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eflate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eflate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eflate_第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eflate_第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eflate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学习目标 1 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 2 积累文言词汇 把握文章内容 3 理清论证思路 学习论证方法 孟子 约前372一前289 名轲 字子舆 邹 今山东邹县 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 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地位仅次于孔子 被尊为 亚圣 后世常以 孔孟 并称 孟子画像 知 信息感知 孟子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儒家经典之一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 政治学说以及哲学 伦理 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四书 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 知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 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 为了求得生存 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 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他主张行 仁政 以统一天下 他最早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主张 宣扬 仁政 王道 曾游说梁 齐等诸侯国 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听读课文 注意字音 节奏 读 自由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1 夫环而攻之2 米粟非不多也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 亲戚畔之 f s y p n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 城非不高也 4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我会读 译 要求 1 结合课下注释 自主翻译课文 2 组内对译课文 实词含义 天时 固国 地利 威 人和 至 郭 道 环 寡 池 亲戚 坚利 兵革 米粟 畔 委 顺 去 域 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地理优势 包围 武器装备 护城河 坚固锐利 人心所向 上下团结 外城 泛指粮食 离开 震慑 限制 巩固国防 极点 泛指内外亲属 同 叛 背叛 归顺 放弃 施行仁政 少 我知道 虚词解释 1 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 而 表修饰 第二个 而 表示转折 解释为 但 却 2 夫环而攻之3 然而不胜者4 三里之城5 亲戚畔之6 寡助之至7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句首发语词 表示下面发议论 这样 可是 结构助词 相当于 的 字 代词 他 动词 到 介词 解释为 凭 靠 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请找出中心论点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问题讨论 由论点看 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天时 地利 人和 文章为了证明论点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天时 而 环 攻 之 地利 不如 不胜 胜 举例证明论点一 天时不如地利 攻城之战 攻城 守方 守城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米粟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败 胜 人和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二 地利不如人和 守城之战 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 结合相关知识 1 你知道本文的思路吗 2 本文以战争为例 你认为孟子是主张打仗吗 他写此文的真正意图么 议一议 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举例论证 战争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进攻 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防御 去之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 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点拨归纳 本文论证思路 战争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主张 结论 论点范围 本文借战争 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拓 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 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 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 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 弄得众叛亲离 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结 理清结构 请你把本文按 提出论点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1 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 2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