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doc_第1页
中小企业发展.doc_第2页
中小企业发展.doc_第3页
中小企业发展.doc_第4页
中小企业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化正和药业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通化正和药业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通化市长流滋补原料加工厂。属校办企业。1982年改为通化市前进制药二分厂。1983年独立并更名为通化山城制药厂。1991年1月改制为通化正和药业有限公司。2002年6月企业类型改制为中外合资(港),注册资本2400万元。企业隶属通化市教委的市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厂区位于通化市正和路888号,现在占地面积1.76万m2,建筑面积1.5万m2。2011年底总资产为10393.1万元,固定资产值1988万元,总负债3819.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6.7,实现总产值10472万元,销售收入6939.6万元,利润1182.1万元,税金877.3万元。现在企业职工总人数为257人,年可生产片剂6亿片/年,胶囊剂6亿粒/年,颗粒剂6000万袋/年。企业设有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工程设备部、市场部、销售部、监察部、新药研发中心等。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重大事项均由股东大会研究批准。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和机能运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和目标责任制,按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车间管理采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各岗位均确定成本目标,节奖超罚。公司有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组织标准、生产技术、设备质量、劳动人事、档案、财务等各种规章制度19章835条。关键部分、重要岗位全部实现计算机现代化管理,公司管理科学、决策民主、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公司是东北三省先进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吉林省小巨人企业,是吉林省民营纳税大户,吉林省专利试点企业。2003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2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再认定,2004年2月15日通过GMP认证,2008年11月通过国家药品GMP5年再认证。2005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中小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全国科技500强企业,2008年12月被认定为吉林省创新型企业,2010年3月被认定为吉林省科技型创新企业。二、主导产品情况本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制药企业。公司可生产片剂、胶囊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等6种剂型,60个品种63个生产文号的中西成药。拥有元和接骨片、抗痨胶囊、抑眩宁胶囊、金钱草片、复方五仁醇胶囊等5个国家保护品种,其中元和正胃片、强身胶囊、感冒解毒片、骨增消片为全国独家品种。获98中华医药保健品国际博览会金奖。并于2000年获吉林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满意企业”和“用户满意产品”称号。2001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评定我公司的刺五加片、天麻胶囊为中国进入WTO的推荐产品。2001年法国科学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认定我公司生产的刺五加片、天麻胶囊为高质量产品。我公司的天物牌中西成药被吉林省质量管理协会评定为“用户满意产品”。目前公司的银黄片等4个品种已进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银杏叶片等10个品种已列入国家医保药物目录。公司拥有元和、天物、正金颜、泽伟、恒馨、167472、正旺、振灵8种商标。其中元和、天物牌商标被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元和牌驰名商标正在审评阶段。三、科技进步情况企业要发展,科技是龙头。公司多年前已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长春中医学院、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哈工大机电一体化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科研联合体。聘请了国内著名的医药专家、教授做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公司已于2001年设立了“新药研发中心”。“中心”与公司化验室配备了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检测化验手段。公司从2001年初开始,进行了超微粉中药元和接骨片的研发工作。采用激光复合技术搞出我国第一个超微粉接骨中药制品元和接骨片。经沈阳金属所测定:君药四号铜粉粒径最小14nm,最大57nm,平均35nm。该产品被评为200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列入同年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和科技产业化计划。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2007年10月该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债医药专项计划。公司近几年申请国家专利7项,已获得国家专利3项,其中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元和接骨片2005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 02 1 09298.2。元和正胃片、骨增消片两个药品包装盒获得两项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为ZL 2005 3 0101244.0和ZL 2005 3 0101245.3。另外还有元和正胃片、骨增消片、骨增消痛贴、感冒解毒片4项发明专利正处在专利实质审查阶段。四、企业投融情况公司是1999年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制企业时,由姜华等33名股东共同发起组建的,全部为自然人股,股本总额为98万元。其中董事长姜华持有63的股份。其余股份为其他32人持有。2002年6月香港世界语出版社投资600万元人民币与我公司合资经营,我公司从此为中外合资企业(港)。1999年公司从通化市农行贷款100万元。2002年已全部还清。五、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通化正和药业恪守“诚信”宗旨,以其疗效显著的产品,合格的产品质量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一直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公司对原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及其他合作伙伴均以诚挚为人、公平对待,按市场经济秩序进行交易与处事,公平、公正、不欺不诈,公司在与患者、经销商、供应商及其他单位的交往中,拥有良好的商誉和企业形象。2007年3月吉林省工商管理局认定我公司为“守合同重信用AAA级单位”公司提倡“追求、创新、超越、争先”的企业精神,遵循“凭良心制药,想百姓健康”的服务宗旨。