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纬线2326n是划分:a. 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b. 高纬和中纬的分界线c.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d. 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6634n,a错;高纬和中纬的分界线是30s和30n,b错,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c错;纬线2326n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d正确。2.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 20e向东,经180经线到160wb. 20e向西,经180经线到160wc. 20w向东,经0经线到160ed. 20w向西,经180经线到160e【答案】c【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至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是20w向西经180至160e,所以c正确。3.以下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a. 65e和115eb. 65e和115wc. 65w和115wd. 65e和65w【答案】b【解析】两条经线要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经度数值数相加和为180,但东西经度是相反的关系。a c经度数值互补但是同为东经和西经,错误;d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错误。b项符合要求。4.英国首都伦敦的经纬度为(0.1w,51.5n),它位于( )a. 东半球,南半球b. 北半球,中纬度c. 东半球,热带d. 西半球,中纬度【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划分。【详解】伦敦的经纬度为(0.1w,51.5n),故伦敦位于北半球,故a错误;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故伦敦位于东半球,故d错误;热带的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故c错误;纬度位于30至60为中纬度,故b正确。5.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总星系d. 河外星系【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位于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一个级别的不同天体系统,因此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故选d,abc错误。6.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 太阳b. 比邻星c. 金星d. 月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7.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 耀斑爆发产生的b. 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释放的c. 黑子活动释放的d.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释放的【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详解】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不是能量来源,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是来源于核聚变反应,不是核裂变,故b不符合题意;黑子属于太阳活动,不是能量来源,故c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核聚变反应,即为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原子,产生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故d正确。8.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a. 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b. 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 水星、小行星带、土星、天王星d. 地球、土星、火星、木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详解】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9.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 黑子、耀斑和太阳风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详解】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故a不符合题意;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故c不符合题意;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d正确10.我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区是()a. 黑龙江北部b. 海南省南部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详解】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从东部向西部递减,四川盆地为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地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地区为青藏高原,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最弱为四川盆地,从盆地大气状况和天气状况分析,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 丙乙丁甲d. 丁丙乙甲【答案】11. a 12. a【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赤道,赤道长度为4万千米,地球自转一天,刚好是8万里,甲位于赤道上最吻合,a正确。【12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线速度最大的是纬度最低的甲地,最小的是纬度最高的丁,正确答案是甲乙丙丁,丁正确。【考点定位】地球自转速度13.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d.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详解】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故a不符合题意;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中间略鼓,两极稍扁,与昼夜更替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是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故c正确。1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每天都重合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 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答案】d【解析】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在二分日。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a.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白雪皑皑b.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将变快c.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6.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a. 北京、伦敦、莫斯科、新加坡昼夜平分b. 北极圈出现极昼c. 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d. 此时日期为3月21日【答案】15. c 16. 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的回归运动。【15题详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夏半年,故a错误;北半球夏至日的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远日点附近,向远日点靠近,公转速度变慢,故b正确;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时节气是春分日或者秋分日,故d错误;图示日期为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故c正确。【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时,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全球无极昼极夜,故b、d错误;次日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故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故a正确。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地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运行,这使得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 材料中提到的天体系统包含的级别有 (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18. 材料中提到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指 ( )a. 日地距离适中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c.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d. 大气成分适合【答案】17. b 18. a【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材料中“月球围绕地球运行”说明提到地月系;“地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运行”说明提到了太阳系,所以材料中共提到了两个级别的天体系统。【18题详解】材料中提到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指的是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致使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考点:该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的位置。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 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a. 耀斑b. x射线c. 紫外线d. 黑子20.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内部圈层【答案】19. d 20. a【解析】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外部大气活动。黑气是指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发生在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19题详解】记载中所说的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黑气是指黑子,d对。耀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a错。x射线、紫外线肉眼看不到,b、c错。所以选d。【20题详解】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a对。色球层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b错。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c错。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外部圈层,d错。所以选a。下图所示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北半球中纬度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南半球低纬度2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21. c 22. d【解析】【21题详解】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由北向南递减,是南半球,据此分析选c。【22题详解】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b的自转线速度大于a 地,说明b的海拔高,故选d正确。【点睛】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23. 该图是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a、b、c分别是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跨了三个圈层的是生物圈;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d项正确。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 b. c. d. 25. 若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b. 