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贫血(anemia),MCV:meancorpuscularvolume,正细胞性贫血normocyticanemia,小细胞性贫血microcyticanemia,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anemia,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药物影响核苷酸代谢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共同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是骨髓中红细胞和髓细胞系出现“巨幼变”。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我国以叶酸缺乏最为常见,维生素B12少见,恶性贫血更少见。,定义,一、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和功能二、流行病学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七、治疗八、预防,内容提要,叶酸(folicacid)是蝶谷氨酸和具有类似生物活性的相关混合物的总称,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性质极不稳定,易被光及热分解,食物中的叶酸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叶酸的代谢和功能,叶酸在新鲜绿叶蔬菜及水果中含量最多。,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H2N-,N,N,OH,N,N,-CH2,-NH-,C,-NH-CH-CH2-CH2-COOH,COOH,O,喋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叶酸结构图,喋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acid),5,10,叶酸代谢,叶酸50-200g/日(孕妇,哺乳者300500g(多谷氨酸形式,溶解度低),5-甲基四氢叶酸半衰期3分,维生素B12依赖性甲硫氨酸合成酶四氢叶酸(去甲基),叶酸受体,多谷氨酸盐形式(储存520mg),食物,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血浆,细胞,肝脏,主要排泄,肾脏,肠道,非特异性血清蛋白松散结合,解聚酶作用转变为单谷氨酸或双谷氨酸型叶酸,NADPH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FH2)四氢叶酸(FH4),ATP合成酶,肠肝循环,叶酸功能,辅酶功能:分子间一碳基团转移的辅酶,脱氧尿苷酸(dUMP)转变为胸苷酸(dTMP)反应中和嘌呤合成中均需叶酸,Cb1,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基同型半胱氨(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供应甲基,胸苷肽合成酶,S-腺苷甲硫氨酸(SAM),活化,(重要的甲基供体),维生素B12代谢,维生素B12又称氰钴胺,亦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12来源:完全依靠食物供给,动物肝、肾、肉、鱼、蛋、乳品类是维生素B12最丰富的来源。,食物,Cb1-蛋白,胃酸、胃蛋白酶,Cb1,IFR,R-Cb1,R降解,胰蛋白酶,IF-Cb1,IF-Cb1,回肠末端IF-Cb1受体,IF:内因子(上皮细胞)R:R蛋白(壁细胞)Cb1:钴胺素,VitB12,Cb-转钴蛋白,细胞,维生素B12每日1-2g(生长发育、孕妇,哺乳者需要量增加2-5ug/日),IF,IF,25mg,肝,肠肝循环90%,排泄:每日粪便0.5-1ug,尿0-0.25ug,泪液、唾液、乳汁亦可排出微量,胰腺,IF保护作用,(50%-90%),Cb-转钴蛋白、,细胞,肝,Cb-TC,Cb,Cb-TC、,TC:转钴蛋白TC:转钴蛋白TC:转钴蛋白,TC降解:甲基钴胺素腺苷钴胺素,维生素B12功能,辅酶维生素B12依赖性酶反应: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合成甲硫氨酸,又称甲基同型半胱氨酸,此反应中甲基来源为甲基四氢叶酸;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将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丁二酰辅酶A。,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基同型半胱氨(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和维生素B12均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供应甲基,胸苷肽合成酶,活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重要的甲基供体),甲基丙二酰CoA,丁二酰辅酶A,腺苷钴胺素,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丙酰CoA,支链脂肪酸,丙二酸辅酶A,鞘磷脂,脱髓鞘,神经功能障碍,甲基化受损,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蛋氨酸(甲硫氨酸),三羧酸循环,可能与营养条件,饮食结构及烹调习惯有关在我国,叶酸缺乏者多见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进食新鲜蔬菜、肉类减少的人群。在欧美,维生素B12缺乏或有内因子抗体者多见,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B12缺乏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利用障碍,叶酸缺乏摄入不足需求量增加吸收障碍利用障碍排出增加,一、叶酸缺乏:叶酸每天的需要量50-200ug,人体内叶酸的总量5-20mg仅能供4个月之用1、摄入不足:膳食不足(疏菜缺乏或过分烹煮)2、需要量增加:妊娠及哺乳(每天的需要量300-500ug);婴幼儿生长及青少年发育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感染、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某些皮肤病(皮肤癌、牛皮癣)3、吸收障碍:腹泻(热带性口炎性腹泻)、小肠炎症、肿瘤和空肠手术及某些药物(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柳氮磺吡啶)、乙醇等影响叶酸的吸收4、利用障碍:抗核苷酸合成药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苄啶、氨苯喋啶、氨基喋呤和乙胺嘧啶等均可干扰叶酸的利用;一些先天性酶缺陷(甲基FH4转移酶、N5,N10-甲烯基FH4还原酶、FH2还原酶和亚氨甲基转移酶)5、排出增加:血液透析、酗酒,病因,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药物性巨幼细胞贫血,甲氨喋呤甲氧苄啶,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类,二、维生素B12缺乏:每天的需要量1-2ug,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2-5mg,正常人体要耗尽储存需3-4年1、摄入减少:膳食不足(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2、吸收障碍:维生素B12最常见原因内因子缺乏,胃部手术(全胃切除,分泌内因子细胞丢失)、恶性贫血(机制不清,常存在内因子抗体)、胃粘膜损伤(腐蚀性或萎缩性)。