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伯牙绝弦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灯塔市实验小学“三元模块”教学理念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依据新课程标准,灯塔市实验小学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探索 “三元模块”的教学实践,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展示、自主、解惑”三大模块为基础,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特点,保持模块的整体性,任意调换模块排列顺序,自由灵活地组合进行教学。 “展示”模块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及各种能力为主要内容;“自主”模块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解惑”模块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清楚学生不懂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块教学将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小学课程改革一次质的飞跃。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并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朋友间纯真的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模 块运 用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8分孩子们,我们做一个补充词语的游戏,看谁反应得最快,填得更恰当。(杨柳依依)照这个样子,你能补充吗?(雨雪流水春风清风明月芳草炊烟白雪云雾)留心了吗,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是呀,平时多注意积累,是我们学好语文的一个窍门儿。(板书注意积累)导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自古以来,我们的艺术家寄情山水,诗人用脍炙人口的诗歌,画家擅长用(色彩),演奏家则用(音乐),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艺术有关。出示(伯牙鼓琴图)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位一身长袍,羽扇纶巾入神弹琴的就是晋国的著名音乐家俞伯牙(板书)再看这位,青布包头,凝神听琴的是楚国打柴的樵夫钟子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往学习的文章不同,是一篇文言文,写的是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板书课题指名读,(关注弦字的读音)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不知道,遇到不懂得字词,该怎么办?)引导: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是我们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板书借助工具书)让我们一起来追溯“绝”的小篆的写法,(课件)右下的是跪坐的人形,右上是刀,左偏旁是一束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叫“绝”。伯牙弹得是古琴,有七根琴弦,全断了叫绝弦。理解了意思,我们再来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那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由语言展示生自由质疑提问。解惑3分文言文有它独特的味道,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越来越喜欢它。听老师读一遍,用铅笔在你认为该停顿的地方用“/”画出来。大屏出示古文停顿,画正确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期待在小组学习中你们都有更出色的表现。自主小组学习内容1、 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轮读、齐读、接读)朗读课文2遍以上,读出句子中的停顿,读出韵味。2、 借助文后注释,组内交流,大致弄懂文章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后评价:老师发现组的学习活动井然有序,成员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把赞美的掌声送给他们!那组愿意给大家展示朗诵?教师相机评价第一次读文言文,读得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很不简单细心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诵读上,你丢了一个字(读错了一个字)。试着再再自信地读一遍。能读得这么通顺,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掌声在哪里?如果能再自信些,就更能体现文言文的韵味美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结合注释,大致讲讲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你们小组集思广益,能理解到这样的程度,老师要把大大的赞送给你!学生明确小组学习任务,在组长带领下学习。学生多形式朗诵学生讲解展示+解惑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关系是什么叫知音?知在现在是“知道或知识”的意思,在古文中是熟悉了解的意思。知音就是互相了解很深的人。他们是何许人?这两个身份、地位相差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知音?文中那句话写的是这个意思?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是什么意思从哪看出来,他们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聪明的孩子们,注意到了吗,这里也有两个善?与前文一样吗?可以换成我们现在的什么话?用我们现在的词汇去替换,这也是我们学习古文的好方法。据记载,当年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古琴之前,谈得是那样忘情投入,他的思绪飞向巍峨的泰山之巅,孩子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形?那就带着这种感受,读出你的赞叹吧!评价好,强调了是五岳之首的泰山你读得是这样的激情满怀师生接读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转轴拨弦,琴声又起,奔腾的流水从指尖浩荡而出,你仿佛看到 于是你脱口而出你看到了 于是你满心赞叹老师真为你们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而骄傲!伯牙的琴声里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之外,还会描写那些动人的场景呢?是呀,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也写一到两句吗?还记得我们课前积累的那些词语吗,现在该派上用场了。你们写得棒极了!好一个善鼓琴的俞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他们是何等的默契,何等的幸福,心有灵犀啊!然而,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子期已逝,知音不在,从此还有人知伯牙我之志吗?还有人知伯牙我之心吗?这是怎样的一种的肝肠寸断的痛啊,让我们用略低沉的语气深情地接龙读,第一遍男孩儿们读,第二遍老师读,第三遍女孩儿们读。评价:我们读得特别好,用掌声鼓励自己。 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我们被这个动人的有情故事震撼着。谁愿意带着你新的感悟去朗诵这篇古文?朗诵得很有感情,一咏三叹,太有味道了!老师变了一个魔术,这下没有停顿符号了,你能读好它吗?古代的典籍是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的,你能读好吗?嚯,好厉害呀!我们一起来读。古代读书人,将小纸条贴在书上,背诵,叫帖经。看看你们行吗?两千多年来,伯牙子期的故事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列子吕氏春秋警世通言中都有记载,他们已经成为知音的代名词,老师希望孩子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知音,幸福快乐成长!知音朋友、好朋友音乐、弹琴学生齐读擅长不一样,表示赞叹好啊真棒啊真了不起啊妙极了学生自由想象,展示表达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学生自由想象 学生诵读学生自由想象学生仿写大声朗读齐读指名说没有没有齐诵学生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