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202004010237.doc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6科6份)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530020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4-22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江苏省 普通高中 2019 2020 年高 学业 水平 合格 考试 模拟 试题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6科6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年高,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
内容简介: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了下图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锂的元素符号是()a. li b. la c. al d. si2. 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的升华 b. 粮食酿酒 c. 氨气液化 d. 碘的升华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fe(oh)3胶体 b. cuso4溶液 c. 蔗糖溶液 d. kcl溶液4. t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重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数:117 b. 质子数:293c. 质量数:176 d. 原子序数:1175.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其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 明矾kal(so4)212h2o b. 漂白粉nacloc. 纯碱nahco3 d. 石灰石ca(oh)2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 ch2b. n2的电子式:c.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fecl2的电离方程式:fecl2=fe32cl7. 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a. 浓硫酸 b. 氯水c. 浓盐酸 d. 碳酸钠溶液8. 下列气体可用右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a. h2 b. cl2c. no2 d. co29. 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a. nh3 b. no2 c. so2 d. hcl10. 下列物质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 乙醇 b. 氢氧化钠 c. 苯 d. 乙烯11. 在含有大量h、b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co b. ag c. so d. mg21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油脂可用于生产肥皂b. 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c. al2o3可作为工业冶炼金属铝的原料d. so2可用于漂白各种有色食品13.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 浓硫酸 b. 浓盐酸c.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14. 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b.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 n2和h2能100%转化为产物d. 使用适合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15. 汽车尾气净化的一个重要反应是2no2con22co2。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no是还原剂 b. co得到电子c. no被氧化 d. co表现出还原性16.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a. 图1:分离乙醇和水b. 图2: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c. 图3: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 图4:配制250 ml 0.1 moll1 nacl溶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720题。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一种外观似冰且遇火即燃的结晶化合物,其分子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具有笼状结构(如右图)。可燃冰主要蕴藏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地永久冻土中,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结晶而成,当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时,会立即汽化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甲烷,最终留下液态水。可燃冰燃烧值高、污染小,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17. 可燃冰中ch4、h2o所含化学键分别是()a. 共价键、共价键 b. 离子键、离子键c. 离子键、共价键 d. 共价键、离子键18. 下列燃料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氢气 b. 木材 c. 煤炭 d. 酒精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燃冰燃烧时放出能量 b. 可燃冰气化的过程需吸收能量c. 断裂甲烷分子中ch键需要吸收能量 d. 可燃冰气化时h2o中oh键发生断裂20. 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b. 甲烷存在同分异构现象c. 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2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caco3与盐酸反应:co2h=h2oco2b. cl2与ki溶液反应:cl22i=2cli2c. cu与fecl3溶液反应:cufe3=cu2fe2d. mg(oh)2与h2so4溶液反应:ohh=h2o22.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bch2=ch2hclch3ch2clc. 2ch3choho22ch3choh2od. ch3ch2oh ch2=ch2 h2o23. 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棒是负极 b.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外电路中电子由碳棒流向铁片 d. 碳棒上有气泡逸出24. 实现下列实验方案,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合理的是 ()a. 干燥氨气,试剂:浓硫酸b.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cl,方法:加热c. 除去caco3中混有的al(oh)3,试剂:naoh溶液d. 区别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试剂:酚酞溶液25.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且x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a族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zyxb. w的氧化物能与某些酸反应c. 元素y形成的氧化物只有一种d.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26. 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将点燃的金属钠伸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将实验的集气瓶用水冲洗,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分别滴加酚酞和氯化钡溶液现象火焰呈黄色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黑色滤渣可燃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 b. 白色固体是na2oc. 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d. 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22分。27. (6分)甘油是生产护肤品必需的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1) 甘油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填名称)。(2) 甘油能与金属na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为_(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3) 把甘油滴入kmno4粉末中会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在野外求生时可用于生火。反应中,kmno4转化为mno2,由此可见甘油是这个反应中的_(填“还原”或“氧化”)剂。28. (6分)铁黑(fe3o4)是常见的铁系颜料。一种制取铁黑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制取铁黑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fe(oh)22fe(oh)3fe(oh)22fe(oh)3fe3o4。(1) 保存feso4溶液时,常在试剂瓶中加入铁粉,加入铁粉的目的是_。(2) 加入氨水调ph至79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 检验 “合成”步骤的产物里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若_(写出实验现象),说明含有fe3。29. (10分)某学生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制取无水na2so3的过程如下:已知: 反应在三颈烧瓶中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及加热类仪器省略); h2so3、hso、so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 na2so37h2o 和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1) 为提高na2so3产率,反应应控制ph在_左右。(2) 反应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和na2so3。