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导练课时作业:等效平衡及转化率问题编 辑:_时 间:_课时作业10等效平衡及转化率问题基础训练1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H197 kJmol1。在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容器甲乙丙起始投料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g)4 mol SO3(g)平衡时n(SO3)(mol)n1n2n3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Q1Q2Q3体系压强(Pa)p1p2p3平衡转化率12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2n1n3BQ1Q2197C2p1p3D131解析:本题疑难之处是等效平衡的应用。2 mol SO3相当于2 mol SO2、1 mol O2.恒温恒容时.甲和乙完全等效.所以n1n2、p1p2(恒温恒容下气体的p与n成正比);Q1197.则Q2197.Q1Q2197;1、2.121;将丙分两步完成.先将4 mol SO3充入2倍于乙体积的容器.与乙完全等效.此时丙的压强p3p2.然后将丙的体积压缩至与乙相同(压缩的瞬间p32p2).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最终p32p2、n32n2、32、Q32Q2。由于n1n2.n32n2.则2n1n3.A项不正确;Q1Q2197.B项正确;p1p2.p32p2.故p32p1.C项错误;131.D项错误。答案:B2(20xx年唐山一中调研)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 mol N2和30 mol 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是()A15 mol25%B20 mol50%C20 mol75%D40 mol80%解析:恒温恒容下.若开始只充入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者为等效平衡.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平衡时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10 mol220 mol.原平衡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为30 mol25%7.5mo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7.5 mol2/35 mol.故若开始只充入NH3.氨气的转化率(20 mol5 mol)/20 mol100%75%.故选C。答案:C3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解析:恒温恒压下.平衡后充入NO2.由于反应物仅有一种.所以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N2O4的体积分数不变。答案:A4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 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是0.10 molL1.达到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 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是()A0.16 molL1 B.0.08 molL1C0.04 molL1 D0.02 molL1解析:运用等效平衡规律处理。假设第一种情况反应体系的体积为V L.第二种情况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V L.则在等温条件下.两者建立等效平衡。其中H2的平衡浓度相同.为0.02 molL1(由第一种情况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可推知H2的转化浓度为0.08 molL1.则H2的平衡浓度为0.02 molL1)。这样.由第二种情况的体积为2V L压缩到V L时.平衡不移动.但H2、I2的HI的浓度均增大2倍.所以H2的平衡浓度为0.04 molL1。答案:C5(20xx年山东烟台二中高二开学考试)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 C小于p%D无法判断解析: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时.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将大于甲的.即大于p%。答案:B6在一个盛有催化剂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g)3H2(g) 2NH3(g).已知加入1 mol N2和4 mol 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NH3.在相同温度、压强下.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编号起始状态物质的量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N2H2NH3140a1.56010.5amn(n4m)解析:此题为恒温恒压条件.运用把一边“归零”换算成同一半边.要两平衡等效只要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即可。以为例:设NH3的起始状态物质的量为x molN2(g)3H2(g) 2NH3(g)起始1(mol): 1 4 0起始2(mol): m n x一边归零为(mol): m n 0由恒温恒压规律可列式:解得:x2(n4m)答案:1.5a00.52(n4m)(n3m)a提高训练7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D均减小1 mol解析:原平衡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选项A、B“均减半”“均加倍”.与原平衡比例一致.为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因此平衡不移动;C可设想为两步加入.第一次加入1 mol A、0.5 mol B、1 mol C.此时平衡不移动.第二次再加入0.5 mol B(此法与一次性各加入1 mol等效).增加反应物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中均减小1 mol.也可设想为两步进行.先将A减小1 mol、B减小0.05 mol、C减小1 mol.此时平衡不移动.再将B减小0.5 mol.减小反应物B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答案:C8在体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反应2A(g)2B(g) C(g)3D(g)分别从下列两条途径建立平衡:.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达平衡时.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途径的反应速率vAD达平衡时.途径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所得混合气体密度的解析:途径中2 mol C和6 mol D按方程式转化为A、B.相当于4 mol A和4 mol B.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途径和途径将建立等效平衡.A、B均正确;因为途径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为途径的两倍.达平衡时途径的反应速率vA小于途径的反应速率vA.达到平衡时.途径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所得混合气体密度的.C错误.D正确。答案:C9(20xx年内蒙古市模拟)如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左室更多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解析:由于为恒容容器.1 mol Ar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A项.若右室的容积与左室相等.左室和右室在相同条件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含有的SO2物质的量相等.右室在此平衡时将体积缩小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物质的量减少.第一次平衡时.SO2物质的量左室更多.A项正确;B项.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1 mol1 mol4 mol.