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 教学内容无牙颌印模无牙颌模型颌位关系记录 课堂目标掌握取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制作个别托盘及取印模的方法掌握灌注模型的方法及要求掌握垂直 水平颌位关系 颌托的制作 颌位关系记录的操作步骤了解印模的种类 取印模前的准备 灌注模型前的检查和准备 第一节无牙颌印模 无牙颌印模是使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 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印模 一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将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位与基托边缘接触的有关组织的外形记录下来要求 1 印模完整无缺2 既要精确反映组织解剖形态 又要精确反映口腔周围软组织在功能活动时的变化3 保持稳定位置从口内取出后不产生变形和损坏 印模的种类 按取模次数 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按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为 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膜运动式印模 取印模的步骤和方法 取模前的准备取初印模制作个别托盘取终印模 调整体位 印模材料的选择 藻酸盐类弹性印模材料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印模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二次印模法 取初印模制作个别托盘 初印模的制取 印模的要求组织受压均匀适当扩大印模面积采取功能性印模保持稳定的位置 制作个别托盘 1 印模膏初印模直接法制作个别托盘2 自凝胶制作个别托盘3 旧全口义齿制作个别托盘 取终印模要点 材料不宜太稠 太多 先用示指取少量材料填到上颌结节的颊侧倒凹区 固定托盘 迅速作肌功能修整 不可强行取下阴模 第二节 无牙颌模型 一 灌注模型前的检查和准备 印模完整 范围适当而无缺漏 表面印迹清楚光滑 印模与托盘无分离清洁冷水冲净印模上的唾液 将水分甩掉或吸去 二 灌注模型的方法及要求 模型材料的选择灌模方法模型要求模型设计 模型材料的选择 熟石膏人造石 硬石膏 超硬石膏 模型灌注方法 一般灌注法围模灌注法 模型的要求 完整无缺 表面清晰 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 边缘宽度以3 5毫米为宜 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毫米 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 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其前缘不少于10mm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 底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的1 2 模型的设计 标记基托边缘线 后堤区 模型设计 填倒凹部位是唇颊舌侧 上颌结节和上颌硬区 第三节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关系记录 是指用合托确定患者面下1 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合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 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关系 鼻翼耳屏线 是指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连线 参考该线来确定合平面眶耳平面 是指连接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和外耳道上缘的一个假想线 是描述上下牙列 下颌骨以及咬合关系相对于上颌 颅面的位置情况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参考平面 唇齿关系牙型 牙弓型 与面型的关系Balkwill角 从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连线 与合平面所构成的交角 平均为260Bonwill三角 下颌骨双侧髁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连线 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边长10 16cm Monson球面 以眉间点为中心 以10 16cm为半径作以球面 下颌牙列的颌面与此球面相吻合 上颌牙列的补偿曲线也是球面上的一部分 面部协调关系 颞下颌关节 组成 下颌骨髁突 颞合关节面 关节盘 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关节韧带 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牙合 是指上 下颌牙牙尖交错 达到最广泛 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亦称牙位 下颌姿势位 当人直立或端坐 两眼平视前方 不咀嚼 不吞咽 不说话 下颌处于休息状态 上下牙不接触时 下颌所处的位置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舌骨上肌群 3 垂直距离正中合位垂直距离 天然牙列呈正中合时 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息止颌位垂直距离 下颌处于息止颌位时 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颌间距离 无牙颌在正中合位时上下颌之间的距离 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关系记录 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下1 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 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合关系 颌位关系记录包括垂直关系记录和水平关系记录 一 确定垂直颌位关系 1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 息止颌位侧量法 2 面部外形观测法 3 面部等距离测量法 垂直颌位关系记录 一 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息止颌位垂直距离 息止颌间隙 垂直颌位关系记录 二 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瞳孔至口裂的距离 垂直距离面部外形观察法 2 垂直距离恢复不当 二 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水平颌位关系的确定哥特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哥特式弓描记法 口外法口内法 直接咬合法 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后牙咬合法 肌监控仪法 暂基托的制作 蜡基托的做法自凝塑料基托的做法光固化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三 牙合托的制作 上牙合托的制作 牙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mm 且与瞳孔连线平行 牙合平面的后部 从侧面观要与鼻冀耳屏线平行 牙合堤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 使上唇丰满而自然 然后修整牙合堤宽度 前牙区约为5mm 后牙区约为8 10mm 牙合堤后端修整成斜坡状 在牙合平面上相当于64 46处 沟深约3mm 四 颌位关系记录的操作步骤 确定下牙合堤的高度和位置也就是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的过程 1 确定下牙合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该方法需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2 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 然后取得正中关系记录 核对颌位关系 1 检查垂直距离是否合适 尤其要观察面部外形 面部上下部分距离 如上下牙合堤间保持有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