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202004020165.doc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全科)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529595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4-22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山东省 微山县 第二 中学 2019 2020 年高 一下 学期 第一 教学质量 监测 试题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全科),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内容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硅材料可制成光伏发电装置 bso2、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相同c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的发生 d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降低污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氧化性的酸,因而铝在浓稀硝酸中都能钝化b亚硝酸盐与食盐相似,可食用c“雷雨肥庄家”属于自然固氮d氮气化学性质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或氧气反应3下表是某矿泉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bag+ cna+ dba2+4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另一物质,仍无沉淀生成,则该物质可能为( )acl2 bnh3 ch2so4 dhcl5下列定性分析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均有氧化性bsio2、al2o3均可和酸与碱反应,说明两者均为两性氧化物c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均能使铁铝钝化,说明两者均有强氧化性d钠、铁的金属性均比铜的强,说明两者均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6如图所示是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7下列制取cl2,用其氧化含i-废液,回收并提纯i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cl2b氧化碘离子c过滤出粗碘d升华提纯碘8下列过程,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ano气体暴露在空气中 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ccl2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d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9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l2o3naalo2(aq) al(oh)3sso3h2so4naoh(aq) nahco3na2co3fefecl2fecl3a b c d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光导纤维 b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d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11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a1molb0.05molc1.05mold0.11mol12某课外学习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先慢慢通入o2,一段时间后,再喷射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关于no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反应物 d催化剂13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布条,可以观察到有色布条(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铁单质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若a、b、c分别为s、so3、h2so4,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d单质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不能溶解铜的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 c浓硫酸 d硫酸铁溶液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瓶中17下列硫化物中不能直接用金属单质和硫单质反应制得的是( )acus bfes czns dmgs18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层,且不会造成铝的损耗,可选用的试剂是( )a浓硝酸b稀硝酸cnaoh溶液d浓盐酸19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na2o2na bal2o3al(oh)3 csio2h2sio3 dna2co3naoh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涂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bcd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21(18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这也充分说明了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_性,能使酚酞溶液变_色,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色。(2)氮的氧化物有多种,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大气污染物。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变_色,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22(12分)分别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 澄清石灰水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气体。(1)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2)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通入少量的so2)。(3)上述实验中,出现溶液褪色现象的是_(填试管标号)。(4)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_(填试管标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_,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23(10分)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加热试管,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3)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中的 来表示。a.o2+h2oh2so3 b.o2+2h2so3=2h2so4 c.so2+h2o2=h2so424(10分)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可以是_,c是_, f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5(10分)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填字母,下同。)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2)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3)在图乙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a浓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_装置的原理相似。(5)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烧瓶内充满nh3)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1b 2c 3c 4d 5c 6c 7d 8d 9a 10c11d 12d 13.d 14c 15c 16b 17a 18a 19d 20d21(18分,每空2分)(1)n2+3h22nh3 碱 红 蓝 (2) 红棕色 2no+o2=2no2 no2 no2 1:2 22(12分,每空2分)(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 so2+ca2+2oh= caso3+h2o (3) (4) 23(10分,每空2分)(1) cu+2 h2so4(浓)cuso4+ so2+2h2o(2) 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 滤纸变红(3)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4)ab24(10分,每空2分)(1)(nh4)2co3或nh4hco3 nh3 no2 (2) 2na2o2+2co2=2na2co3+o2 4nh3+5o24no+6h2o 25.(10分,每空2分)(1) b (2)d (3)c (4)乙(5)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或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7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本试卷共10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包括( )a.阶级的产生 b.国家的形成 c.皇帝的出现 d.文字的出现2、下列关于古代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亚最早培植了大麦、玉米和豆类单 b.中国最早种植了水稻和小麦,c.中南美洲最早种植了甘薯、玉米、花生 d.东南亚最早种植了水稻、玉米3、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上述涉及的“文明”不包括( )a.埃及文明 b.中华文明 c.印度文明 d.爱琴文明4、被称为西方的“历史之父”的是( )a.希罗多德 b.修昔底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5、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出土的甲骨文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6、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7、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民主制度 b.文学成就 c.科学成就 d.体育艺术8、对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c.诞生了著名的方舟传说 d.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位制9、关于人类最初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限于亚非美大陆的若干区域 b.彼此间联系较为密切c.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 d.最初均以封建国家的形式出现10、曾统一过两河流域的国家有(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罗马帝国a. b. c. d.11、下列不属于西亚文明影响的是( )a.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西欧b.西亚的神话传说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c.起源于西亚的腓尼基文字,后来发展出多种字母文字d.其雕刻艺术深刻影响了希腊12、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c.马可波罗行纪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d.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3、斯巴达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a.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b.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14、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如果以中国的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在下列区域中,古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15、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关系符合史实的是( )所处时代相似 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 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交流 有官方直接交流a. b. c. d.16、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间存在一个被称为“ the dark ages”的“ the middle times”。