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教时).doc_第1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教时).doc_第2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教时).doc_第3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教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陵。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收集孟浩然的资料,搜集一两首送别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配乐)送别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在分别之时,把满腔的离情别绪,都化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昨天,我们就学习了其中的一首(课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你能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首古诗吗?指名读古诗(2人),再齐读。二、诗文对照,了解古诗大意师:要想读好这首诗,我们需要知道诗的意思才可以。下面请大家根据提示自学这首古诗。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A默读课文,根据课文理解“故人”、“烟花三月”、“下扬州”、“唯见”、“孤帆”的意思,做好记录。B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与古诗相对应的语句并用“ ”画下来。C再读古诗,读出你对诗句的理解。)2、学生自学(五分钟),教师巡视。3、交流。A指名回答;故人:友人,在这里指的是谁?烟花三月:为什么称烟花三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下扬州: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唯见:只看见 孤帆:一条船,师:三月的长江应该是船来船往异常繁忙的时节,诗人为什么要称“孤帆”呢?老师先买个关子,学完课文咱们再来研究这个词语。B你从文中找到与古诗相对应的语句了吗?(指名读)前两行要补充: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C指名读古诗,读出对古诗的理解。师: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仅仅知道字面上的意思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你认为李白是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指名)板书:依依惜别。三、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1、美景无心赏,情难藏(1)读一读这个词语所在的段落。(课件出示:第2小节) 师:依依惜别之情他们表现出来了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2)咱们来推敲一下“藏”字。他们藏的是什么?怎么藏的?(指名读)看起来他们在做着与送别无关的事,你说他们真的在欣赏美景吗?此刻离别才是他们心底最不愿触动的那根弦。这个藏字用得妙!师:他们是借欣赏美景来隐藏(分别时的伤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个“藏”字所传达的浓浓的离别之情(练读,指名读课文)正所谓“满眼春光无心赏,离别之情心底藏”。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之情。(板书:动作)平日里他们会干什么?(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今日呢?(齐读)【设计意图】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读读品品,感受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想象两位诗人平日在一起的生活,会对依依惜别之情感受更深刻。 2、把酒话别,情更浓 学习李白的话(1)引读: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课件出示李白的话)学生齐读课文。 (2)从李白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这段话,用心品味每一个字词,你能从李白的这段话中读出哪些感情,在你最有感触的字下点上点。师: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读懂李白的诗,更能读懂李白的心。 (3)不舍,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敬仰,A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6个您;夫子:古时对学者的尊称;兄长和老师。B你能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吗?C有诗为证。课件出示赠孟浩然,学生自渎,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志同道合的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 让我们把李白的敬仰与依依惜别读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 学习孟浩然的话(1)师:相见时难别亦难,李白的心情,孟浩然能不理解吗?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指名读)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诗。孟浩然此时引用这句诗,用意是什么?(不忍分别、宽慰李白)孟浩然不愧为兄长和老师,带着你的理解宽慰一下伤感的李白吧!(指名读孟浩然的话)(3)一对挚友,一个满怀仰慕,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意深长。语言描写中,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板书:语言)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4)(配乐)指名一对好朋友,在配乐中表演。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读书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指导,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朗读,细细地咀嚼领悟,学生走进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加深了对人物的情感体验。 3、孤帆远去,情横流 (1)此情此境,就连江边的杨柳,也在微风中吹拂着枝条,好像在说:夫子啊,慢些走,慢些走,就连江上的沙鸥也在孟浩然的船头盘旋,久久不愿离开。景物描写中,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板书:景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到江边去送送孟浩然吧。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伫立,凝视)表演“伫立、凝视” 。(学生全体起立,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小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 (3)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是江上美丽的风景吗?是蓝天白云吗?(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帆船)这就是凝视聚精会神地看。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作者说是“孤帆”了吗?(作者的目光全集中在了故人乘坐的帆船上,看不到其他的船了)从“孤帆”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和孟浩然感情非常深厚) (4)李白的情意在依然伫立的身影中,在凝视远方的目光中。此时你就是李白,孤寂的身影看似平静可内心却如这浩荡的江水一样,心潮澎湃,你有什么话要送给远去的友人呢?在文中省略号的地方写出来。 师:请让我们听一听李白的心声吧!指名读。(5)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神态把两位诗人深深的情谊展露无遗。齐读红色部分(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板书:神态 4、情满溢,诗乃成 (1)滔滔的江水是李白对友人无尽的思念,满腔离情,万千愁绪,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这就是(课件出示:齐读) (2)相信现在再读这首诗你们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指名读),两千多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浩荡的长江水、飞檐凌空的黄鹤楼见证着这份友情(读诗),这份情谊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醇厚(读诗)。 【设计意图】“伫立”、“凝视”、“孤帆”是理解作者情感的三个关键词,理解“伫立”、 “凝视”,把学生带到情境中,走进人物内心,与教材对话,与人物对话,再通过探究“孤帆”的本质、交流、想象、配音朗读等实践活动,唤起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和潜能,促使学生将自己与作者融为一体,心心相通,依依惜别之情体会更深。师:李白的这首送别诗情真意切,咱们的这篇课文从动作、语言、神态、景物四个方面对送别的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