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基本概念ppt课件_第1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基本概念ppt课件_第2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基本概念ppt课件_第3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基本概念ppt课件_第4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基本概念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04.2020,.,1,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Cycletimeisthemaximumtimeallowedateachworkstationtocompleteitssetoftasksonaunit-W.J.Stevenson),27.04.2020,.,75,2)涉及流程的时间(续),(2)生产周期生产周期(makespan)是对一批生产对象而言的。对于一批零件,就是它们的加工周期。加工周期是指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上开始加工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加工完成为止的时间间隔。当一批工件同时到达加工场所,则最长的工件流程时间就等于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27.04.2020,.,76,Makespan,Flowtime,工件1工件2工件3,27.04.2020,.,77,2)涉及流程的时间(续),(3)提前期关于提前期,国内外生产管理教科书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国外教科书讲的提前期(leadtime,LT)实际上相当于我们讲的加工周期、装配周期或制造周期。国内较早的生产管理教科书讲的提前期是从产品完工期限算起,需要提前多少时间开始采购、开始加工和开始装配,分别对应原材料采购提前期、零件加工提前期、产品装配提前期。为了区分,我们将国外教科书讲的提前期用LT表示。,27.04.2020,.,78,国内教科书所讲的提前期与LT关系,采购LT,加工LT,装配LT,采购提前期(用户订货LT),零件加工提前期,产品装配提前期,完工期限,27.04.2020,.,79,2)涉及流程的时间(续),(4)订单处理时间(OrdertoDelivery,ODT)顾客订单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订单确认、订单录入、制造的可行性检查、物料清单转换等活动,最后进入订单库等待投产。(5)新产品开发时间企业在顾客需要的拉动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新产品开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和市场开发,三个阶段构成新产品开发时间。,27.04.2020,.,80,2)涉及流程的时间(续),(6)采购时间采购时间是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所花费的时间。(7)配送时间配送时间是指产品制造出来,到送达顾客之间的时间。(8)总流程时间总流程时间一般包括订单处理时间,编制计划时间,产品/服务的研发和设计时间(包括产品/服务设计和工艺设计),采购时间,制造时间和配送时间。,27.04.2020,.,81,1.4供需协调,1.4.1能力与需求匹配1.4.2理想的供需关系1.4.3提高应变能力,27.04.2020,.,82,1.4.1能力与需求匹配,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是满足需要的过程,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它是生产的原动力。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产品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服务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产品和服务经过了从“供需一体”到“供需分离”的阶段。,27.04.2020,.,83,1.4.1能力与需求匹配(续),“供需一体”方式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但没有“货不对路”的问题。“供需分离”提高了效率,改进了产品质量,但出现了“货不对路”的问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尽管“货不对路”,但需方别无选择,产品还是能够卖出去;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货不对路”,需方就会选择其他供方的产品。,27.04.2020,.,84,1.4.1能力与需求匹配(续),分工促使供方内部进一步分化,由个体生产者变成企业,再由企业变成一条产业供应链。这种情况意味着并不是每个企业都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供需双方进一步分离,更容易脱离最终需求。供需关系:供不应求:供方地位提高,价格上涨,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刺激量的增长供过于求:需方地位提高,价格下跌,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量减少做好供需协调是生产运作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27.04.2020,.,85,1.4.1能力与需求匹配(续),能力与需求在量方面的匹配策略改变能力通过库存调节改变需求能力与需求在质方面适应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27.04.2020,.,86,1.4.2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是组织生产的哲理,有普遍性供需协调意味着生产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需方需要的时间供货在需方需要的地点供货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生产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产品,27.04.2020,.,87,1.4.3提高应变能力,根本途径是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方法集成,过程集成,知识集成,人的集成信息集成是基础,人员集成是保证资源集成的作用提高应变能力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群体知识创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27.04.2020,.,88,1.5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5.1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1.5.2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27.04.2020,.,89,1)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19世纪传到美国。1764年,瓦特(JamesWatt)发明了蒸汽机,给机器带来了能源。1770年JamesHargreave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在1776年劳动分工论。1785年EdmundCartwright发明了动力织布机,这3项发明带来了纺织工业的革命。1800年Whitney的标准化互换零件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机器的大规模引入,科学管理也应运而生。,27.04.2020,.,90,2)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ScientificManagement)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911)甘特图(HenryGantt,1916)装配流水线(MovingAssemblyLine)福特(HerryFort1913)动作研究吉尔布雷斯(FrankGilbreth,1922)夫妇,27.04.2020,.,91,3)管理科学,1915年,哈里斯(F.w.Harris)提出了第1个库存管理数学模型,从此将数学引入管理领域。1924年,休哈特(W.Shewhart)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1935年,梯培特(L.H.C.Tippett)提出统计抽样理论。二战以后,人们将运筹学(Operationsresearch,OR)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发展成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27.04.2020,.,92,4)日本制造业的影响,日本的制造业采用JIT和精细生产方式,通过高质量、低成本而具有竞争力。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是通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引入的,但是,日本企业重视人的因素,并将质量控制方法简化,使普通工人而不只是专家都懂得如何使用,从而使质量控制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对质量重视体现以顾客为尊,是向基于顾客的管理迈出的第一步。日本强调不断改善、团队精神,都是现代生产运作管理需要的。,27.04.2020,.,93,1)基于时间的竞争2)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3)绿色制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