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心理咨询师培训 主讲 杨云华 由 心理医生在线咨询C心理网整理编辑 整理 何星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 新生儿的发展 二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三 婴儿的学习 四 婴儿的认知发展 五 婴儿的语言发展 六 婴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 个体发展历程胚肿期胚胎期胎儿期 0 2周 3 8周 9 38周 新生儿出生后就已经具备对环境中的一些刺激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这是先天性的有组织的行为模式 它有助于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这种最初的适应能力来自无条件反射 第一类 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 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一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抓握反射吸吮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踏步反射降落伞反射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二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新生儿遵循着睡眠 觉醒时的活动 啼哭这一周期的生活行为模式 睡眠 觉醒状态 啼哭 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以出现明显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三 新生儿的心理发展 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 婴儿期是指0 3岁的时期 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感知觉迅速发展 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 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 婴儿脑的可塑性 可修复性 1 婴儿脑的可塑性早在20世纪初 就有人发现 鸟的视觉系统的神经结构会因后天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直到50年后 人们才从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早期经验在脑发展中的作用 2 婴儿脑的修复性对婴儿脑损伤案例进行研究发现 婴儿早期的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 某一半球受损后 另一半球可能产生替代性功能 二 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1 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2 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3 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社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 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2点 1 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 主动探索周围事物动作发展的重点 意义 开始操作工具手眼协调 多种感觉协调活动拇指与其他手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动作常在5 6月间出现 2 独立行走 婴儿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活动具有主动性意义 扩大认知范围 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1 手的抓握 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操作工具 使动作具有间接性多感觉协调活动 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扩大了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机会 2 独立行走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整体 分化 不随意 随意 头 尾 近 远 大 小 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儿的学习是指在环境中获得经验 由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 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的能力 这是来至先天的生物学准备 婴儿学习活动最早表现在胎儿末期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视觉偏爱法 婴儿视觉的发展通过范兹的刺激偏爱程序的创新 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 三 偏好新颖刺激学习形式 二 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一 婴儿的模仿学习 习惯化范式 去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 婴儿的定向反射将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吸吮行为不再受刺激呈现的影响 去习惯化 如果这时又出现另一个新刺激 婴儿可能又产生新的反射行为 吸吮行为再次发生变化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 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 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一 感知觉发展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视觉的发生发展视觉集中 婴儿3周时视线开始集中视觉追踪 12 48小时的新生儿颜色视觉 15天对光的察觉 24 96小时的新生儿视敏度 最快是在7岁听觉的发生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味觉 嗅觉 触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肤觉 触觉 温觉 痛觉 3岁前占主导地位 形状知觉3个月婴儿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深度知觉6个月婴儿已有深度知觉视崖装置方位知觉发展顺序 先上下 次前后 再左右注意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也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 婴儿注意的发展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本上产生定向反射 这是注意的萌牙 3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 5 6个月出现不随意注意 1岁出现随意注意的萌芽 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 二 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 1 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2 受知识经验的支配3 受语言的调节和支配 婴儿的记忆 12个月之前的记忆 12个月之后的记忆 1 记忆发生的时间 胎儿末期 婴儿记忆的发展 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发生的标志3 6个月 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发展6 12个月 出现认生和大量的模仿动作都是再认的表现12个月 岁左右的视觉记忆表象是回忆的表现 延缓模仿的出现标准着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1 3岁陆续出现情境记忆 词语理解记忆与图形符号记忆 6 12个月 认生 模仿行为等出现12个月以后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表象记忆和再现记忆能力的初步成熟衡量记忆发生的三个指标 习惯化 条件反射 重学节省 三 加工整合信息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一 加工信息能力的发展 二 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意义 刷新了过去人们对婴儿问题解决能力的认识 揭示了婴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周围环境 能将客体分类编码 揭示了婴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行为和策略的发展 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 婴儿的发音 1 词汇量的发展 1 1 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 其数量50 60左右 3岁儿童达到1000左右2 掌握词汇的特点 内涵 外延 丰富从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理解词的意义不尽相同 二 婴儿词汇的发展 不单词句 1 1 5岁球球 抱抱完整多词句 1 5 3岁妈妈鞋 娃娃排排坐句完简单句 他觉觉了 妹妹读书整复杂句 