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202003140814.doc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7页)
编号:753132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2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4-22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
广东
专用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七
城市
城市化
课件
练习
打包
新人
- 资源描述:
-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广东,专用,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城市,城市化,课件,练习,打包,新人
- 内容简介:
-
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2、3、4、5、6、7、12、13、14城市等级体系8、9、10、11一、选择题(2019河北唐山一模)下表是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其中05km为核心区,515km为内城区,1525km外城区,2535km边缘区,35km以外为郊区。结合表中数据(相对值),回答12题:距市中心距离(km)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大于35地表硬化程度0.920.800.750.10.50.40.30.1常住人口密度0.110.850.9100.540.430.360.01商业密度0.980.350.4100.240.350.270道路密度0.960.550.540.20.420.360.240.121.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a.建筑物密度较小b.植被覆盖率更高c.第二产业产值高d.地表径流汇集快2.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km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a.居民住宅b.大型医院c.公共景观d.工业仓储解析:1.d2.c第1题,读统计表可知,核心区地表硬化度高,商业密度大,道路密度大,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区,建筑物密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以第三产业为主,地表径流汇集快。第2题,读图表可知,在距离市中心1520km之间,地表硬化度低、没有常住人口,没有商业活动,说明该地为公共景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回答35题:3.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4.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5.20002010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因素b.经济因素c.政策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3.c4.d5.b第3题,读2010年分布位置图可知,图中数字6区主要位于交通便利的近郊地带,分布面积广,为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c对;低收入阶层居住区距中心区较远;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交通便利,靠近快速路;农业人口散居区应在市区外围或郊区,分布在7代表的位置。第4题,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老城区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图中大量的外来人口仍在近郊集聚,分布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不是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第5题,20002010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2019广东汕头一模)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内1小时交通示意图”,回答67题:6.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a.地铁站b.大型商场c.汽车厂d.生态保护区7.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a.东南部b.西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解析:6.a7.d第6题,图示两块时间飞地,交通时间都小于周边地区,说明两块时间飞地交通便捷,则可能是位于交通站点处。第7题,公租房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捷之地,图示西北部交通时间较短则交通条件较好,且距离市中心较远则地价较低。(2019咸宁质检)下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回答89题:8.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a.e市b.f市c.y市d.x市9.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a.xmb.xnc.xhd.xf解析:8.d9.b第8题,x和y位于沿海地带,且有港口,便于对外联系,可能形成国际化城市。x市陆地交通更加发达,经济腹地更加广阔,因此最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第9题,城市等级越高,人口越多,城市之间的客运量越大,汽车客运往返班次越多;反之越少。图中n为县城,等级低,人口少,且交通通达度不高,因此x市来往于此地的汽车客运班次最少。(2019河南郑州模拟)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1012题:10.法国人口高度集中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11.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a.服务门槛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d.服务范围12.“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a.空间结构b.规模结构c.产业协作d.城市化进程解析:10.d11.d12.b第10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第11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12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二、非选择题13.(2019江西新余调研)读图甲“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和“图乙武汉部分大学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名前列,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图甲中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解析:第(1)题,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第(2)题,高校集聚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人才和信息交流、共享基础设施等作用。第(3)题,一方面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等。答案:(1)该城市为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武汉市是湖北省行政中心、经济和文化中心。(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14.(2019四川宜宾检测)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2)判断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并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解析:第(1)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除工业用地21世纪后有下降外,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均呈上升趋势。第(2)题,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主要原因是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第(3)题,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因素一般包括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答案:(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交通和道路广场用地为主。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以后,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2)a:商业区(商业文化区);b:住宅区;c:工业区。经济因素(地租高低)。(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7第2讲城市化 基础整合 考点突破 素能专攻 基础整合 一 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城市数目 城市用地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推力 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 对土地的压力大 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等 2 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基础设施齐全 交通等 3 城市化的意义 1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 带来聚落形态 生活方式 等的变化 基础自主掌握 增多 规模扩大 增长过快 便捷 生产方式 价值观念 4 世界城市化进程 1 时间差异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形曲线 s 2 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 起步早 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水平高 水平低 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两大影响 1 有利影响 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2 不利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问题 2 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1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 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 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 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绿色交通 协调 拓展 城市热岛效应的分析思路 1 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2 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建筑物 吸热快而热容量小 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 它们比自然下垫面 绿地 水面等 升温快 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深化思维拓展 思考 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措施 增加绿地面积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 将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以避免相互污染 在城郊之间建立绿化带 防止郊区污染物流入城市 名师点拨 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城市病 从根本上说是不合理的城市化造成的 其根源在于城市化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 造成城市畸形发展 自测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是 2 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 答案 1 