理解:恳求(3)从此,天天理解“天天”的含义。思考:3个句子都写了少年聂耳对笛声的迷恋,有什么不同?(动作、语言、直接叙述。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三、反馈(2):(1)哥哥去,聂耳却理解“却”在句中的作用。(2)可是,聂耳越吹越有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