右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则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B项正确;C项.左室从正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左室平衡时压强小于左室起始压强.右室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右室平衡时压强大于右室起始时压强.左室与右室起始压强相等.则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C项正确;D.若在容积为2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4 mol SO2、2 mol O2.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2物质的量为左室SO2物质的量的2倍.打开活塞相当于容积为1.5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g)、1 mol Ar.等效于容积为1.5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4 mol SO2、2 mol O2、1 mol Ar.相对于2倍左室容积的容器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物质的量减小.即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物质的量的2倍要少.D项错误。答案:D10.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C(g)(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mol。(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mol。(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则x_mol.y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 mol乙等于2 mol丙小于2 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5)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_(选填一个编号)。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解析:.(1)A(g)B(g) C(g)起始量(mol) 1 1 0变化量 a a a平衡后 1a 1a aA的物质的量为(1a)mol。(2)在恒温、恒压下.若投入3 mol A和3 mol B.则所占体积为(1)中体积的3倍.由于A、B的投放比例与(1)相同.所达到的平衡状态与(1)相同.C的物质的量为(1)的3倍.即3a mol。(3)由于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3a mol.说明所达到的平衡状态与(2)中平衡为同一平衡.则若把C的起始量完全转化为A和B.A、B的物质的量应与(2)完全相等。A(g)B(g) C(g)起始量(mol) x 2 1将C完全转化 x1 3 0平衡后(mol) y (33a) 3a根据题意有:x13.x2mol.y(33a)mol.显然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也为(33a)mol。若投入A、B、C三种物质后.平衡不移动.C的物质的量不变.即3a1 mol时.B的物质的量为2 mol;若平衡向右移动.则3a1 mol.B的平衡量小于2 mol;若平衡向左移动.则3a1 mol.B的平衡量大于2 mol。(4)在(3)的平衡中.再加入3 mol C.所达到的平衡状态与(1)、(2)、(3)皆为等效平衡状态.因此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容器中的压强小于(1)容器中的压强.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答案:(1)1a(2)3a(3)233a丁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4)(5)乙因为(5)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容器中的压强小于(1)容器中的压强.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11. (20xx年宝鸡模拟)在T 条件下.向1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Z(g)W(g) HQ kJmol1(Q0.a为正整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内压强一定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3)温度维持T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 mol X、1 mol Y、1 mol ArB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a mol Z、0.5 mol WD2 mol X、1 mol Y、1 mol Z(4)温度维持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4 mol X和6 mol Y.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了10%.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kJ。(5)温度维持T 不变.若在一个和原容器体积相等的恒压容器N 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上反应并达平衡.则_(选填M或N)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X的质量分数M_N(选填“”“”“”符号)。(6)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200250300350平衡常数K9.945.210.5若在某温度下.2 mol X和1 mol Y在容器M中反应达平衡. X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为_。解析:(1)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a等于1。(2)恒容.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故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A正确;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固定.容器体积固定.所以密度一定.B、D错误;C项中Z分子数一定.说明平衡不移动.正确。(3)A项.充入“惰性气体”.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正确;B项.从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需要吸收能量.错误;C项.不能确定平衡建立的方向.若逆向建立平衡.则吸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钾肥干燥轮球输送系统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型起重机防腐工艺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蔬菜酱渍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中级)模拟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焊工考试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焊工比武考试题及答案
- 太阳能光伏电池镀膜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脂高温压榨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毕业班春季家长会课件
- 车辆设备停车场管理规范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考试资料)
- 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简论
- 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课件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项目整体推广的策略提案的报告课件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