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 古诗词鉴赏.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 古诗词鉴赏.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 古诗词鉴赏.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 古诗词鉴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孤山九年制学校 孙丽芳(一)复 习 目 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二)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三)常考题型结合陕西省近年中考诗词鉴赏题考点,命题方向预测: 难度不大,大多是选用绝句、词中小令为材料。题型有:1.寻找意象:例:2016陕西中考题:诗题诗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描写画面: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3.理解意境: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4.赏析词句: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例: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探究解题技巧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方法、步骤鉴赏诗词: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一、写什么? 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1、把握意象(引导学生复习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体会意境(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训练)3、描绘的画面 题目形式及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诗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答题要点】 1、找出诗句的主要景物。 2、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把景物组成画面。 3、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绘画面,力求语言优美。 结合2012陕西中考题进行训练。二、 怎样写?品析诗词语言、表达特点。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 议论、 抒情。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1)炼字题目形式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练 一 练(2009陕西中考)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2)情感题目形式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注释以及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练 一 练(2009陕西中考)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写景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和愉悦快乐的心情。【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2008陕西中考)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孙 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答案】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 1、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的乡村生活热爱之情。) 2、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3)、表达技巧题目形式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诗词常用修辞及表现手法【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用典、借代等。【常用表现手法】 抒情方面: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写方面: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 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练 一 练(2010年陕西中考)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问题: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问题:分析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