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第二章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2 2点的投影 2 3直线的投影 2 4平面的投影 2 5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2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一 投影法的概念 投射线通过物体 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 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投影法 投射线 投射中心 空间物体 投影面 投影 2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二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有两类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2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三 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1 中心投影法 投影大小随物体位置变化 投影特性 投射中心 物体 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2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三 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2 平行投影法 斜角投影法 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投影方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直角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角投影法 画透视图 画轴测图 画工程图样 投影法小结 1 投影法的分类 2 正投影法的性质 真实性 积聚性 类似性 2 2点的投影 一 点的两面投影 1 两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投影面 正立投影面 V面 水平投影面 H面 投影轴 OX轴 条件 两个投影面互相垂直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 点的投影用小写字母 加撇 表示 投影规定 2 2点的投影 一 点的两面投影 2 点的两面投影图 2 2点的投影 一 点的两面投影 3 点的两面投影规律 一个垂直 投影连线垂于相应的投影轴 两个相等 空间点到投影面的距离等于相应投影到轴的距离 a a OX aax Aa a ax Aa 2 2点的投影 二 点的三面投影 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投影面 正面投影面 V面 水平投影面 H面 侧面投影面 W面 投影轴 OX轴V面与H面的交线 OZ轴V面与W面的交线 OY轴H面与W面的交线 条件 三个投影面互相垂直 2 点的三面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水平投影 a 点A的侧面投影 作空间点A的三面投影 2 2点的投影 规定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 点的三个投影都用同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其中 H投影不加撇 V投影加一撇 W投影加两撇 X Y Z O V H W A a a a 3 点的三面投影的展开 保持V面不动 H面以OX为轴向下向后转90 W面以OZ为轴向右向后转90 省略掉投影面的范围线 得到点的三面投影图 2 2点的投影 4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a a OX轴a a OZ轴 A到V面的距离 aax a az A到H面的距离 a ax a ay A到W面的距离 aay a az 垂直 投影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相等 空间点到投影面的距离等于相应投影到轴的距离 2 2点的投影 5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的应用 例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 求第三投影 az 解法一 作45 辅助线 az 解法二 圆规直接量取 两种方法都是要保证 a az aax 2 2点的投影 2 2点的投影 三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特殊位置点是指 位于投影轴或投影面上的点 2 2点的投影 三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注意 点的各个投影一定要写在它所属的投影面区域内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规律 2 2点的投影 四 投影体系中的空间分角 2 2点的投影 五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点的每个投影反映两个坐标 V投影反映高标和横标 H投影反映纵标和横标 W投影反映高标和纵标 2 2点的投影 五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一般位置点 空间点的三个坐标值X Y Z均不为零 称该点为一般位置点 一般位置点 X Y Z 例 已知点A 20 15 25 求作其三面投影图 2 2点的投影 五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V面上点 X 0 Z H面上点 X Y 0 W面上点 0 Y Z 3 原点上的点 0 0 0 X轴上点 X 0 0 Y轴上点 0 Y 0 Z轴上点 0 0 Z 1 投影面上的点 空间点的坐标值有一个为零 2 投影轴上点 空间点的坐标值有两个为零 特殊位置点 六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 前后 左右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 x坐标分左右 大的在左 y坐标风前后 大的在前 z坐标分上下 大的在上 b a a a b b X YH YW Z 如右图可知 B点在A点之前 之右 之下 2 2点的投影 六 两点的相对位置 2 2点的投影 例 如图 已知点A的三投影 另一点B在点A上方8mm 左方12mm 前方10mm处 求点B的三个投影 作图步骤 1 在a 左方12mm 上方8mm处确定b 2 作b b OX 且在a前10mm处确定b 3 按投影关系求得b 七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2 2点的投影 当空间两点位于对投影面的同一条投影线上时 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 称这两点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点A B称为对H面的重影点 而点C D则称为对V面的重影点 七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 前遮后 左遮右 上遮下 不可见的投影加圆括号 2 2点的投影 2 3直线投影 一 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将两点的同面投影用直线连接 就得到直线的同面投影 2 倾角的概念 直线对H V W面的倾角分别记作 二 各种位置的直线及其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 投影面平行线 正平线 平行于 面 侧平线 平行于 面 水平线 平行于 面 投影面垂直线 正垂线 垂直于 面 侧垂线 垂直于 面 铅垂线 垂直于 面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直线的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 2 3直线投影 