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检测卷新版苏科版202003102100.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教案+教学课件+作业(打包13套)(新版)苏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7页)
编号:752829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4-22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教案+教学课件+作业(打包13套)(新版)苏科版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八
教案
教学
课件
作业
打包
13
新版
苏科版
- 资源描述: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教案+教学课件+作业(打包13套)(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教案+教学课件+作业(打包13套)(新版)苏科版,年级,物理,下册,第八,教案,教学,课件,作业,打包,13,新版,苏科版
- 内容简介:
-
一、力 弹力一、选择题1. 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 )a. 一张作业纸 b. 两个鸡蛋 c. 一个图钉 d. 一张课桌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b. 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c.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 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 农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在水平路面上缓缓行驶。那么使马车、车夫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车夫 b. 地面 c. 马 d. 车上货物4.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启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b. 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c.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d. 汽车匀速转弯5.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上的最上刻度就是它的量程b. 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c.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拉力的大小d. 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拉力,也可以用来称物重6. 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 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 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a. 4.4 n b. 4.3 n c. 4.2 n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 在国际单位制里,力的单位是_。8. 一位同学手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_是施力物体,_是受力物体。若以手为研究对象,_是施力物体,_是受力物体。9. 脚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人反而被墙推开。这是因为_也受到了_所施加的力。10.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_,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_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_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_,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_,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力。11. 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小球静止于侧壁和水平地面之间,那么小球与水平地面_弹力,与侧壁_弹力。(填“有”或“没有”)12. 如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_和_,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n。13. 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小明用7.5n的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了4.5 cm;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3 cm,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n。14. 小华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0 cm。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_。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三、实验探究题15.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说明了_,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参考答案1.b 2.c 3.c 4.c 5.c 6.c7.牛顿8. (1). 手 (2). 水桶 (3). 水桶 (4). 手9. (1). 人 (2). 墙10. (1). 形变 (2). 弹起 (3). 弹 (4). 形变 (5). 施力 (6). 弹11. (1). 有 (2). 没有12. (1). 量程 (2). 分度值 (3). 1.613.514.(1). 1;2;3;4;5;6 (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15. (1). 在一定范围内,对弹簧的压力或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也越大 (2). 弹簧测力计一、 力 弹 力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和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5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教学重难点1力的概念2弹力与形变的关系教学器材 弹簧、弹簧测力计、气球、橡皮筋、橡皮泥、钩码、刻度尺、条形磁体、小磁针。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1活动:师生互动,掰手腕。问:还有做什么要用力,能不能举些事例让大家感受一下?2教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大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力已经有了认识,只是没有深入、系统的学习过。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有关“力”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力引导:我们知道做很多事情需要用力,但究竟什么是力呢?(1)学生观察教材p44四幅图,投影展示并文字表达每幅图。(2)分析每一个动作过程,总结出力的定义。(一个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结论】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学生回答) 力的符号(f);力的单位(n)。(3)活动:鼓掌鼓励一下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 问:鼓掌要用力吗?一只手能鼓掌吗?“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说明了什么?。【结论】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4)活动:磁体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发生偏转。 问:磁体与小磁针之间有力的作用吗?你是从什么现象得到结论的?这两个物体接触了吗?两个物体之间要产生力的作用一定要接触吗?【结论】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触。2弹力引导:力,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感知力的存在呢?(1)活动:学生实验。手压气球;手压弹簧;手拉橡皮筋;手压橡皮泥。 问:气球、弹簧、橡皮筋、橡皮泥受力了吗?施力物体是谁?这四个物体受力后,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有区别吗?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呢?【结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自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例如:气球、弹簧、橡皮筋受力后。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不能自动回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范性形变。例如:橡皮泥受力后。(2)活动:手拉弹簧,将弹簧逐渐拉长,感受弹簧对手的力。问:手拉弹簧时,手感觉受到力吗?这个力的施力物是谁? 弹簧伸的越长,手受到的力如何变化?【结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则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3)活动1:手压气球。逐渐用力。 问:气球受到手施加的压力,压力越来越大,气球的形变程度如何变化?活动2:手拉弹簧,逐渐用力。 问:橡皮筋受到手施加的拉力,拉力越来越大,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如何变化? 追问:气球能不能无限的压?橡皮筋能不能无限的拉?【结论】在一定限度内,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程度就越大。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引导:(4)活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演示实验)实验序号12345拉力f/n0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量l/cm【数据分析】弹簧的长度;弹簧的伸长量=此时弹簧的总长度弹簧的原长问: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之间的数量数学关系你能找出来吗?【结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所受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成正比。3. 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核心部件: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3)原理:在一定限度内,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程度就越大。(4)使用方法: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校零;使用前应轻拉挂钩,减小与外壳之间的摩擦;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读书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5)学生测量练习。三、课堂小结投影展示全部要点,学生回顾总结。四、课堂练习三、摩擦力1.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_,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_。3. 明明用6n的水平拉力,使30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则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若该物体以1m/s的速度在光滑冰面上匀速运动,则它受的摩擦力是_。4. 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_,属于有益摩擦的是_a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b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 d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5. 下列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a. 刹车时,自行车轮与闸皮间的摩擦b. 在台球桌上运动的小球与桌面的摩擦c. 滑旱冰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d. 骑自行车前进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在6. 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浴室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 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凹凸花纹c. 脚底下放一条手巾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7. 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 冬天,在结冰的路布撒沙子b.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 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d.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都是有害的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d. 摩擦力既可作为阻力,有时也可作为动力9. 下面的事例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a. 冬季冰雪封路时,卡车车轮上要装上防滑链b. 新的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d. 