城市人口集中 工业发达 居民生活 工业生产 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 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 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 不易通风散热 2 标图略 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 郊区气流下沉 考点突破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真题剖析 2015 广东卷 4 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 d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由表中关于中国 印度的数据 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故d正确 再比较中国 美国数据 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 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 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 故a b选项可排除 考点归纳 1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比较 1 内涵 2 标志 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 时间差异 2 空间差异 方法技巧 1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 百分比越高 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速度慢 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 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2 郊区城市化不是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 是一个人口 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城市规模膨胀 处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 城市郊区化指人口 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 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 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考点演练 1 2013 广东卷 9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 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 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 与2008年相比 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沈阳 解析 c据题意 城市首位度数值下降 表示该区域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与2008年相比 2010年城市首位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珠三角城市群 所以c选项正确 2 2019 北京通州区高三一模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甲 乙两大洲中任选一个 指出该大洲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解析 第 1 题 城市化发展特点应从起步时间早晚 水平 速度和城市问题等方面分析 据图可知 甲城市化水平较低 起步较晚 发展速度较快 乙城市化水平较高 起步较早 发展速度较慢 答案 1 甲 城市化水平较低 起步较晚 发展速度较快 乙 城市化水平较高 起步较早 发展速度较慢 2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我国城镇化处在快速发展中后期 提高城镇化质量是首位 请你为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献计献策 解析 第 2 题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措施应从城市化问题角度入手 城市化过程会带来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多 社会不太安定等 因此应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综合交通网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 美化城市环境 治理环境污染 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 答案 2 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综合交通网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 美化城市环境 治理环境污染 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 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真题剖析 2019 江苏卷 11 12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 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思路点拨 第 1 题 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判读坐标图可知 在距市中心15千米和20千米处 两个年份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之差最大 因此 1989到2015年间 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城市中心15 20千米 答案 1 b 1 1989年到2015年间 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 15千米b 15 20千米c 20 25千米d 25 30千米 思路点拨 第 2 题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不透水面增加 意味着自然土地面积减少 这会使土壤 大气热量交换受阻 地表气温增高 故 正确 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少 进而导致地表径流增多 故 正确 地表水下渗减少 会使地下水位下降 故 错误 不透水面增加 既减少地上生物的可生存范围 又改变了原来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 故 错误 答案 2 c 2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地下水位上升 地表气温升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a b c d 考点归纳 1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卫星城 2 进行合理规划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 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 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适当分散污染源 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知识拓展 1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 下雨时吸水 蓄水 渗水 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 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 渗透和净化 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 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 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 经济 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地讲 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 和谐 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是社会 经济 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 协同共生的网络 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 能量充分利用 信息反馈调节 经济高效 社会和谐 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城市化对地表径流影响 1 城市建设前 地表以自然环境为主 植被覆盖率高 土层深厚而疏松 空气湿度大 气候湿润 降水丰富 40 的降水被蒸发到大气中 不仅增加空气湿度 而且调节气温的变化幅度 50 的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 对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起到稳定作用 只有10 的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 不仅减弱了对土壤的侵蚀 而且减小了河流的含沙量 2 城市建设后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 植被覆盖率降低 地表硬化 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 而且使地表径流无法下渗而增加地表径流量 同时减少了地下径流量 使城市的可用水量大大减少 方法技巧 考点演练 1 2019 江苏卷 23 24改编 2019年3月31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中 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下图为 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解析 1 d第 1 题 由图可知 2000 2010年木材产量居高不下 但在2010年后开始快速下降并直至为零 说明由于长期过度采伐 导致森林资源枯竭 进而相关产业萎缩 城镇人口减少 1 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 资源枯竭 产业萎缩a b c d 2 面对城市收缩 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工业化进程 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a b c d 解析 2 a第 2 题 由图可知 该区产业以重工业为主 且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为防止城镇进一步收缩 要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一些新兴产业或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 将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2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 建于湖中孤岛 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 高出湖面5 64米 团城内除建筑物 古树外 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 由于团城设计巧妙 下图 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 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铺筑梯形青砖和含水涵洞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梯形青砖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 冬季含水涵洞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c 梯形青砖有助于增加地表径流d 夏季含水涵洞为土壤提供养分 维持古树生长 解析 b读材料 梯形青砖具有 多气孔 的特征 这些气孔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下渗量大则地表径流减少 土壤含水量增加 同时气孔也有利于土壤水分蒸发出来 增加了土壤的蒸发量 a c错 该地冬季降水量少 含水涵洞涵养了大量水源 且冬季地下水水温较高 含水涵洞能有效地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温度 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水分和更高的温度条件 b对 该地夏季降水量大 土壤含水量大 土壤水分向下流动补充给含水涵洞 d错 素能专攻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真题展示 下图为 