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机械能守恒(2).doc_第1页
10机械能守恒(2).doc_第2页
10机械能守恒(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18 第10节、机械能守恒定律(2) 主备人:郁卫 审核人:徐海燕例1、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轻杆中点A和端点B各固定一质量均为m的小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O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摆下。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A、B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 例2、m1m2如图所示,光滑圆柱被固定在水平平台上,质量为m1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圆柱与小球m2相连,开始时让m1放在平台上,两边绳竖直,两球从静止开始,m1上升m2下降,试分析:(1)当m1上升到圆柱的最高点时,绳子突然断了,发现m1恰能做平抛,求m2应为多大?(2)在什么条件下m1能通过圆柱的最高点且对圆柱体有压力?Mm图3例题3一根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住质量为M和m的长方形物块,且Mm,开始时用手握住M,使系统处于如图3所示状态。求(1)当M由静止释放下落h高时的速度(h远小于半绳长,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2)如果M下降h 刚好触地,那么m上升的总高度是多少?DBAC600O图6-37课后作业1、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悬于O点。将小球拉起使细绳与铅直线成60角。O点正下方A、B、C三处先后放一个小钉,。小球由静止摆下时分别被三个不同位置的钉子挡住。已知OA=AB=BC=CD=l/4(如图6-37)。则小球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hA、hB、hC(与D点的高度差)之间的关系是 A. hA=hB=hc B.hAhBhC C. hAhB=hC D.hA=hB hCBSAFFh2、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的水平距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s-mgh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3、“神州六号”火箭返回舱利用降落伞系统和缓冲发动机进一步降低着陆阶段的下降速度,为防止地面气流通过降落伞拖动已经着陆的返回舱,在着陆前几秒钟,必须自动切断伞绳,使返回舱在缓冲发动机工作下平稳着陆。对于该过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伞未切断时机械能守恒B、伞切断后机械能守恒C、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D、下落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4、如图所示,物体以100 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80 J,机械能减少32 J,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M点的重力势能为48 JB、物体自M点起重力势能再增加21 J到最高点C、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80 JD、物体返回底端时的动能为30 J5、如图5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 m的小 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B 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C 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6、如图2所示,一根轻质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着A、B两只质量均为m的小球,O点是一垂直纸面的光滑水平轴。已知。使细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转动,当B球转到O点正下方时,它对细杆的拉力是多大?7、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为=30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A和B连结,A的质量为4m,B的质量为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