这一时期大约是( )a.公元前5一公元前4世纪 b.公元5-14世纪 c.公元15-16世纪 d.公元17-18世纪17、下列有关中世纪西欧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中世纪( )a.源于罗马帝国建立 b.终于西罗马帝国灭亡c.王权始终高于教权 d.封建制度形成发展18、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b.封建主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等各种权利c.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资金作为给养d.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服兵役19、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 )a.当时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教会向信徒征收大量的什一税”c.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d.教会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20、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这些城市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获得“政治权力”常常是通过( )a.领主恩赐 b.金钱赎买和武力斗 c.教皇特许 d.市民大会选举21、下列表述与伊凡四世改革不符的是( )a.改革中颁布了新法典 b.建立起了统一的国家c.巩固、强化中央集权 d.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22、公元8世纪,穆斯林统治下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部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23、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c.把圣经作为经典 d.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国家大权24、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是在( )a.15世纪后期 b.16世纪中期 c.16世纪后期 d.15世纪中期25、下列关于中古时期印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流域 b.印度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c.德里苏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d.德里苏丹重要职位由印度教徒担任26、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建立政教合一27、下列关于中世纪的朝鲜,说法正确的是( )a.7世纪新罗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10世纪新罗人建立了百济王朝c.百济王朝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d.新罗大将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一28、古代班图人训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还掌握了下列哪一技术( )a.冶铁 b.耕耙耱 c.开凿运河 d.制瓷29、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的国家是( )a.加纳马里桑海 b.加纳多哥桑海c.多哥桑海贝宁 d.马里桑海贝宁30、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下列关于历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埃及人发明了太阴历 b.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阳历c.希腊人编制了儒略历 d.玛雅人用复杂的历法纪年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满分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材料三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 (4分)(2) 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文书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请用图一中对应的字母回答。)(4分)(3) 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4分)(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2分)(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6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材料二 在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张参照隋唐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张玉祥等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8分)(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4分)19-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收心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5 ccdad 610 aadcb 1115 dcbab 1620 bdccb 2125 bcacd 2630 baaad2、 非选择题 (本卷共2道大题, 共40分)31.(1)地理环境:都位于大河流域,纬度位置相同。(4分)(2)图二:d 图三:f (4分)(3)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促进对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对古代战争的认识:古代战争充满暴力和血腥,但客观上促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4分)(4)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促进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贸文化交流。(2分)(5)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由:正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促进中日友好交往等;反面:亚历山大东征伴随着奴役杀戮战乱,客观上促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但破坏巨大,不是文明交往主流方式。(6分) 32.(1)状况: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2分)原因:拜古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但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了帝国危机,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保守和封闭的心态导致最终被历史所淘汰。(6分)(2)措施:日本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解决日本问题。(4分)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推动了日本的进步。(4分)(3)启示除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还应吸收接纳先进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前进。(4分) 720192020学年度第二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 (共60分)第1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是一成不变的b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d人口合理容量能发映出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按照年龄可将老年人口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岁)、中年老年人(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下图为我国某省20002050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变动(含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据图可知,该省()a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302040年比重快速增加 b6069岁人口在2025年所占比重最小c7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小d2025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高龄老年人的增加3目前,该省()a少儿人口抚养比上升 b人口平均寿命变长 c人口生育率上升 d劳动力出现短缺4适应人口变化,未来该省应大力发展()a文化教育产业 b建筑、房地产业 c休闲、医疗、保健服务业 d交通、贸易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养老备受关注。成都被称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宜居城市,因此每年都有很多退休老人迁居成都养老。结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5由图可知我国a到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将高达35%b出生率呈上升趋势c2035年后退休人口多于劳动人口d劳动人口比重未来将下降6影响退休老人迁居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7退休老人的涌入对成都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老龄化 b促进商业发展 c增加就业压力d减轻环境压力“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a黑龙江、海南b上海、福建c新疆、湖南d西藏、云南9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气候条件c养老制度d婚姻家庭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散带动人口疏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动物园等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10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a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c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11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位于( )高校密集区 城市中心区 交通干道旁 城市边缘地带abcd12“调整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有a降低城市化水平,缓解交通拥堵b分散城市职能,控制人口规模c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缩小服务范围d降低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环境质量13最能反映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王府井新东安市场b东单东总布胡同c燕京啤酒公司d亦庄经济开发区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bcd15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丹麦b中国c埃及d印度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而到了2015年,印度总人口已经达到12.8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7.6%。