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1页
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2页
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3页
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4页
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导入 美国学者鲁思 本尼迪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 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日本反幕府斗争与明治维新 3 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 4 学习重点 明治维新的 原因内容影响 5 日本德川幕府的创建者 1600年掌握全国大权 1603年任 征夷 大将军 开幕府于江户 今东京 德川家康1543 1 31 1616 6 1 源赖朝1147 1199 1 13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 1192年任征夷大将军 开创镰仓幕府 控制全国军政实权 天皇成为傀儡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镰仓幕府 德川幕府 6 天皇 无实权 幕府 将军 行封建专制 施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下的日本 京都 江户 藩 地方政权 共约260个藩国 是割据状小王国 7 被统治阶层 统治阶层 德川幕府下的日本 农工商 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 土地制度 将军 大名和少数上级武士拥有土地 其它人等不能拥有土地 且不允许土地买卖 8 名医会诊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有何症状 矛盾重重 危机重重 病入膏肓 幕府下的日本 资义发展 武士 9 内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 幕府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 一 幕府统治的危机 明治维新的原因 激化 导致 导致 加剧 10 二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的前提 1 倒幕派主要组成力量 2 决定性战役 3 结果 中下级武士 商人 资本家 新兴地主 鸟羽 伏见战役 推翻了德川幕府在日本260多年的统治 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迁都东京 11 明治政府 12 三 明治维新 内容 影响1 时间2 口号3 代表人物4 内容5 性质6 影响 积极和消极的 13 西乡隆盛原名西乡隆永1828 1 23 1877 9 24生于萨摩藩 今鹿儿岛县 武士 军人 政治家 大久保利通1830 8 10 1878 5 14生于萨摩藩 今鹿儿岛县 武士 政治家 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原名桂小五郎1833 6 26 1877 5 26生于长州藩 今山口县 萩城称为逃命小五郎 14 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废藩置县 全国分为三府七十二县 由中央直接治理 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1 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 兴办工商业 引进西方技术 2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 采用欧美学制 设立新式学校 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2 革除旧习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穿西服 吃西餐 15 东京 京都 大阪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 县 政治 废藩置县 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 16 经济 兴办工商业 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869年 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 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18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19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1870年 诸侯的宅邸用地被明治政府接收 旋即规划为铁道用地 并进行用地整理以兴建车站 1872年10月14日 日本第一条铁路 新桥 在当时为包含汐留在内的泛称 至横滨 车站约位于今樱木町 间约29公里的铁路正式通车 成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就之一 由美国建筑师设计 建筑正面呈扁平 凹 字型的砖造洋楼 新桥停车场也在当天启用 20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 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 确定了 国民皆学 的方针 提出 邑无不学之户 家无不学之人 的目标 明治政府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 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东京大学 国基在于人才 人才在于教育 木户孝允 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文化教育 设新式学校 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 高等教育 21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 日本国立大学 成立安田讲堂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 22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1878年 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东京的化妆舞会 生活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形成一种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减轻改革阻力 23 军事 废除武士制 实行征兵制 建立效忠天皇的 皇军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常备军 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但其也成为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24 日本皇军 武士道精神和封建皇国观为日本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 25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26 影响 性质 积极影响 作用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摆脱了民族危机 并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改革不彻底 保留了封建残余 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27 讨论学习 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但是1894开始的甲午战争 中国却被日本打败了 你能从这两场改革中帮中国找找失败的原因吗 28 讨论 日 中 维新 一成一败的原因 29 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及时变革 教育是强国之本 要重视发展教育 学史明智 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 你悟到了什么 考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 1 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 改变国家行政建制B 完善政府管理职能C 消除封建割据状态D 迁藩主到东京居住 学以致用 31 学以致用 考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 2 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A 废藩置县B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 发展近代工业D 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32 4 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 最具有远见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B 发展近代工业C 实行征兵制D 发展近代教育 3 19世纪末的日本人以穿西装 打领带 吃西餐为时尚 这是明治维新哪一项改革的结果 A 废藩置县B 允许土地买卖C 文明开化 D 发展近代工业 考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 学以致用 33 4 有人认为 明治维新是在自身条件尚未成熟 在外因的催化下发生的 这里的 外因 主要是指 A 西方列强入侵 日本面临着民族危机B 武装倒幕的成功C 中国百日维新的影响D 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影响 学以致用 5 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作用是 A 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B 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 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D 使国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考点 明治维新的影响 6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是A 独立战争B 明治维新C 废除农奴制D 大化改新 学以致用 35 6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36 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 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 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 只要能够适应形势 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因此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 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 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 请回答 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日本 社会变革 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 吸收 答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37 646年 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 1868年起 明治政府在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1 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2 646年的改革 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1868年的改革 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 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想法 答 646年大化改新 1868年明治维新 答 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 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答 要坚持改革开放 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要与外界互通有无 要与时俱进 与国际接轨 38 日本有 心灵紧闭 但 眼观八方 的特征 在国弱时 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 默默拿来先进才智 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 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 创造神话 古代史上 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向老师学习 19世纪中期 日本民族矛盾激化 为了改变现状 日本又拜欧美为师 之后不久 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收钱占地 20世纪30年代 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 作坊里的日本 39 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 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的时期 日本明治维新就发生在这个重要时期 它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变 社会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