在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而且不希望地上有砂子10. 下列关于自行车摩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手柄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 车轴等处装有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c. 车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d. 给车轴等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11. 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旋钮上所刻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 汽车刹车过程中,地面对汽车的摩擦是有益的c.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所受摩擦越小d. 接触面积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12. 手拿住啤酒瓶,啤酒瓶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a. 手对瓶子施加的压力b. 手对瓶子施加摩擦力c. 手对瓶子施加向上的拉力d. 手拿住瓶子时瓶子不受重力13.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我国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建设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在行进时依靠安装在车厢底部的强磁铁将列车“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那么列车可高速行驶的原因是列车浮起后( )a. 减小了列车的惯性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c. 减小了列车与铁轨间的摩擦力d. 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14. 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滑动(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b. 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 比较乙和丙,感觉甲的阻力大d. 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15. 建筑工人有时需人力拖动预制板,他们常常会在预制板下塞两只圆木棍,为什么要这样做?16. 如图所示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正在比赛中,根据图中展示的情境提出一个与摩擦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回答。问题:_,简答_。17.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同学获得以下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分析1、2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2)分析2、3两次实验,可知:_。(3)她在实验中运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叫_。18.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实验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2次:把两相同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第3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1)若已知木块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_。(2)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1.(1). 滑动摩擦 (2). 滑动摩擦力2. (1). 粗糙程度 (2). 压力 (3). 粗糙 (4). 越大 (5). 压力3. (1). 6n (2). 0n4. (1). b (2). acd5.a6.d7.b8.d9.c10.c11.b12.b13.c14.abd15.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16. (1). 运动员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吗? (2). 不是17. (1). 接触面的粗糙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控制变量法18.(1). 如表所示 (2). 1,2 (3). 粗糙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教学课件 物理八年级下册江苏科技版 第八章力三 摩擦力 一 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1 手平放在桌面上 用力推 使手在桌面上运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 手平放在桌面上 用力推 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 手平放在桌面上 不用力推 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二 摩擦力的种类 1 滑动摩擦力 2 静摩擦力 3 滚动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方向 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作用点 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你猜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当你推箱子时 箱子越重 推起来越费力还是越省力 当你推箱子时 地面越粗糙 推起来越费力还是越省力 三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进行实验结论1 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进行实验结论2 结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得出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接触面的 有关 一个重90n的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小红用30n的水平拉力使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铁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n 方向向 如果拉力变大 摩擦力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压力 粗糙程度 30 左 不变 牛刀小试 生活中的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与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为了增大摩擦 哪些是为了减小摩擦 各用的是什么方法 a 给自行车轴承加润滑油 b 举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 c 在锁孔中放一些铅笔屑 d 遇到紧急情况 用力捏紧自行车的刹车把手 e 旅行箱的下面装有轮子 f 拔河比赛中 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 练一练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减小摩擦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 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三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四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接触面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课堂小结 一 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f 思考题 用5n的力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 请问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若改用10n的力来拉着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请问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又为多大 如果我用2n的力拉 但没拉动 请问还受摩擦力吗 5n 5n 受静摩擦力 为2n 三、摩擦力课 题三、摩擦力课型新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想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难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二 讲授新课1静摩擦力演示实验: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 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 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砝码为150 g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2滑动摩擦力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砝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时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再做演示实验,在刚才的大木块上再放一块小木块,发现要挂140g的砝码,才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又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教师讲解:这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n 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让学生填下表:数据测力计读数拉力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方向1静摩擦力1:2静摩擦力2:3最大静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讨论答案:图1 物块a与木板接触,但物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物块a没有静摩擦力。图2 物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加大力f时,静摩擦力不变,f静大小等于重力mg。图3 物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图4 物块a与木板接触,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等于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图5 物块a相对于木板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a不与木板接触,因此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当然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三)课堂小结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静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四)作业与思考习题: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思考题:1请举一二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致还是相反?三 小结学生小结:1.滑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3.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摩擦力1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教后感: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一、填空题1. 物体由于_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常用字母_表示。2.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3.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_来测量。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_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重力的数值。4. 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比。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写成公式为_。5. 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的性质。二、选择题7.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若甲重40n,g取10n/kg,那么乙的质量为( )a. 6n b. 60n c. 6kg d. 60kg8.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 下图所示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a. b. c. d. 10. 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a. 用停表测量时间b.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c.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d.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11. 如图所示是把水平仪放到窗台时的情形,则该窗台( )a. 右高左低 b. 左高右低 c. 左右相平 d. 无法判断12. 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的生活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提供的四种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方式,哪种是正确的( )a. 