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蹉跎(cu)树冠(gun)刽子手(gu)B湖畔(pn)怒号(ho)向上蹿(cun)C扁舟(bin)蜷缩(qun)肖像画(xio)D附和(h)沮丧(sng)入场券(jun)二、填空题2 . 辨字组词。寞(_)唤(_)踪(_)摸(_)换(_)综(_)3 . 按课文内容填空。1清平乐的作者是_,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_、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_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又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_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_。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_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三、诗词曲鉴赏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4 .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5 . 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词的上片,一个“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之情。6 .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7 . 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_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