1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三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 投影特性 三个投影不反映与投影面夹角的实际大小 三个投影的长度都不反映空间线段的实长 2 3直线投影 2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水平线 侧平线 正平线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的实大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投影特性 2 3直线投影 3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铅垂线 正垂线 侧垂线 另外两个投影 反映线段实长 且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 投影有积聚性 投影特性 2 3直线投影 三 直线上点的投影 判别点在直线上的方法 从属性 若点在直线上 则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等比性 点分线段所成比例投影后保持不变 AC CB ac cb a c c b a c c b 2 3直线投影 例 判断点C是否在线段AB上 用从属性判断 如何用等比性判断 在 不在 不在 a b 2 3直线投影 例2 已知点K在线段AB上 求点K正面投影 解法一 应用第三投影 解法二 应用定比定理 a b 2 3直线投影 四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相对位置分 平行 相交 交叉 两直线平行 投影特性 空间两直线平行 则其各同面投影必相互平行 或重合 反之亦然 2 3直线投影 例 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对于一般位置直线 只要有两个同面投影互相平行 空间两直线就平行 对于特殊位置直线 只有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空间直线不一定平行 要求出侧面投影判断 AB CD AB与CD不平行 2 3直线投影 两直线相交 特点 交点是两直线的共有点 若空间两直线相交 则其同面投影必相交 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点的投影规律 判别方法 2 3直线投影 例 过C点作水平线CD 且与AB相交 分析 CD为水平线 所以其正面投影平行于OX轴 因此 先作出CD的正面投影 从而找到CD与AB交点的正面投影 2 3直线投影 例2 判断直线AB CD的相对位置 c d a b c d 相交吗 不相交 为什么 交点不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特性 判断方法 应用定比定理 利用侧面投影 平行吗 不平行 2 3直线投影 两直线交叉 1 2 3 4 投影特性 同面投影可能相交 但 交点 不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交点 是两直线上的一对重影点的投影 用其可帮助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 2 3直线投影 2 3直线投影 五 直角投影定理 若直角的两边 相交或交叉 有一边平行于某个投影面 另一边不垂直于该投影面 则此直角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角 2 3直线投影 五 直角投影定理 逆定理 若两直线 相交或交叉 在某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互相垂直 且其中有一直线平行于该投影面 则此两直线必互相垂直 例 过C点作直线与AB垂直相交 a b c b c AB为正平线 正面投影反映直角 分析 2 3直线投影 六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 3直线投影 分析 过A点作AC ab 则得到直角三角形ABC 在该三角形中AC ab BC Bb Aa Z Z A B两点的Z坐标差 而 BAC即 角 斜边即AB实长 六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 3直线投影 Z b Z X a b a 作图步骤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 实长AB H投影长 ab Z坐标差 zA zB 角实长AB V投影长 a b Y坐标差 yA yB 角实长AB W投影长 a b X坐标差 xA xB 角 注意对应关系 六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 3直线投影 六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 3直线投影 例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正面投影面的夹角 角 方法一 方法二 六 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 3直线投影 例 已知线段AB 25mm及其投影ab和a 试求该线段的V投影a b 七 直线的迹点 2 3直线投影 直线与投影面的交点 称为直线的迹点 与水平投影面的交点称为水平面迹点 用M标注 与正面投影面的交点称为正面迹点 用N标注 与侧面投影面的交点称为侧面迹点 用S标注 七 直线的迹点 2 3直线投影 迹点投影特点 1 因迹点是直线上的点 所以迹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2 因迹点是投影面上的点 所以迹点的一个投影必在投影轴上 七 直线的迹点 2 3直线投影 1 延长a b 使之与X轴交于点m 2 由m 引X轴的垂线 与ab的延长线交于m 3 延长ab 使其与X轴交于点n 4 由n引X轴的垂线 与a b 的延长线交于n 例 试求直线AB的M N迹点 2 4平面的投影 一 平面的表示法 不共线的三个点 直线及线外一点 平行两直线 相交两直线 平面图形 2 4平面的投影 一 平面的表示法 平面和投影面的交线 称为平面的迹线 平面的迹线也可以表示平面 平面和H面的交线 称为水平迹线PH 和V面的交线 称为正面迹线PV 和W面的交线 称为侧面迹线PW 二 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平行投影面 投影就把实形现 真实性 平面倾斜投影面 投影类似原平面 类似性 平面垂直投影面 投影积聚成直线 积聚性 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 投影面垂直面 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2 4平面的投影 1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一般位置平面和三个投影面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所以 如用平面形表示一般位置平面 则它的三个投影均不是实形 但具有类似性 2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V W H 2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铅垂面 投影特性 1 abc积聚为一条线 2 a b c a b c 为 ABC的类似形 3 abc与OX OY的夹角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2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正垂面 投影特性 1 a b c 积聚为一条线 2 abc a b c 为 ABC的类似形 3 a b c 与OX OZ的夹角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投影特性 1 a b c 积聚为一条线 2 abc a b c 为 ABC的类似形 3 a b c 与OZ OY的夹角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2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侧垂面 2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总结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是 1 在其所垂直的投影面上 