(3) 将操作后所得的na2so3溶液_(填操作),过滤出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采用150干燥,得无水na2so3固体。(4) 可以用kio3测定产品中无水na2so3的纯度:称取0.126 0 g样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入淀粉作指示剂,滴加酸性kio3溶液(a moll1)至na2so3恰好完全氧化成na2so4,发生反应3na2so3kio3=3na2so4ki,消耗kio3溶液体积为b ml。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1. a解析:锂的元素符号是li。2. b解析:干冰升华是指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经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氨气液化是指nh3由气态变成液态,为物理变化;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 a解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4. d解析:ts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均为117,质量数为29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7176,d项正确。5. a解析:漂白粉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纯碱为na2co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6. b解析:a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c项,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fecl2的电离方程式为fecl2=fe22cl,错误。7. b解析:氯水中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必须避光保存。8. a解析:图示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h2符合要求,a项正确。9. a解析:氨气溶于形成氨水(碱性)。10. a解析: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酯和水。11. d解析:co与h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2o;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so与ba2生成baso4沉淀。12. d解析:a项,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产肥皂,正确;b项,na2o2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生成氧气,作为供氧剂,正确;c项,电解al2o3制备al,正确;d项,so2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于食品漂白,错误。13. a解析: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可以使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项正确。14. d解析:a项,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错误;b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错误;c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错误;d项,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正确。15. d解析:n的化合价降低,no作氧化剂,被还原,a项、c项错误;c的化合价升高,c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b项错误、d项正确。16. b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错误;b项,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过滤法除去,正确;c项,氯气能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项,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17. a解析:ch4、h2o中ch、oh键都是非金属元素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18. c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19. d解析:可燃冰气化时,不发生h2o中oh键断裂,仅仅是分子之间距离变大。20. a解析:b项,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错误;c项,常温下,甲烷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项,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错误。21. b解析:a项,caco3为难溶物,不可以拆开,错误;c项,不符合电荷守恒,错误;d项,mg(oh)2为沉淀,不可拆开,错误。22. a解析: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所以选a。23. d解析:a项,fe比c活泼,所以c为正极,fe为负极,错误;b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c项,电子由铁流向c,错误;d项,反应为fe2h=fe2 h2,h在碳棒上得电子形成氢气,正确。24. c解析:a项,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错误;b项,加热后碳酸氢钠会分解,错误;c项,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正确;d项,两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可能无法鉴别,错误。25. b解析: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与w同主族,则w为si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为al元素。y是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13,则y是n元素。a项,原子半径:alcn,错误;b项,si的氧化物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正确;c项,可以形成no、no2等,错误;d项,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c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si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错误。26. b解析:白色固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baco3)生成,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钠。27. (1) 羟基(2) 置换(3)还原解析:(1) oh的名称为羟基。(2) 该反应为化合物与单质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置换反应。(3) kmno4转化为mno2时,锰元素化合价降低,kmno4是氧化剂,甘油是还原剂。28. (1) 防止feso4被氧化(2) fe22nh3h2o=fe(oh)22nh(3) 溶液变红色解析:(1) feso4溶液易在空气中被氧化,铁粉可以还原fe3。(2) 在fe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79时,会有fe(oh)2沉淀生成。(3) fe3遇scn可反应形成红色溶液。29. (1) 9.5(9.410之间的值均可给分)(2) nh4cl(3) 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4) 消耗kio3的物质的量为a103 lb moll1ab103 mol由题给反应可得关系式:3 na2so3kio3可知n(na2so3)3n(kio3)3ab103 mol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00%3ab100%(5) 空气中氧气将na2so3氧化解析:(1)反应为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由图2知,要获得na2so3,ph约为10。(2) (nh4)2so3与nacl反应生成na2so3和nh4cl。(3) 由题图3知,升高温度时,na2so3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为防止其降温会转化为na2so37h2o,所以要控制温度在34 以上,趁热过滤。(4) kio3氧化na2so3,生成ki,当kio3过量时,kio3会氧化ki生成i2,i2遇淀粉会变蓝,所以当变蓝之前,即为kio3刚好氧化na2so3,由kio3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na2so3的量,进而得出na2so3的质量分数。(5) 剧烈震荡锥形瓶或者滴加时间过长,都会使空气中的o2氧化na2so3,造成所测na2so3的纯度偏低。- 7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为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集权制 d. 宗法制2. 据记载,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时,王室与郑国互不信任,相互交换质子;后来周桓王上台,起用虢公,剥夺郑伯的权力,郑则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这说明当时()a. 等级制度的丧失 b.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 土地制度的崩溃 d.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3. 2018年9月23日是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墨子是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对农业重视、利于农业生产的是()a. 兼爱 b. 非攻 c. 尚贤 d. 节俭4. 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体现了()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c.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d.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c.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d. 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6. 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a. 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 儒家学说影响广泛c.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的官方化7.