老师教我们做游戏句复合句 吃了饭以后 我和小华玩一会就看电视了 三 婴儿句子的发展 1 前言语交往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原始祈使原始陈述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2 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3 成人与婴儿是言语交往 四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研究表明 1 5 2 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到了3岁末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言语发展的理论 p219 1 后天学习理论 强调后天环境对儿童的言语获得起决定作用代表人物 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 1 强化说 用操作性条件反射 正强化 负强化解释言语的获得 2 社会学习说 儿童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言语 五 婴儿语法的获得 2 先天成熟理论 强调先天因素的决定作用 儿童言语发展决定于成熟 故又称自然成熟说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 普遍语法 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 LAD 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 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3 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主张儿童的言语获得是主体的先天能力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人物 皮亚杰 认为语言源于认知 而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所以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 1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生物前提2 认知发展是句法发展的基础3 儿童与周围人的言语交往的句法获得的必要条件4 对成人语言的学习和选择性模仿是句法习得的重要条件5 儿童自身主动而创造性的探索语法规则 不断的提出假设 检验和修正假设 以获得正确语法 这是儿童所持有的能动性 我国学者的研究 p219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 婴儿的气质二 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三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四 婴儿自我的发展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p219 一 婴儿的气质 气质的类型托马斯 切斯的三类型说 p220 容易抚养型40 易于适应环境 生活习惯规律 愉快主动抚养困难型10 难于适应环境 生活无规律 负性消极发展迟缓型15 慢于适应环境 对新异刺激适应较慢情绪经常不愉快按活动特点划分 p219 情绪性 活动性 冲动性 社会性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p220 1 在出生后第一年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模式 2 气质稳定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p220 1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2 早期教育与婴儿气质的影响 二 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最初的情绪反应遗传本能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是生物 生活现象 1 自发性微笑阶段 0 5周 反射性的笑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 3个半月 3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个半月后 真正的社会性微笑 二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啼哭的发展在学会语言前 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是自出生就有的 且较早出现分化 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 饥饿 瞌睡 身体不佳 心理不适 感到无聊婴儿啼哭的形式 自发性的哭 生理反射性 应答性哭主动操作性哭 p222 三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分离焦虑 p222 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 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 产生惊恐 躲避反应 分离焦虑的发展过程 1 最初阶段 啼哭 悲伤 呼唤妈妈 愤怒的抗议2 第二阶段 希望破灭 尝受失望 减少啼哭 情感冷漠3 第三阶段 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 寻求可亲的陌生人 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四 婴儿的分离焦虑 1 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2 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获得和行动的驱动力本能的驱动力心理社会性驱动力3 情绪的社会参照功能 p223 五 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的含义 p223 什么是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 笑 吸吮 喊叫 抓握 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根据心理学家鲍尔比等的研究 依恋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的反应 0 3个月 2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母亲有偏爱 对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3 6个月 3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对母亲产生特别依恋 形成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6个月 3岁 4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 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 一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1 安全型依恋 占65 70 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 对外界积极反应 2 回避型依恋 占20 缺乏依恋与母亲来建立起感情联结 3 反抗型依恋 占10 15 既寻求与母亲接触 又反抗母亲的爱托 亦称矛盾型依恋 P224 二 婴儿依恋的类型 1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p224 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三 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同伴交往 心理健康 社会认知 依恋 2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p225 自我意识 个人作为主体的我 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主体我的发展8个月之前主体我未发生哈 5 15个月 9 12个月初步的主体我特2 15个月将自己和他人分开客体我的发展15 18个月将自己作为客体认知 15 24个月 18 24个月具有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协议书怎么写范本
- 2025年广东省汕尾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护理考试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达州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教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指南
- 2025年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防水混凝土考试试题(附答案)
- 智能机场物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音乐器材材料制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51∕T 705-2023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题库
-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宝宝辅食制作大全
- 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讲课件
- 逆向分析培训课件
- 儿童近视防控课件
- 公司电瓶车车棚管理制度
- 品牌推广策划方案(3篇)
- 儿童游乐园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