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熟读,指名背诵。3、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元入明者。他们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道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中的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二、一词多义:1、从:(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2)、当余之从师也:跟从。2、其:(1)、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2)、俟其欣悦:他。3、至:(1)、礼愈至:周到。(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4、若:(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2)、烨然若神人:好像。5、以:(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3)、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4)、以中有足乐者:表原因,相当于“因为”。(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组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三、学习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第一段,讲述作者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写出了求学的勤和苦。第二层: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出了求师之难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第二段,讲述作者求学时道路之艰辛,生活之简朴,得出要勤奋求学的结论。分三层:第一层:写从师求教道路的艰辛。第二层:叙述生活的简朴,与“同舍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的心情。第三层:总括全段,说明学有所成的原因。 3、第三段, 点名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五、教师小结: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的辛酸之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