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这说明科举制度()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 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8. 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a.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 因俗而治加强管理 d. 完善基层行政组织9. 某地出土一件白瓷盛酒器,器身铭有儒家的哲理箴言“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根据史实判断,这件瓷器的制作年代可能是()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10.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 适应军事需要 b. 加强中央集权c. 削弱丞相权力 d.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11.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 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 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 精神修养,理想人格12. 下面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服从中央b.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的体现是君主专制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确立于秦汉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起积极作用1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a. 领事裁判权 b.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 开放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14.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企业形式设t数资本(万元)资本所占比重官办371 007.89.2%官办招商集股6356.43.2%官督商办273.80.7%官商合办301 139.910.5%商办4168 277.776.4%合计49110 855.6100%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c. 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 d. 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15. 爱国诗人黄遵宪用诗歌记录了近代中国的许多重大事件,揭示了民族矛盾,表达了爱国情怀。其中“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相关()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6. 1901年正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論:“此案祸首诸臣,昨已降旨,分别严行惩办,按照各国全权大臣照会,尚须加重除载勋已赐令自尽,毓贤已伤即行正法,均各派员前往监视外,载漪、载谰均定为斩监候罪英年、赵舒粗昨已定为斩监候,著即赐令自尽。”据此可知()a. 清政府重用反帝官员 b. 外交成为清朝头等大事c.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7. 下列是一些国际记者、作家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斯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索尔兹伯里“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史沫特莱“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安东尼“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a. 国民革命 b. 南昌起义c. 红军长征 d. 秋收起义18. 右图是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流离图。该漫画产生的背景是()a. 军阀割据混战b. 国共对峙形成c. 日本侵华加剧d. 解放战争爆发19.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a. 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b.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扭转内战被动的局面d. 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作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这说明政治协商制度()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 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c. 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热情 d. 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期21.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22. 1954年,在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后的3个月的时间内,“全国有1.5亿多人参加讨论,对宪法草案表示热烈拥护,同时提出了110多万条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和问题”。这表明()a. 社会改革具有法律基础 b.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c. 政治协商制度代表广泛 d.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23. 有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用一个小标题来反映。其中适合用于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 “另起炉灶”、斗智斗勇、播种友谊 b. 美帝苏修、“一大片”、再次较量c.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d. 多边外交、“不结盟”、共同发展24. 1983年6月,邓小平在谈话中说:“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该谈话表明当时()a. 国共两党希望祖国完成统一 b. “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党共识c. “一国两制”已经正式提出 d. 国共两党民族统一理论相似25.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年份出口额(百万美元)进口额(百万美元)贸易额/gdp(%)1978年9 75010 8909.531989年52 53859 14024.752004年593 326561 22959.77a. 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上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d. 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26. 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城市,不久又批准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13个内陆边境城市逐步开放。这些举措()a.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 弱化了对地方的管理c.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d. 深化了我国对外开放27.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a. 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 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c.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 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8. 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a. 肯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 践行“因信称义”c. 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 主张政教分离29. 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审判长布拉德肖曾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材料所折射出的治国理念是()a. 社会契约 b. 天赋人权 c. 君权民授 d. 主权在民30. 联邦条例规定:“美国国会无权管理各州及其公民,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该条例说明美国()a. 人权得到充分保障 b. 地方自主得到尊重c. 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d. 中央权威严重弱化31. 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a. 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 b. 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c. 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 d. 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32. 1832年,英国工业家佛莱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的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材料反映出当时()a. 英国尚未建立民主制 b. 工业资产阶级没有权力c. 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d. 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33. 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提纲的指引下,深入工厂和农村,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a. 推动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出现 b.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4. “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他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 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b. 