下图分别为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和印度2009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下列关于印度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快慢取决于出生率b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c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17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主要有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失业问题较严重 粮食供应不足abcd18为缓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口对粮食需求 b利用本国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提倡移民国外,减少国内人口数量读1982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19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自然资源开发b人口规模扩大c社会经济发展d交通条件改善20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b东部地区自然环境逐步恶化c东、西部之间交通更加便利d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提升 外籍劳工流动是二战以后国际人口移动的新形式。外籍劳工流动方向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与距离因素、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外籍务工者遍布于全国各行各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快 b旅游业发达 c工业智能化 d人口老龄化22日本外籍劳工最可能来自a中国、越南 b德国、菲律宾 c美国、印度d中国、俄罗斯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问题。23图中表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bcd24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bcd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大体为 ()a甲丙丁乙b甲乙丁丙c丁甲乙丙d丁甲丙乙26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 资源匮乏人口政策国内移民社会经济a bc d读“木桶效应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7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28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实行计划生育abcd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资源开发 d自然灾害30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 b中东c西欧 d南美 第ii卷 (共40分)31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总数统计图。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4分)(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最少的是_。 (4分)(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 (4分)(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6分)32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8分)(2)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6分)(3)从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8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资源、环境、科技等因素相关的,a错误,选a。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是变动的,b正确。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c正确。人口合理容量能发映出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d正确。考点: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特征。2 d 3 b 4 c 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2在2030204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缓慢;6069岁老年人口在2025年所占比重最大;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变化缓慢;2025年以后,中年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所占比重高,故选项d正确。3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远超10%,说明该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该省出生率应该较低,青少年比重降低,少年人口抚养比应该下降;由老年人口增加可知,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劳动力状况无法推断,故选项b正确。4该省人口变化,就是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为适应这种人口变化,未来该省应大力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休闲、医疗、保健等行业,故选项c正确。5d 6a 7b【解析】5读图可知,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2020年比例将达到15%左右,a错。由于15岁以下人口比重降低,说明出生率降低,b错。2035年后老年人口比例虽然升高,但是低于15-64岁人口比重,退休人口少于劳动人口,c错。图中15-64岁人口比重在未来比重降低,d对。故选d。6退休人口迁居成都,主要是由于成都纬度低,气候温暖,且湿润,生活节奏慢,自然环境优越,适宜老年人生活,故选a。7大量退休老人涌入成都,会导致成都老年人比例提高,加剧老龄化,a错。大量老年人进入,有购物需求,促进商业发展,b对。老年人多为退休以后的人口,不会增加就业压力,c错。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增大,d错。故选b。8a 9b【解析】8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黑龙江、海南,黑龙江是夏季避暑胜地,海南是冬季避寒胜地,a对。上海、福建都在南方,季节差异小,b错。新疆、西藏自然环境恶劣,不是老年人迁移居住的理想区域,c、d错。9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方、北方冬夏气候特征差异大,b对。经济水平为老年人迁移居住提供了条件,不是主要原因,a错。养老制度、婚姻家庭与候鸟老人现象无关,c、d错。【点睛】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方、北方冬夏气候特征差异大。黑龙江是夏季避暑胜地,海南是冬季避寒胜地。10b 11c 12b 13b【解析】10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可以缓解北京人地矛盾,但没有体现出提高区域人口承载力,a错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取区外资源,有利于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b正确;节水节电,可以减轻资源的消耗,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对提高人口环境承载力作用不大,且不符合实际,c错误。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对提高人口环境承载力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11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为典型的商业点,属于商业区域,付租能力较高,会遵循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或交通主干道旁,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密集的地区,正确,c正确。故c正确。12“调整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即指分散城市职能,分散部分城市人口,控制人口规模,减轻北京因城市规模过大而引发的城市问题。b正确。不会降低城市化水平、缩小服务范围、降低经济发展水平,acd错误。选b。13北京胡同、四合院是最有特色的。东单东总布胡同最能反映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其他几个选项都是改造过的或新开发区域。b正确,acd错误。选b。14b 15a【解析】14根据图示纵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阶段,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反映人口加快增长;-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数,故判断人口增长放缓,但总人口仍不断增长,点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则反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故时为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时期。故答案选b项。15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目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发达国家。丹麦属于发达国家,a正确。中国、埃及、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bcd 错误。故答案选a。16c 17d 18c【解析】16印度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印度1564岁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丰富,老龄化不严重;014岁人口比重过高,其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17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给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和粮食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因人口增多,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18缓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两方面入手。19c 20a【解析】19城市化是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业活动变为工业活动或第三产业。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因此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化水平提高。城乡经济差距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正确;人口规模扩大,城乡人口规模都在扩大,这不是主要动力,b错误;自然资源开发、交通条件改善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动力,a、d错误。故选c。20a、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基本维持在每年250百万人,之前人口流动规模每五年均大幅度上升。我国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省份向东部省份流动。2015年之前,东中西经济差距大,吸引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往东部地区,2015年后,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提高,导致人口向东部省份迁移量不在大幅度上升,a正确;b、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并没有逐步恶化,b错误;c、东、西部之间交通更加便利,应该促进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c错误;d、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应该促进人口流动,d错误;故选a。21d 22a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人口迁移的方向。21日本近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龄化严重,劳动力极度缺乏。日本政府不断放宽移民政策,以吸引外籍劳工及企业家,解决本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正确;日本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慢,a错误;日本外籍劳工分布于多种行业,不只是旅游业等服务行业,b错误;工业智能化应对劳动力需求减少,c错误。故选d。22结合材料,外籍劳工流动方向与经济因素、距离因素、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所以最可能成为日本外籍劳工输入地的国家应该是经济欠发达,距离日本较近,劳动力丰富,文化背景与日本相似的国家,例如:中国、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德国、美国、俄罗斯的可能性较小。b、c、d错误,a正确。故选a。23c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全科)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529595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