胃酸、胃蛋白酶缺乏,胰蛋白酶缺乏肠道疾病:小肠细胞过度增殖综合征先天性内因子缺乏或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药物影响: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和苯乙双胍肠道寄生虫(如阔节裂头绦虫病)或细菌大量繁殖可消耗维生素B123、利用障碍:先天性TC缺乏;麻醉药氧化亚氮因氧化钴胺而抑制甲硫氨酸合成酶,病因,食物,Cb1-蛋白,胃酸、胃蛋白酶,Cb1,IFR,R-Cb1,R降解,胰蛋白酶,IF-Cb1,IF-Cb1,回肠IF-Cb1受体,IF内因子RR蛋白,恶性贫血,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DNA合成障碍,N5甲基FH4N5,N10甲烯基FH4,核发育滞后于浆、巨幼变、无效造血,全血细胞、上皮细胞,维生素B12,发病机制,脱髓鞘,神经功能障碍,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氨喋呤甲氧苄啶,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类,甲基丙二酰CoA,丁二酰辅酶A,腺苷钴胺素,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丙酰CoA,支链脂肪酸,丙二酸辅酶A,鞘磷脂,脱髓鞘,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细胞甲基化受损,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蛋氨酸(甲硫氨酸),三羧酸循环,一、血液系统表现:贫血症状,重者全血细胞减少。少数患者轻度黄疸。少数患者脾大二、消化系统表现对更新代谢较快的各种上皮细胞影响较明显。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舌面呈“牛肉样舌”,可伴舌痛。胃肠道黏膜萎缩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三、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脊髓侧束和后束有亚急性联合变性,可出现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如振动感和运动感消失;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患者味觉、嗅觉降低、视力下降、黑蒙征;重者大、小便失禁。叶酸缺乏有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VitB12缺乏者有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妄想甚至精神错乱、人格变态等。恶性贫血多见,且可在贫血前出现。四、其他:由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或血栓栓塞,临床表现,四、特殊类型临床表现:(1)麦胶肠病及乳糜泻(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或特发性脂肪下痢)见于温带地区,发病与进食某些谷类物质中的麦胶有关。临床表现为乏力间断腹泻体重减轻、消化不良、腹胀、舌炎和贫血,大便呈水样或糊状量多泡沫多、很臭、有多量脂肪。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叶酸、对症治疗,不进食含麦胶的食物。(2)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本病病因不清楚。多见于印度东南亚、中美洲以及中东等热带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者。临床症状与麦胶肠病相似。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用叶酸治疗加广谱抗生素能使症状缓解及贫血纠正。缓解后应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3)乳清酸尿症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嘧啶代谢异常的疾病。除有巨幼细胞贫血外尚有智力低下及尿中出现乳清酸结晶。患者的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12的浓度并不低,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用尿嘧啶治疗可纠正贫血。(4)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是由于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因而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种族和遗传有关。,临床表现,(5)幼年恶性贫血指婴儿先天性缺少内因子的纯合子状态,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恶性贫血。患儿胃黏膜的组织学发现和胃酸的分泌均正常。血清中也不存在抗壁细胞和抗内因子的抗体。其父母和兄弟姊妹中可发现内因子分泌的缺陷。本病需与儿童恶性贫血相鉴别。后者年龄在10岁以上,有胃黏膜萎缩、胃酸缺乏、血清中有抗体。,临床表现,牛肉样舌,镜面舌,一、血象大细胞性贫血、严重者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消失,有大椭圆形红细胞、点彩红细胞等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核占5%以上或出现6叶以上的细胞核),亦可见巨杆状核粒细胞,实验室检查,normal,Microcytic,Macrocytic,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normal,megaloblasticanemia,一、血象,二、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造血细胞巨幼变:红系胞体大,核大,最为显著,“核幼浆老”;粒系可见巨中、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巨核细胞体积增大,分叶过多,实验室检查,二、骨髓象,normal,Megaloblasticanemia,三、生化检查1、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叶酸6.81nmol/L(3ng/ml),红细胞叶酸5%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正常100fl,约50%不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肝病、MDS(尤以5q-综合征)、低氧血症都可使MCV增高,无巨幼变。冷凝集素病、血糖增高、白细胞增高可使假性MCV增高。同时有Hb合成障碍:如缺铁、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红系巨幼变可不明显,但粒系、巨核系巨幼变不受影响。神经病变恢复时间:维生素B12缺乏的神经病变3个月,可完全恢复,但恢复慢,需6个月。时间长易有后遗症。,注意事项,联合用药:纯维生素B12缺乏,不用叶酸,可加重神经症状。国内大多数为叶酸缺乏所致,而且叶酸/维生素B12在DNA合成中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故常两药合用。注意低钾血症:治疗前应测血钾,低者尽早补钾。在贫血恢复的过程中,大量血钾进入新生成的细胞中,会突然出现低血钾,对老年患者和有心血管疾患、纳差者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钾盐。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者:叶酸15mg/d,维生素B121mg/d和维生素B6100mg/d。,注意事项,伴维生素B1缺乏:叶酸缺乏一般不引起神经症状,但1/3伴有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神经症状。伴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脑病和周围神经病酷似维生素B12缺乏。注意合并缺铁:恢复过程中可相对性缺铁,必要时应及时补充铁剂。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不仅影响铁也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