跑步 b. 仰卧起坐 c. 拉弹簧拉力器 d. 举杠铃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中飞行的小鸟之所以会掉不下来是因为它不受重力的作用b. 1kg的铁要比1kg的棉花重c.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d. 在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其重力也越大三、作图与实验题14. 小球重20n,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5.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_。(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1.(1). 地球的吸引 (2). g2.重心3.(1). 弹簧测力计 (2). 静止4. (1). 正 (2). gmg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6.重力7.c 8.c 9.a 10.d 11.b 12.c 13.d14. 15.(1). 天平 (2). 弹簧测力计 (3). 9.8 (4).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或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二 、重力 力的示意图课题二 、重力 力的示意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3. 会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知道g=9.8 nkg。4. 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5. 知道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确地画物体受力的示意图。6. 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并能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重点难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重力的方向以及力的示意图画法。教学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 通过实验和讨沦判断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教具1 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2 小球、铁架台、线、烧杯、水、三角板、剪刀(探究重力的方向)教 学 程 序 设 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教学过程观看“牛顿和苹果”图片,请学生讲述“牛顿和苹果”的故事。观看陨石、雨滴、苹果都落向地面的视频引入思考:陨石、雨滴、苹果为什么都不约而同落向地面?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板书课题)一、重力的产生: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常用符号g表示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谁?受力物又是谁?2.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注意: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物体重并不是物理学上的物重。二、重力的大小:1.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教师示范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方法。 2. 想一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探究):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我们选择探究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课后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过程:改变钩码的数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将各钩码的质量和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相应的栏目中。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n/kg)123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用公式g = mg表示 g = 9.8 牛/千克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粗略计算时取10 n/kg)例题选讲: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30kg ,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例2:若两个鸡蛋重力为1n,则每个鸡蛋质量约为多少g?( 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猜一猜: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做一做:通过演示课本上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为了说明什么是竖直向下,我们用烧杯和水来做参照的标准。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议一议:你还能设计出判断重力方向的其他方案吗?对于可行方案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不足的给予鼓励。生活物理社会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四、重力的作用点:视频引入:什么是物体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什么位置?生活中人们又是如何利用好物体重心的?学生举例。五、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物体受力呢?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的图。a.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b.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c.箭头末端标明力的名称和力的大小。例题选讲:例3: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30kg ,受到大小为200n,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巩固练习:画出下列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观察flash视频,思考一下问题:从大坝流下的水为什么能发电?举高的重锤为什么能将桩打入地下?七:课堂小结:略回忆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观察图片和视频,展开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地球对物体有吸引作用 地球 物体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正确读数,记录数据。猜想1: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3: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交流探究结果注意计算题的解题要求体验竖直方向是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学生讨论其他方案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等(重垂线)电风扇底盘载重卡车杂技表演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动手画力的示意图观看flash视频材料-空间站内失重现象(根据时间安排)三、思考与作业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物体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想得越广越好,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四教学后记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_或_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2. 蜜蜂在空中飞行时要不断扇动翅膀才不会落下从力的角度分析,不断扇动翅膀是因为_。3. 如图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有关。4.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5. 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对_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_对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_6. 如图所示,三物体分别受到f1、f2、f3的作用则根据图示,f1、f2、f3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应为_7. 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a. 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 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c. 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 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8. 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 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 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 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 桨作用于水上的力9.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b.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 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 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0. 关于下图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1f2,因为两个线段一样长b. 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较长c. f1f2,因为f1只有二个标度长,而f2具有三个标度长d. 无法比较,因为两图都没有标明一个标度长度表示多大力11. 质量为3 kg的物体放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12. 重80 n的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绳的拉力是100n画出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图示13.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的原理14. 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1)运动员锻炼臂力时将弹簧拉力器拉长;(2)不断用力抽打陀螺,陀螺就会越转越快;(3)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4)杂技演员从高处落在蹦床上,蹦床凹陷。效果:相同的是_,效果是_;效果:相同的是_,效果是_15. 如图所示,你的认识是 _. 16.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17. 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个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方向运动清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要写出两条) (1)_。 (2)_。18. 从船头向岸上跨一步,可能会掉入水中,这与在陆地上跨一步相比较,有什么异同?参考答案1. (1). 形变 (2). 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点4.力的作用一定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5. (1). 脚 (2). 球 (3). 球 (4). 脚 (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f1f2f37.b8.b9.d10.d11.12.1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4. (1). 1、4 (2). 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3). 2、3 (4).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16.方向17.(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或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8.相同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向后蹬的同时也会受到向前的推力,人向前进。不同点:船受人的蹬力会向后移动,地受人的推力不向后移动,由于船的后移使人实际前跃的距离比陆地上小。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题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备课人教学目标知识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知道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图示方法教具排球、海绵、乒乓球、塑料尺、铅笔、条形磁体、旱冰鞋能力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应用其解释物理现象情感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重点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 力是物体与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