投影为斜直线 有积聚性 该斜直线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该平面对相应投影面的倾角 2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是实形 但具有类似性 3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2 4平面的投影 如平面用平面形表示 则其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 反映平面形的实形 2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直线段 有积聚性 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a c b c a a b c b 例 正垂面ABC与H面的夹角为45 已知其水平投影及顶点B的正面投影 求 ABC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 思考 此题有几个解 2 4平面的投影 三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1 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上 则该点必定在该平面的某条直线上 先找出过此点而又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辅助线 然后再在该直线上确定点的位置 面上取点的方法 点在面上的条件 即 把平面上取点 转变为直线上取点的问题 一般位置平面上取点 辅助线法 特殊位置平面上取点 积聚性法 2 4平面的投影 1 平面上取点 例 已知K点在平面ABC上 求K点的水平投影 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解 通过在面内作辅助线求解 一般位置平面 特殊位置平面 2 4平面的投影 2 平面上取任意直线 2 4平面的投影 d n m 例 已知平面由直线AB AC确定 试在平面内任作一条直线 解法一 解法二 根据定理二 根据定理一 此题几解 思考问题 2 4平面的投影 例 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 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n m n m 1 此题几解 3 平面上取特殊直线 思考问题 2 如何作正平线 2 4平面的投影 例 已知AC为正平线 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 k b 解法一 解法二 2 4平面的投影 d e 例5 在 ABC内取一点M 并使其到H面V面的距离均为10mm 2 4平面的投影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相对位置包括平行 相交和垂直 一 平行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1 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行问题 例2 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V面和平面ABC a c b m a b c m 例1 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平面ABC c b a m a b c m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两平面平行 若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对应平行 则这两平面相互平行 若两投影面垂直面相互平行 则它们具有积聚性的那组投影必相互平行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二 相交问题 包括直线与平面相交和平面与平面相交 1 直线与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 其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要解决的问题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 即判别可见性 重点掌握 直线与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的情况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平面为特殊位置 例 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a b c m n c n b a m 1 2 直线为特殊位置 k m n b m n c b a a c 1 2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二 相交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 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 即判别可见性 重点 两面中至少有一个是特殊位置 2 两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 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 同时交线上的点都是两平面的共有点 求两平面的交线 方法 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例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 并判别可见性 a b c d e f c f d b e a m n 1 空间及投影分析 交线必为一条正垂线 只要求得交线上的一个点便可作出交线的投影 求交线 判别可见性 2 作图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例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 并判别可见性 2 5线与面 面与面的相位置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5G通讯行业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服装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与定制化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工程行业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工业设计行业智能化设计技术应用案例解析报告
- 2025年农村发展行业农村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基于案例的建筑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模式研究-洞察及研究
- 传感器数据融合应用前景-洞察及研究
- 基因编辑技术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探索-洞察及研究
- 分布式系统中的相对时间同步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中医基础理论-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医院妇产科医学病例汇报PPT
- 家庭疾病管理能力调查
-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37)-1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典型案例分析
- 注塑车间安全培训
- 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 JB/T 20185-2017热原检测仪
- GB/T 22153-2008国际货运代理通用交易条件
- GB 3061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 加油站安全费用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