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二次阶段考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 . 人站在平面镜前向平面镜靠拢时,他在镜中的像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3 .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我”运动是选取的参照物是A风B船C云D岸4 . 龟兔赛跑的故事,你听过吗?如图甲所示,刚开始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后来兔子因为睡觉被乌龟追上了,最后输掉比赛。假设乌龟和兔子在跑的时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乌龟最后以时间的成绩冲过终点。如图乙的路程-时间图像反映了它们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次比赛的距离是B在0的时间里,兔子跑得比乌龟快C在比赛过程中,兔子睡觉用了时间D在整个比赛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小5 . 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A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B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C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7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 小明的新家在布置的过程中,用到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的场景及其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平面镜成像使房间看起来比实际的空间大B灯罩使用的磨砂玻璃,使灯光更柔和,是利用了漫反射的缘故C新买的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颜料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D灯罩内部灯泡的上方采用很光滑的材料使反光效果好,是利用镜面反射的缘故9 . 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10 . 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A回声被学生挡住了B根本就没有回声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出11 .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12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飘渺的雾B雪白的霜C坚硬的冰D晶莹的露13 . 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14 .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几个同学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情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15 .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C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16 . 小华在书房学习文言文,妈妈在客厅看电视,为了不受电视声音的干扰,小华应采取下列中较为合适的措施是A把电视关掉B打开书房门C把录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D请妈妈减小音量二、填空题17 . 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时的示意图,如果以大型加油机为参照物,则受油机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大型加油机的速度为900kmh,是_ms18 . 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填“能”或“不能”),这种确定把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19 .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木块的长度是_cm。20 .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蒸馒头是利用水蒸气_时要_热;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的缘故21 . 小红身高1.64,位于平面镜前3,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小红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22 . 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岸上的影子是光的_形成的,湖中柳树的倒影是光的_形成的23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表明像与物的_相同。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24 . 如图为某种物质熔化过程的图象。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在BC段,物质处于_状态,温度_,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25 . 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针筒中的乙醚液体逐渐失,再推压活塞,发现注射器内又逐渐出现了液态乙醚,实验中,乙醚先后发生了_和_两个物态变化,实验说明了_可以使气体液化26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既易汽化又易液化的环戊烷等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环戊烷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环戊烷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1)冰箱工作时,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会发生_现象,并_热量(2)冰箱压缩机由温控开关自动控制,当冰箱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温控开关会自动_(选“断开”或“闭合”)27 . 单位换算1.2m/s_km/h7.2 km/h_270m_mm_dm9900nm_cm_m28 . 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29 . 用敲击后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一位身高是1.7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此时他在镜中的像跟他的距离是_。30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是由于声音振动的频率太_(选填“高”或“低”),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31 .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他俩从物理的光学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1)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现象(2)利用 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可以检验钞票的真伪, _的热效应最显著(3)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_ (反射/吸收)红色光的缘故(4)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像(5)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 _像(虚/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 _ (大于/等于/小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上发生了 _反射(漫/镜面)三、实验题32 . 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_态33 .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操作示意图,请根据图完成题。(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填写公式)(2)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时间工具是_。(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物体是在做_运动。34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2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cm,当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35 . 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_铁圈(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上甲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4)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5)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_(6)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李同学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7)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_(只要写字母)(8)实验过程中发现:李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替他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9)李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同一实验室的王同学也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己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王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质量比李同学的多请在图丁中画出王同学测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坐标起点相同)四、计算题36 . 张先生驾车从内江几乎沿直线经过资中到成都旅游,汽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资中,休息0.5h后,再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5h到达成都求:(1)内江到资中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内江到成都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7 . 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为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