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歌简介-1.doc_第1页
湖北民歌简介-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民歌简介湖北省人口众多,风俗习惯各地也不尽相同,湖北民歌的分布,民歌的体裁形式和民歌的音调风昧也并非到处一样。我们按湖北境内的方言声调、民歌音调、体裁形式、歌词文学的特点与分布情况,以及地理方位,把全省划分为五个色彩区域。即鄂东北区、鄂东南区、鄂中南区、鄂西南区、鄂西北区。鄂东北区包括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黄冈地区等,古属荆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鄂东北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民歌真实而生动地记载了这个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史绩。如黄安颂唱道:“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做饭。”短短二十四个字,真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轰轰烈烈的黄麻起义。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从这里唱开的,它表达了成立苏维埃政权时的情景。鄂东南区位于长江南岸,幕阜山北麓,以咸宁市为中心。用民歌演唱有关民间传说的长篇叙事诗,是该区民歌题材内容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崇阳县的双合莲、咸宁市的陆英姐等。鄂中南区包括沙市市、荆门市、荆州地区,位于湖北的中心地带。古代荆楚是著名的音乐舞蹈之邦。年在纪南城南城墙出土的一组“彩绘石馨”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石制乐器,按音高、音律顺序排列,声音十分清脆。这套石馨是楚国音乐文化的历史见证。鄂中南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是“蓐草歌”和石首、公安、松滋等县的“丧鼓”。鄂西南区包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地区和宜昌市。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因屈原故里在这里,所以人们保持着端午划龙舟、唱龙船号子的习俗。鄂西南区盛产茶叶,许许多多的山歌,是在茶山干活时所唱。这里有一种独特茶歌形式,如宜昌市的采茶山歌。鄂西北区包括襄樊市、随州市、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和神农架林区。北与河南省接壤,西与陕西省、四川省交界,导致在语言和音乐方面,与陕南、川东、豫南、豫西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了鄂西北的特色。近年在随州市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地方名曲龙船调】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最早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解放前,种瓜调一直在利川市城和汪营、柏杨等地广为流传,并在歌唱间伴有打击乐器。年春节期间,利川举行业余文娱汇演,柏杨业余剧团的成员演唱了种瓜调,反映良好,收效极佳。县文化干部对其加以整理并根据原来表现形式定名为龙船调。龙船调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