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c. 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d. 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答案】24. b 25. a【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理解。【24题详解】黄赤交角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故符合题意,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25题详解】黄赤交角变小,则直射点的位置靠近赤道,就回归线的纬度变小。热带即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寒带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直射范围变小,即热带变小;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缩小,即寒带变小.相比温带则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26.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a. 地幔b. 上地幔c. 软流层d. 地核【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的圈层结构。【详解】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故c正确,a、b、d错误;27.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 0纬线上b. 0经线上c. 北纬80d. 南极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详解】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以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应选择的地点是南北极点,故d正确,a、b、d不符合题意。28.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a、c错;东经度数顺着自转方向增加,b是正确c错。【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29.如果用a表示昏线,b表示晨线,下图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图a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a表示昏线,b表示晨线,a正确;图b是南半球顺时针自转,则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b错误,符合题意;图c、d是侧视图,都能正确表示晨线与昏线。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0. 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乙点位于甲点的()a. 东北方b. 西南方c. 东南方d. 西北方31. 假如甲乙经度相差90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转线速度甲地等于乙地b. 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 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d. 以上都不对【答案】30. a 31. c【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经线纬线判定方向,地球自转的特征。【30题详解】该图呈顺时针旋转,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乙在甲的北面,乙在甲的顺自转方向,乙点在甲点的东北方。故a正确,b、c、d错。【31题详解】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乙点的纬度比甲点低,乙的线速度大于甲,故a错;两的角速度相等,都为15度每小时,故b错;甲乙两地经度相差90度,时间约相差6小时,故c正确,d错误。32.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 2326s,160 eb. 2326n,160 ec. 2326s,20wd. 2326n,20 w【答案】d【解析】【详解】东半球的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160e向东到20w;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故判断其经度为20w;当地有太阳直射,以北无太阳直射,则判断其位于太阳直射点可到达的最北纬度,即北回归线上。选择d。读下图“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b. 7月初到近日点1月初到远日点c.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d. 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34. 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a. ab. bc. cd. d35. 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a. 持续变快b. 逐渐变慢c. 先变慢再变快d. 先变快再变慢【答案】33. b 34. b 35. 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特征。【33题详解】地球公转绕转中心为太阳,自西向东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故d不符合题意;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1月初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故b符合题意。【34题详解】国庆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最接近秋分日,利用图示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则b为秋分日,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35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是近日点(7月初)最快;远日点(1月初)最慢;故从5月1日到9月10日,中间经过了远日点,说明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故c符合题意,a、b、d错误。北京时间2008年3月3日晚,位于78n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上空,由于受到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影响,出现了美丽的极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37. 除挪威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 英国、中国b. 加拿大、俄罗斯c. 意大利、新加坡d. 印度、巴基斯坦38.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上产生()a. 强热带风暴b. 雷鸣闪电c. “磁暴”现象d. “厄尔尼诺”现象【答案】36. d 37. b 38. 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36题详解】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甲为光球层,乙和丙为色球层,丁为日冕层。太阳日冕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高层大气,产生了发光现象,叫做极光,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是来自于图中的丁处,故d正确,a、b、c错误。【37题详解】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极光一般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结合选项可知,加拿大、美国纬度较高,故b项正确,a、c、d错误。【38题详解】强热带风暴和雷鸣闪电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故a、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地球上秘鲁渔场附近异常升温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故d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c正确。39.岩石圈是指a. 地壳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 地壳和地幔d.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合在一起,物质组成为岩石,叫作岩石圈。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4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震发生后,地面上的人总是感觉到先左右前后摇晃,后上下颠簸b. 横波速度越快,纵波速度越慢c. 横波固态液态气态都能传播d.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相关知识。【详解】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震发生后,先感觉上下颠簸,横波传来,左右摇晃,a、b错。地震能量与地震波传播速度无关,纵波固态、液态、气态均可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故c错误;地震波属于弹性波, 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4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对跖点地理坐标是(先纬再经)_。(2)图中一架飞机由d沿最短航线飞到c点,飞机的飞行方向是_,经度距离是_千米;一架飞机由b沿最短航线飞到d,飞机的飞行方向是_,ab之间最近距离是_千米。(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先纬再经)_,所属的半球是_(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和_(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所处的五带是_带,所处的纬度带_(高中低纬)e点在f点的_方向。(4)图中d点在c点的_方向,e点在c点的_方向。【答案】 (1). 15n,165e (2). 先东南再正东后东北 (3). 275或277.5 (4). 先正南后正北 (5). 1110 (6). 7 0n,180 (7). 北 (8). 西 (9). 北寒带 (10). 高 (11). 东南 (12). 正西 (13). 东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详解】(1)a点所在纬度向南增大,应位于15s;图中经度向西增大,ab位于15w所以a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15,15w)。对跖点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故a的对跖点为(15n,165e)。(2)c点位于60s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呈顺时针,所以d点和c点分别位于165e和170e上。最短路径为向高纬凸起的劣弧,故由d飞往c最短路径的方向是先东南再正东后东北; c点的地理坐标是:(60s,170e),c点和d点之间的经度差为5,故经度距离为111km/1cos605277千米;d点和b点位于经线圈上,经线圈为大圆,故其经线圈的劣弧即为最短路径,故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南经南极点再向正北;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约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111km/110=1110千米。(3)根据图中经度数据变化,e点和f点位于北极俯视图上,地球呈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图中经纬度的均等分布,e点应位于(30n,45w),f点应位于(180,70n);故f位于北半球,西半球;f点纬度为70应位于高纬度,属于寒带;f点在e点的西北方向。(4)c、d、e三点得地理坐标分别为(60s,170e)、(60s,165e)、(60n,45w),因d、c之间和c、e之间的经度差大于180,所以西经度在东方,东经度在西方。因此d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e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c点所在弧是_线(填晨或昏)。(2)a点的地方时是 _时,d点的地方时_时。(3)图中各点中,有极昼现象的是_,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4)若c点经度为0此时北京时间为_点,零点的经线是_度。【答案】 (1). 晨 (2). 12 (3). 2 (4). b (5). c (6). 18点 (7). 150w【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和光照图的判读。【详解】(1)顺着自转方向c点即将由黑夜进入白昼,故为晨线。(2)由图可知,北极圈以北为极夜现象,故此时为冬至日,a位于白昼中间时刻,故为正午12时;图中最左侧经线为黑夜中间时刻0点,图中相邻经线相差30,差2小时,故b为2时。(3)此时为冬至日,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故b为极昼现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故c太阳高度为0。(4)由上题可知a的时间为12时,c在a西侧30经度差位置,故10时;若c为0经线,东八区时间为18时;零点的经线应从c点0经线向西150,故为150w。43.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d表示_星按结构特征,它都属于_行星;f表示_星按结构特征,它都属于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3)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