把为社会、为顾客、为职工更好的服务做为公司的最高目标,处处以人为本。公司“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商品”做为全体员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企业文化观念、企业价值观念,就是通化正和药业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经营理念。六、企业效益情况通化正和药业自1999年改制以来,企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企业效益逐步平稳增长。企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10年末,公司总资产是公司初期的14.7倍,企业资产负债率由公司成立初期的88.3降低到27.6。公司多年来安排了大量下岗再就业人员,在目前全公司的247名员工中,就有168名下岗、待业及郊区农工。正和药业属校办企业。几年来公司主动拿出4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03年公司帮助长流小学筹建了新校舍,使该小学成为目前通化市一流的郊区小学。公司还经常主动向慈善总会捐款钱物。七、企业发展战略制药产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的竞争激烈产业。鉴于目前我国医药市场已呈现国产药、合资药、进口药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加入WTO市场全面开放,原占医药工业主导地位的化学合成药将受到很大冲击,而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以及治疗毒性肿瘤、心脑血管、慢性代谢性疾病、保健调理等方面优势和传统医药文化背景,我公司今后一段时间主要发展中成药。以骨科药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为研发重点,争取短期内研发出12个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新品种。上规模,上大品种,短期内增强企业实力,努力把正和药业建成大型企业,努力把公司发展成“正和药业集团”。一、中小医药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瓶颈1、 产品结构老化不合理,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足以救活一个企业、成就一个企业,医药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产品的竞争,产品力是医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但是国内大多数的医药企业均没有优势产品。在一中部城市的高新区生物医药园的三十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仅有少数几家具备还算相对优势的产品,因而即使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也能占有市场的一席之地。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能否得到优势产品是关键。2、 相对高成本。中小企业在生产普通药品时,由于规模太小,无论在原材料采购还是水电气等环节,其成本均无法和大企业的规模化相比。2004年,湖北九州通医药批发市场,部分厂家的鱼腥草价格一度降到1.1元/盒,对此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表示无奈,安徽的一医药企业负责人感叹说,我们就是装自来水的成本也降不到1.1元。中小医药企业只有生产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时,才能弥补生产高成本的弱势。3、资金短缺。刚刚结束的GMP改造使得多数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尽管大家都想加强研发以获得优势产品或进行一定的广告宣传,但往往多数均考虑到资金问题和投入风险而无法实现,往往是有一定优势的产品但缺乏推广资金或者是缺少资金购买或研发新产品。资金短缺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4、销售难以上量,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由于产品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销售上对代理商的依赖性较大,加之市场竞争的激烈,销售往往难以突破上量,大部分企业的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甚至不超过2000万,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资源浪费严重。在一城市高新区的三十多家医药企业中,真正能实现全年满负荷生产的企业仅仅不过5家,而在另一中部城市的高新开发区,类似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多数企业常年寻求低廉的委托加工业务以赚取工人工资和资产折旧,由此可见,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是多么艰难。5、营销策划与管理水平低下,没有高水平、稳定的有执行力的营销团队。一份来一人才网的调查显示,医药行业的人员跳槽率仅次于服务业,位列第二。多数的中、小医药企业因为用人机制、工资待遇、企业前景等因素留不住人才或者人才老化,多数年轻有为的人才奔向外企和大公司,即使少数因为其他原因留下来的人才也难以安心专注地工作。现有中、小医药企业的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相对薄弱,营销团队缺乏创新和执行力,这也是多数中、小医药企业的致命弱点。这些企业通常是有了好产品面市但却不能好好运作市场,产品在一开始取得的大好领先优势往往因为市场推广执行的不力和竞争者快速跟随而瞬间丧失,其实他们都输在了营销策划和管理上。正因为如此,时常有很多中、小医药企业不惜重金聘请外脑进行咨询管理,但由于这些外脑缺乏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掌控而往往难切实际或是优秀的思路方案难以被企业有效执行。以上情况,可能有的企业存在一二,也可能有的企业全盘皆有,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多数企业不敢于认真直面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二、中小医药企业的突围之路1、学会获得产品资源。放开视角和胸怀,本着共赢的原则和心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联系,想方设法、大胆主动与科研单位特别是国外高水平的科研单位联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求产品、科研方面的合作,确立产品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和资产的增值奠定产品基础。这是中小医药企业摆脱困境、突出重围的关键。2、积极融资。学会利用金融手段进行必要的融资,以获得好产品和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推广投入,以期做大做强。学习资产重组与资本运作的科学模式,在必要的阶段能充分利用有效的股份稀释、资产重组等手段实现资产增值、变现与资源整合等。3、积极利用政府政策 。各地方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发展均高度重视,配套有很多积极优惠的政策和资金。例如合肥市,其目前规划的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就将有55亿之多,据说合肥市的多家医药企业都在积极申报项目,努力寻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像这样的发展机会,企业要能紧紧把握,不容错过。4、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与业内企业以及金融、管理策划、研发类企业的交流合作,寻求与企业运作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实现与他们的资源共享和紧密合作。5、整合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