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题 从图a到图c 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a 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集镇数量减少b 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集镇数量增多c 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集镇数量不变d 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小城市减少 读图指导 下图为 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题 从图a到图c 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建立模板 提升训练 1 2019 江苏高三调研 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比较统计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关于图中城市化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经济一定发达b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老龄人口数量多c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环境污染严重d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 解题思路 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阿根廷的城市化率较高 但是它是发展中国家 a错 并且他们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 因此并没有出现老龄人口数量多的情况 老龄人口数量多多出现在发达国家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环境污染不一定严重 如荷兰 城市化率的根本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因此城市化率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 故选d a b c错误 答案 1 d 2 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增加就业机会 可以带动乡村的发展 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城乡之间交流 改善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a b c d 解题思路 第 2 题 城市化促使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增加就业机会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辐射带动效应 因此能够带动乡村的发展 促使产业由一 二产业为主转向二 三产业为主 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同时城市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但是不一定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有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尤其是工业化前期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伴随交通通达度提高 人口迁移有利于城乡之间交流 改善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 正确 选c 答案 2 c 2 2019 浙江金华调研 读 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功能区是 a 文教区b 城建用地c 住宅区d 绿化隔离带 2 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 a 城市郊区化改善了环境b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c 卫星城分担了城市职能d 城市湿地功能增强 解题思路 第 1 题 图中城区面积增长最大 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面积变化最大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c对 文教区 城建用地 绿化隔离带在城区面积中占比重较小 面积变化较小 a b d错 第 2 题 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城市面积增大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对 城市郊区化使环境质量下降 a错 图示不能体现有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 c错 城市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功能减弱 d错 答案 1 c 2 b 第2讲城市化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2、3、8、9、11、12、13、1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6、7、10、13、14一、选择题(2019江西南昌模拟)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读图,回答12题:1.该都市区在发展的阶段可能会出现()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2.从到阶段过程中()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解析:1.d2.c第1题,读图可知,阶段都市边缘区人口增加,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人口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从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迁移,b错误;但是城市总人口数量不会减少,a错误;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得到改善,c错误;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等问题,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人们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迁入,d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从到阶段过程中,都市核心区人口又明显增加,说明为再城市化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再城市化。(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如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3.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a.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b.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d.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4.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a.加大噪声干扰b.影响建筑美观c.减少公共空间d.影响房屋采光解析:3.b4.d第3题,老旧小区如果即将到使用年限,应该拆除重建,再加装电梯没有意义,a错误;年轻人结婚一般是住在新楼房,老旧小区一般住的是中老年人,重庆是山城,楼房多以高层为主,上下不便,需要加装电梯,b正确;加装电梯可以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房价),我国提倡政府抑制房价,因此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c错误;电梯需求量增加,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有限,d错误。第4题,从图中看房屋加装的电梯外部有隔离墙,而且加装的电梯与原楼房有一定间距,不会造成大的噪音干扰,a错误;房屋加装的电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美观,但设计合理会增加美感,b错误;房屋加装的电梯会减少公共空间,从图中看占用面积不大,因此不是主要变化,c错误;电梯安装在东西走向的楼房南部,会遮挡楼房采光,中高层的房屋原来可能采光不受遮挡,但加装电梯后采光受影响最大,d正确。(2019河南郑州联考)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方面问题,某城市某小区采用了雨水开发应用模式。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减少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减少6.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优势是()减少土壤侵蚀解决城市洪灾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a.b.c.d.7.此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a.海口b.乌鲁木齐c.天津d.拉萨解析:5.b6.c7.c第5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城市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城市实际蒸发量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减少,对降水量影响不大,在雨季时,城市地表硬化使得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6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的危害,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土壤侵蚀和降水强度有关,题干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第7题,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所以此模式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城市,华北平原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是中国缺水最严重地区,所以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天津。(2019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模拟)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回答810题:8.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9.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10.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解析:8.a9.d10.c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的人口本质是没有城市户口,户口在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这是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的。城市化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半城市化的进程,但不是现象产生的因素,a正确。第9题,读图可知,辽宁、四川、新疆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反映出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较少。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三省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对农民吸引力较弱。辽宁也不属于内陆省份,交通较为便捷,三省区自然资源都较为丰富,d正确。第10题,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得出,进城务工的农民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很难与城市市民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进城农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的人居环境变差。c正确。(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回答1112题:1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