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习题2.doc_第1页
《诉衷情》习题2.doc_第2页
《诉衷情》习题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诉衷情习题一、初读理解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D、词下片中的“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2、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3、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早年的从戎生涯。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C、“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D、“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意思是作者回顾自己早年的生活。B、“胡未灭”中的“胡”原意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在本词中指的是金。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指的是自己在沧洲城中闲居,慢慢老去。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望的忧伤之情。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梁州”两句,是词人回想自己当年心怀壮志,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情景。B、“关河貂裘”两句,语势急转直下,与前两句形成强烈落差。C、“胡未灭泪空流”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感情浓烈。D、“此生沧洲”三句,表现出作者虽然已是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充满豪情壮志。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C、下片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地悲愤与感慨。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_,下片转入直接抒发悲愤的感情。9、“泪空流”的“空”字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_和_,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二、积累:这首词选自_,它的作者是_(朝代)的_,他字_,号_。参考答案一、1、C2、C3、D4、D5、C6、D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