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无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2. “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3. 秦汉时期,统治者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统治者在对待儒学方面殊途同归的原因是a. 统治者在重武还是重文之间摇摆b. 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需要c. 皇帝个人的好恶d. 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清除异己3. “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a.“致良知 b.“心即理也” c.“知行合一” d.“存天理,灭人欲”4.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5.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民贵君轻观念 b.“大一统”观念 c.“君权神授”观念 d.“天人感应”观念6. 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 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d.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7. 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8. 罗索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 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此观点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c.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9.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 人是万物的尺度10.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人生而平等”11. 有人这样描述中国古代某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经学,以己意解经成为一时风尚;文学方面,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一时期应该是 a.汉朝 b.隋唐 c.两宋 d.明清12.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时期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毛笔、纸张 雕版印刷的书籍 陶瓷花瓶 临摹的女史箴图a. b. c. d.13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14.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15.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法家经典 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去过考试合格可以做官a. b. c. d.16.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苏格拉底a.从根本上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认为人要有理性的认识c.使哲学转向了对人自身的研究 d.强调人应有高尚的品德17.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卢梭以“镣铐”喻指a.封建专制制度 b.“君权神授”思想 c.罗马天主教会 d.基督教神学18. 从下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a. b.c.d.19.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20.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如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国际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形象化21. 阅读下表,材料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激光195819601961213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22.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的帝王将相奢求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希望时间这把屠刀对他们刀下留情,看来这并非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可能会实现。”为此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23.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b. c. d.24.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a.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b.推动了经典力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5. 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谚语为载体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谚语反映的相关史实a两汉时期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儒家思想备受重视b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c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广义相对论d“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a.a b.b c.c d.d26. 李鸿章在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中指出:“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c.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27.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b.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c.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儒家思想 d.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28.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29. 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30.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a.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b.推动中国思想界向苏俄学习c.颂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d.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2分,第3题16分,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三:(甲骨文)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致一致。材料四: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请说明理由。(5分)(3)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3分)32.(16分)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摘自清实录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1) 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6分)(3)从材料三看,说明20世纪 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4)综上分析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