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c. 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d. 同情各种弱者,加强社会救济35. 1975年,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举行全民公投,67.23%的英国民众支持留在“欧共体”;2016年,保守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51.89%的英国人支持脱离“欧盟”,自此开启漫长的脱欧之路。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 对待欧洲一体化态度犹豫不决 b. 试图建立英欧新型伙伴关系c. 两党交替执政致使政策不延续 d. 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36.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而“人民币计价”是中国原油期货的亮点之一。这一举措()a. 动摇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b. 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c. 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 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37. 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这表明()a. 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 b. 美国工业水平急剧下降c. 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 d. 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38. 有学者说,冷战是“漫长的和平”时代,美苏关系以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准则维护着“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此观点意在说明()a. 冷战使美苏实现了军事平衡 b. 美苏借冷战实现了和平相处c. 美苏冷战是共同称霸的烟雾 d. 美苏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9.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中国制度史材料二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材料三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3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3分)(12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三(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涉及到新经济政策的两项举措。并归纳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4分)(3) 根据材料三,分析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2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1. d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宗法制,故d正确;a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b是西周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政治制度,排除;c出现在秦朝,排除。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封制。材料中的周郑交恶体现在诸侯犯上作乱,说明分封制走向了崩溃,b选项符合题意;等级制度一直存在在阶级社会中,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制度的变化,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d选项排除。 3. b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最能体现对农业重视、利于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充足的农业生产时间,故b正确;兼爱、尚贤、节俭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不大,a、c、d排除。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指的是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题干中没有涉及农业的耕作方式和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故排除b和d。5.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度,要求学生结合郡县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从材料中的“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可以看出,柳宗元认为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统一,是好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货币的统一,故排除b;“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可以看出应该是地方官职,而不是中央官职,故排除c;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文字的统一,故排除d。 6. b解析: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准确把握。根据汉代的“长袖乐舞”“讲学传经图”、“养老图”可知体现的是儒家学说影响广泛,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法家思想,a选项排除; 仁政观念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儒家思想官方化的结论,d选项排除。7. 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根据题干“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在任官前出身于平民”可知,两宋明清时期,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人生命运进入官僚阶层,反映了科举制有利于部分社会阶层的上升流动,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科举的性质,排除a项;“扭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反映部分平民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现象,故“实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是元朝的行省划界人为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实行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使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丧失,a项正确;元朝行省划界的做法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整合资源、发展经济无关,b项排除;c选项表述与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相悖;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完善基层行政组织,d项排除。9. d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通过材料“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心学的思想,明朝的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故d正确;南北朝时期,唐朝时期理学(心学)尚未产生,排除a、b;北宋时期,理学产生,但是并未发展为心学,排除c。 10. a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由“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可知,雍正时期出于用兵西北的需要设立了军需房,所以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适应军事需要,故a正确。军机处设立的根本目的属于加强君主专制,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丞相在明朝时已废除,c的说法不正确;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11. 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a项是西方启蒙运动,排除; b项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排除; c项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积极倡导的学术思想,故c正确;d项是程朱理学追求的精神理念,排除。 1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关知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君主专制”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故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秦朝建立了一套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世沿用并不断发展,c说法正确也不符合题意,排除c;在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消极作用明显大于积极作用,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13.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a项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项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且题干强调的是商品输出而不是资本输出;c项无法体现出题干中关税不等的信息;材料大意为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时,征收较高的关税,而美国产品进入中国时关税较低或不交关税,因此d符合题意。1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数量中,商办企业数量较大,这说明民间市场的活力得到激发,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在一战期间,排除;c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选项是在1927年之后,排除;故选b。15. 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根据题干材料“倭人竟割台湾去”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故选c。1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要惩办反帝的官员和镇压义和团运动不力的官员,不是要重用反帝的官员,故排除a;材料看不出外交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b选项表述是错误的;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要帮助列强屠杀中国的反帝官员,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17.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要求学生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材料中的“史诗般的远征”,“一路上的千山万水”以及“锻炼中国领导人的熔炉”,这些都可以看出符合长征的特点,故选c。a、b、d均与材料表述不符,故排除。1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从图片数字可以看出是民国27年,也就是1938年。当时中国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不是军阀割据混战时代,故a错误; 国共对峙在1937年已经结束了,故b错误;从材料的时间可以分析出,出现大量的流民,主要是日本侵华所导致的,故c正确; 解放战争爆发是1946年,故d错误。19.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b项;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推翻了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与材料中时间“1947年12月”不符,排除a项;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并没有扭转内战被动的局面,排除c项; 三大战役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与材料中时间“1947年6月”不符,排除d项。 20. a解析:本题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作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表明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21. b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对应的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些都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b正确;“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c错误; 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排除d。2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宪法。从材料可以看出,宪法委员会在起草宪法的过程中,提交人民广泛的讨论,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贯彻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d。材料并不是强调社会改革的法律基础,故排除a;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才在我国基本确立,时间上不符,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起草宪法,应该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政治协商制度,故排除c。 23.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的外交。“另起炉灶”是五十年代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 “美帝“一词来源于冷战时期前苏联对美国的描述,全称“美帝国主义”。“苏修”全称“苏联修正主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于“美帝“,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的产物,所以排除b;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体现了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所以c符合题意; 多边外交,不结盟是新时期外交方针,排除d。24. a解析:本题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认为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故a正确;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是指祖国统一成为两党共识,而不是“一国两制”,故bc错误;材料反映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无法体现两者统一理论是否相似,故d错误。2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的贸易额迅速增加,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可以看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贸易额和中国自身的gdp之间的关系特征,看不出经济地位的上升,故排除a;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故排除b。材料看不出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排除d。 26. d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城市,不久又批准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13个内陆边境城市逐步开放”表明这些举措深化了我国对外开放,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27. c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a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核心主张,排除; b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排除; c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此时期人文主义者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c正确; d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 28. b解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材料中“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说明马丁路德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婚姻制度,这是其“因信称义”思想的表现,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29. a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布拉德肖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契约的双方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就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社会契约沦”的观点是一致的,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30. b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美国的联邦制。根据“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说明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样有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故b正确。材料中提到美国国会无权管理各州及其公民,即不能由中央任命,重点是强调各州的自主性,地方上有一定权力,而不是保障人权问题,故a错误;美国政治体制中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其中中央和地方也互相制衡,防止权力独大,故c错误;美国实行联邦制,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权威没有弱化,故d错误。3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需要,故选c。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劳动者的实践,是工业革命技术的来源,故排除a;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步,故排除b;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不是材料的主要意图,故排除d。32. d解析:本题考查了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他们在下议院中获得更多的席位。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故d正确。17世纪后期英国就确立了民主制,排除a;b表述和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材料没涉及责任制内阁,排除c。33. d解析:本题考查对四月提纲的内容及其实践的把握。结合所学可知,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依据材料“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d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后的状况,排除;b项是二月革命的意义,排除;c项是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 34. c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消极影响。根据材料“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他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消极影响,“福利国家”制度使一些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养了很多懒汉。面对这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6科6份)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530020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